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记者 代小佩
近日,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中国证监会等八部门印发《关于强化金融支持举措 助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提出了支持民营经济的25条具体措施。
“《通知》的出台,充分体现了各部门积极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高度重视民营经济发展,从融资难问题着手,千方百计保护民营经营主体、激发民营企业活力。”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赛迪研究院)中小企业研究所所长龙飞在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记者注意到,《通知》特别提到,加大对科技创新、专精特新、绿色低碳、产业基础再造等重点领域民营企业的支持力度。
龙飞表示,这类重点领域民营企业在发展中获取金融资源面临多重关卡,“一是获得信贷支持难,特别是在获得首贷、信用贷、长期贷、无还本续贷等方面,都面临较大困难;二是抵押担保难,动产质押等相关机制仍不完善,银行等金融机构可接受的担保物范围较窄,并且有效抵押率较低;三是直接融资门槛高,符合股权融资、债券融资条件的民营企业数量少、占比低,区域股权市场融资功能发挥不充分。”
为了推动上述重点领域民营企业破局,龙飞建议从三方面发力:一是进一步优化金融机构的监管考核和内部激励机制,将支持民营经济和银行业绩效考核挂钩,引导金融机构敢贷、愿贷;二是降低金融市场准入门槛,更好发挥多层次资本市场作用,推动更多优质民营企业获得直接融资支持;三是加强统筹协调,完善融资配套政策,加速推动各项融资优惠政策落地,加大政策宣传解读力度,确保更多民营企业更早享受到政策红利。
招联首席研究员、复旦大学金融研究院兼职研究员董希淼表示,民营企业普遍存在缺数据、缺征信、缺担保等“三缺”现象。根据《通知》要求,下一步应继续从优化信贷市场、债券市场、资本市场等方面采取措施,进一步破解民营企业融资难题,为民营企业发展壮大创造更好的金融环境。其中,银行业要发挥主力军作用,在保持商业可持续的原则下持续加大信贷支持力度。
董希淼认为,无论大中小银行,都应深度发展金融科技,加快数字化转型,着力提升服务民营企业和民营经济的质效。在对接民营企业续贷需求的同时,银行应积极破解首贷难问题,并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提高信用贷款比例,提高金融服务的有效性和精准度。与此同时,应不断提高直接融资在民营企业融资中的比重,要充分发挥金融科技在民营企业融资中的作用。
龙飞表示,《通知》直接针对民营企业融资难问题,系统性地提出了金融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一整套解决方案,“相信随着更多配套细则的出台,民营经济融资环境将进一步显著改善。”
本网站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如因无法联系到作者侵犯到您的权益,请与本网站联系,我们将采取适当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