一、企业基本情况
秦皇岛华恒生物工程有限公司于2011年1月12日注册成立,注册资金1000万元。公司坐落于美丽的渤海之滨——秦皇岛山海关区,占地面积98亩,厂房面积31595平方米。公司是全球独家发酵法生产丙氨酸,并在国际上独家拥有发酵法生产L-丙氨酸技术的高新技术生物企业,该技术的应用被国家中科院誉为“中国生物制造一个里程碑式的事件”。先后承担国家发改委高技术产业化微生物示范项目、国家863科技攻关项目、国家火炬计划示范等项目。累计申请各类专利50余项,拥有授权发明专利8项,授权实用新型专利12项。
公司被评为“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创新型企业”、“河北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荣获“河北省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承担单位”、“河北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A类研发机构”、“河北省企业技术中心”、“中国石油和化工工业联合会科技进步二等奖”、“河北省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河北省技术创新示范企业”、“秦皇岛市工业发酵和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秦皇岛市优秀创新创业团队”。与中科院天津工业生物研究所、北京微生物所、中国科技大学等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开展了广泛的科技创新、人才培训交流合作。
公司现有年产能3万吨氨基酸产品生产线,年销售收入由2012年的2000万元增长到近3亿元,产品国内销量及出口量均为全国第一位,并成功开拓了欧美及东南亚等国外市场,产品销往德国、日本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公司通过了ISO9001、ISO14001、KOSHER体系认证。我司大力支持技术研发,注重人才培养,与燕山大学、天津大学、北京化工大学环渤海微生物产业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等科研院所合作,并签订了产学研相关协议。企业依托项目培养优秀科研人员,通过完善法人股权结构,充分调动技术人才的积极性和忠诚度,制定了如《研发项目立项管理制度》、《研发人员绩效考核与激励办法》、《项目奖励提成管理办法》、《研发经费使用管理办法》等制度,建立完善的技术创新体系,围绕重大项目、成果转化、技术创新、科研管理、科研人员队伍建设、交流与合作等方面制定了各种运营制度。
公司以“发展生物技术,服务生命健康”为使命,以“以客户为中心,以奋斗着为本”为核心价值观,以“成就客户、艰苦奋斗、自我批判、开放进取、至诚守信、知行合一”为管理理念,紧紧围绕“以可再生碳资源替代化石资源、以清洁生物加工方式替代传统化学加工方式、以现代生物技术提升产业水平”的绿色与低碳经济增长模式,为当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做出实质性贡献。建成技术领先于国际的最具竞争力的生物工程产业基地,公司已成为世界一流的氨基酸服务供应商。
二、疫情防控简要情况
疫情期间,秦皇岛华恒生物工程有限公司部分肩负着生产利巴韦林等抗疫质量药物和VB等提高免疫力的药品企业药物供应的告急,紧急增加我公司氨基酸系列产品采购订单,为保证疫情防控用药充足,一手抓防控、一手抓生产,保证职工安全,全力保障疫区用药的原料供应。同时捐款20万元用于秦皇岛市疫情防控工作,捐赠1350公升浓缩消毒水于区环卫处以及周边小区用于环境消杀。
三、疫情防控复工复产情况
我公司生产的产品主要作为维生素系列产品和相关提高免疫力药品的原料,对保障增强免疫力类药物的生产,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预防起到重要作用。疫情期间秦皇岛华恒生物为药物生产企业提供生产原料,保证了药物生产企业的原料充足,目前国内重点客户中华中药业等已被列为防控药品医疗物资保障单位。
世界500强客户对我司近期产品出口供货也给予了充分肯定。在全国性新型冠状病毒疫情严峻,企业经营困难的形势下,秦皇岛华恒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承担着出口创汇的任务。
由于生产工艺需要及生产任务较重等因素,为保障增强免疫力类药物的生产和为抵抗新冠病毒战争的胜利,春节期间及疫情期间秦皇岛华恒生物工程有限公司一直持续生产,大部分工作人员放弃假期加班加点,做好防护工作的同时,为整个企业的生产保驾护航,为抗击疫情的胜利出一份力。目前公司到岗人员270人,未到岗人员3人,累计外地返工隔离人员4人。下图为我公司复工复产期间奋斗在一线的员工。
推进复工复产工作的同时,我公司按照“风险受控、有序推进”等原则,在主管部门的指导下企业建立疫情防控工作制度,确保防控生产有序有力。一是及时成立一个防控小组。企业成立由公司总经理刘总为主要负责人的“疫情防控领导小组”,并设工作专班,分派专门人员负责厂区内疫情紧急防范、消毒和日常检查等工作。同时,精细划分企业车间、公共场域等责任区,明确门禁、车间、公共区域和食品安全管理“四个严格”,实行每日区域情况上报制度。二是周密制定两个工作方案。制定复工疫情防控方案,包括责任分工、日常管控、应急处置等内容,提前谋划制定员工体温一日三测制、严格落实消毒制度,每天2次对公司宿舍、办公楼、生产区域、餐厅等场所进行消毒作业。严格落实各项防护措施,开展人员排查及建档立卡、进入厂区人员动态管控、体温测量、内部食堂错时分餐,生产场所和职工宿舍通风换气、厂区封闭式管理、职工个人防护等各项防控措施。制定防控紧急应对预案,各部门、班组负责人在日常生产中关注本部门员工健康情况,如有发烧等症状及时报告。针对有发热、咳嗽、恶心、呕吐等症状的员工采取相对应的预案措施,确保第一时间转至独立隔离室,并及时上报主管部门备案,视情况拨打120送医院集中收治。三是制定疫情防控手册。对员工上班前、工作时、休息时、就餐时及下班后的一天24小时作出详细的要求,确保员工身体和企业发展“两个健康”。
员工是企业复工的关键,围绕员工返岗前、返岗中、返岗后做好全流程管理。一是返岗前准确核实接触信息。企业为员工建立人员返岗信息库,核实员工近期旅居史、流行病学史和密切接触情况等,优先安排本地员工和近期未外出过的外地员工返岗。二是返岗中严格落实防控措施。要求员工严格落实途中各项防控措施。三是返岗后密切监测健康状况。企业做好每日三次员工健康检查,早上上班前测量员工体温,进行健康询问,确保全体上班员工身体健康。同时,给予员工心理安抚、疏导、帮助,及时消除员工的恐慌心理。
落实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各项要求,实现全方位、多角度的管理。一是物资保障到位。复工复产期间我公司各部门将防疫物资清单(包括口罩、洗手液、消毒液、测温仪、护目镜等)上报,由物资部列出物品需求表,统一进行采购。二是日常管理到位。对门禁、车间、餐厅、宿舍等重点区域,企业因地制宜采取管控措施。比如,因人数较多,企业餐厅实行分时制,一人一桌,统一朝向就座。同时,对日常消毒、口罩佩戴、进出人员管控进行严格检查,确保企业防控“无死角”。三是宣传教育到位。通过张贴宣传画、悬挂宣传横幅等方式在厂区强力营造防疫氛围,有效提高员工对疫情防控的思想认识。通过短信、微信等方式对员工开展传染病防治知识健康教育,倡导科学防疫的工作、生活方式。四是安全生产到位。企业常态化排查各类生产隐患,坚决防范各类安全稳定事故发生,尤其是紧盯厂区内的特种设备、危险化工品和消防安全,实现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向好。
秦皇岛华恒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复工生产至今,无一例确诊或疑似病例,保证职工安全的同时,保障生产,也同时全力保障了疫区用药的原料供应。
四、支持疫情防控工作情况
正值疫情防控紧要关头,防疫形势严峻、疫情防护物资紧缺。全社会纷纷加入防疫抗疫斗争,秦皇岛华恒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疫情期间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向秦皇岛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捐赠20万元,次氯酸钠消毒液1吨(可配置200吨84消毒液),全力支持秦皇岛市抗击新冠状病毒肺炎,为全市人民夺取抗疫胜利出一份力。图为秦皇岛华恒生物捐赠情况。
山海关环卫中心环卫工人,他们作为攻打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前沿,始终把服务于群众身体健康和卫生环境放在首位,为了保证环卫防疫物资的充足,提高消毒灭菌的效果,同时维护好环卫作业人员自身防护,2月7日下午,秦皇岛华恒生物“党员先锋”一行,满载次氯酸钠消毒液,为山海关环卫中心送去环卫消毒用品,为环卫一线防控作业提供了物资储备。
山海关区红十字会、区工商联、山海关区环卫处领导及区环卫工人参与了捐赠,各政府单位对秦皇岛华恒生物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担当、对环卫防疫工作的支持表示了感谢。
疫情期间,秦皇岛华恒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累计向山海关区环卫处、山海关区城管局、江南人家物业、四零四小区物业、东关新苑等单位捐赠次氯酸钠消毒液合计1.35吨,折合人民币约计8100元,为防疫抗疫工作的胜利贡献自己的力量。
习总书记说生命安全和生物安全领域的重大科技成果也是国之重器,疫病防控和公共卫生应急体系是国家战略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完善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的新型举国体制,加快推进人口健康、生物安全等领域科研力量布局,整合生命科学、生物技术、医药卫生、医疗设备等领域的国家重点科研体系。秦皇岛华恒生物工程有限公司部分肩负生物工程制品制造的重任,秉承发展生物技术,服务生命健康的理念,尽自己最大的力量支持疫情防控工作。
“生命重于泰山,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相信在习总书记的正确领导下,在各级政府的严格管理下,国家、政府、企业和人民群众日团结一心,抗击疫情。我们一起行动起来,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一定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