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晓霞、中国经济导报、中国战略新兴产业融媒体记者施文郁
克服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3月初,大连金普新区总投资10亿美元的日本电产(大连)新工厂项目开工建设。这是金普新区规划建设新日本工业团地以来,在新团地开工的第一个项目。原本,该项目计划在明年开工建设,在大连市与金普新区相关部门的努力工作下,在抗击疫情的特殊时期,项目提前一年开工,并将投资额度提高了一倍,对大连建设中日经济合作高地意义重大,也显示出日本企业对华投资的信心与热情。
新工厂,开启新能源汽车产业新局面
日本电产(大连)新工厂由日本驱动马达制造巨头—日本电产株式会社投资建设,总投资10亿美元,项目选址在大连新日本工业团地,总规划面积20万平方米,主要从事电动汽车马达生产,设计产能为360万台/年,并配套建设规模为700人的研发中心,新工厂计划2021年全部建成投产。项目分两期建设,其中,一期项目占地面积10万平方米,计划今年7月中旬投产,届时,为本项目配套的30多家关联企业将同步入驻。
国家相关部委非常关注大连的对日经济合作实验区项目开展。对新日本工业团地项目在新的经济形势下给予很大希望,而日本电产是入驻该项目的第一家日本企业。日本电产作为世界知名日本企业当初于1992年进入大连,也是集团在中国的第一个工厂,一度拥有一万三千名员工。在当时影响了一批日本大企业来大连投资。像TDK、三菱电机、罗姆等。这些年,日本电产业务发展顺利,结合当今的新能源汽车和AI产业的国内外市场需求,成立新的工厂及大规模研发中心,第一个入驻新日本工业团地,影响重大,该公司生产的新能源汽车及AI产业不可或缺的马达,作为产业最基础的核心部件对大连,对国家在这个领域保持世界领先地位有着重要的作用。
同时,日本电产(大连)新工厂项目的开工建设,对于更好发挥大连在辽宁和东北地区开发开放中的核心功能和龙头作用具有重要意义,将使大连成为日本新一轮在华投资首选承接地,成为推动我国与日本开展高端装备制造和新材料产业合作的重要承载区,成为面向东北亚区域开放合作的战略新高地。

新团地,对日合作的崭新桥梁
日本电产投资的重要原因,是大连新日本工业团地的规划建设。因为定位准确、配套完善、政策合理,新团体的及时开启,成为大连金普新区在抗击疫情的战役中,实现抗疫发展两不误目标的重要抓手和发展动力。而新团地的诞生,离不开大连金普新区对规划日本团地这一项目形态的多年积累。
大连与日本有着深厚的合作基础,大连日本工业团地就是中日经济合作成功的典范。1992年,为纪念中日邦交正常化20周年,由中日两国政府参与,中国第一个外商投资的土地包片开发项目—大连开发区日本工业团地投资建设。
2007年10月,根据中日双方的约定,中日合资大连工业团地开发管理有限公司的经营期结束。在15年的发展过程中,大连工业团地内共投资企业77家,总投资额13亿多美元,每平方米投资额达600美元,投资密度在中国工业园区开发史上位居前列。在这片两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每年为大连创造80亿元的销售收入、60亿元的出口和7亿元的税收,并向社会提供了3.2万个就业岗位。虽然已经过去了很多年,已入驻企业都取得了良好的发展,没有一家因为经营不善而撤资的,面对国内日益增长的市场,大部分企业由原来的出口加工型企业渐变为研发,销售,生产一体化的综合型公司,现在这些公司依然是新区的经济的骨干力量。日本工业团地的成立掀起了我国改革开放初期日本制造业对华投资的热潮,约三分之一的制造业的对华投资集中在日本工业团地。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及国内市场的扩大,加上一些诸如人民币升值,劳动力成本等生产要素价格的上升,日本自身经济问题等,以加工贸易为主导的日本企业在大连的投资出现一些变化。如何通过产业结构调整,留住像日本电产为代表的大批优秀日本企业,承接新的日本项目投资就成为大连的一个重要课题。依托良好的对日经贸合作的基础和优势,在国家的支持下,大连金普新区于2019年适时创建中日经济合作园区,其中以制造业为主的新日本工业团地则是实验区成功的关键。
新日本工业团地是升级版“日本工业团地”,该项目重点引进机械加工、电子信息、汽车零部件、高端装备制造等相关产业,园区总体规划面积约28.7平方公里,规划建设用地面积约16平方公里,未来定位为金普新区高端装备制造聚集区,打造成为东北地区对日合作新窗口、推动地区制造业向中高端迈进,助力东北振兴发展。
新举措,消除疑虑推动项目提前开工
2018年8月,大连金普新区与日本电厂达成了新项目合作的共识。在此之后,辽宁省与大连市主要领导,为了推动项目落地,与日本电厂方面进行了多轮沟通,最终确定了5亿美元新项目投资协议,并确定新项目将在2021年开工。
然而,疫情的突然到来,给城市经济发展蒙上了一层阴影。大连市创新措施、迅速行动,确保抗疫发展两不误,大连市发改委出台了《关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有序推动我市重大项目开工复工的指导意见》,统筹抓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发展改革稳定的关系,稳妥有序推动重大项目开工复工建设。提出,要在抓好疫情防控的同时,全力支持和规范有序组织推动本地区项目开复工建设,确保疫情防控与项目建设两不误。实行“双承诺”(项目建设单位向属地防控办承诺,工人向建设单位承诺)、“日巡查”(街道/乡镇、项目单位每天巡查项目防疫和各项措施落实情况)、“日报告”(工人每天向建设单位报告身体情况,建设单位每天向街道/乡镇报告汇总情况)的闭环源头管控制度,有序推动我市项目开复工建设。大连金普新区也出台相应政策,减少疫情对企业经营的影响,并开通网上服务平台,达到“疫不传、事照办”的效果,力争将疫情对经济发展的影响降到最小。
大连市与金普新区的共同努力,和多年来合作累积的信任,消除了日本企业的疑虑。在疫情最紧张期间的2月4日,日本电厂的创始人永守重信会长在日本宣布大连的新工厂追加一倍投资,日本电产在新日本工业团地项目的投资总额从5亿美元调整为10亿美元,并决定将原定于来年建设的二期工厂提前到今年。对日本企业继续保持在华投资势头起到稳定人心的作用。
日本电产入驻新团地,对其他正在研究对华投资的日本企业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也必将推动渤海一侧沿海地区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发展。此外,日本电产决定在新厂区设立千人规模的研发中心,将其在总部的新能源汽车事业核心研发业务转移到大连。日本电产的逆势上行,受到中日经济界的广泛关注,对中日两国在新的全球经济形势下开展全面经济合作,加强产业合作具有积极的示范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