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战略新兴产业网(王敏图文报道 通讯员蒋丽婕供图)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中国航天科工三院8358所党委深入贯彻落实“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的要求,把“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作为完成中心任务、实现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坚持“三个发力”,高质量推动实践活动往深里走、往实里走,把学习成效转化为职工看得见、摸得着的实践成果。
——精准发力,推动“问需于民”落地见效
所党委以“到实地、访实情、办实事、出实效、得实惠”为基本要求,召开党委会、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会,研究制定“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工作方案。所领导班子把“察民情、访民意”作为第一步,制定了集中调研计划,班子成员深入基层、深入一线、深入群众,到各部门、各党支部进行调查研究,通过座谈交流、个别谈心、现场办公、检查监督、参加组织生活会等形式,听取基层、职工诉求和意见建议。
所党委围绕“五个着力、五个一批、五个专项行动”的重点任务,聚焦职工“急难愁盼”,梳理突出问题29个,制定具体工作清单47项,对制定清单拉条挂账,建立项目台账,各党支部层面制定71项具体实事。两级党组织切实把解决实际问题同推动企业发展和职工实际需求结合起来,进一步强化宗旨意识,在提供高质量服务、保证职工权益、履行社会责任上办实事、求实效、做表率,真正让职工群众共享高质量发展成果,感受党组织温暖。
——系统发力,推动“我为企业破难题”落地见效
所党委坚持把为群众办实事与推动企业发展结合起来,下大力气办好企业发展的“大事、要事、实事”,通过“四个强力推进”,力求突破发展中的痛点难点问题,以高质量的发展成效让职工群众共增发展信心、共享发展成果、共创美好生活。
强力推进数字化转型升级。根据“十四五”科研生产任务需求,按照规模化低成本生产需求,通过工艺攻关、流程优化、测试设备自动化和过程管理信息化建设,开展了3条系统级产品生产线数字化、自动化升级改造,新增工艺设备255台/套,改造建筑面积3000余平方米,将现有离散式生产模式转变为柔性集中式生产模式,为确保批生产任务顺利完成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强力推进“零缺陷”系统工程。制定了《八三五八所“零缺陷”系统工程实施方案》,明确64个方面重点工作,制定问题改进计划242条,确保“零缺陷”系统工程方案落细落小落实。深入推进质量大数据,开展了8个批产型号关键指标TDM结构化工作,为大幅提升质量复查效率,降低人工重复劳动程度,实现批产项目关键指标大数据分析奠定基础。开展质量管理体系架构及现有业务流程梳理和优化工作,完善关键环节管控机制,完成了一体化质量管理体系业务查询平台(试运行V1.0)发布,持续提升体系适宜性与运行效率。
强力推进供应链配套体系建设。针对型号产品交付难点短线,严格落实外协过程管控要求,对15家重点供方采取定期协调、高层走访、过程监督检查及专项审核等措施,保障了大批量生产需求;面对大批量生产配套任务需求,创新管理,推行物资集中配套模式,有效提升了工作效率,实现了按需准时配套。
强力推进业财深度融合。以批产项目为试点,摸索建立了一套快速估算目标成本的价格模型,结合预算控制对生产成本进行目标管控。围绕“事前算赢”理念,持续加强全面预算管理,完成了全面预算编制模式优化;持续推进运营成本管控,印发了“过紧日子”指导手册,引导各部门降本增效。
——细处发力,推动“解决职工急难愁盼”落地见效
所党委坚持从职工切身利益出发,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基层困难事、职工烦心事,从“最困难的群众入手、从最突出的问题抓起、从最现实的利益”出发,聚焦“三个维度”,做到“三个提升”,为职工解决“民生小事、难事、暖心事”,让职工群众切身感受到党史学习教育带来的深刻变化。
聚焦职工身心健康,提升职工幸福感。开展职工关爱行动,成立各类俱乐部12个,组织职工广泛参与足球、篮球、乒乓球、瑜伽等活动。研究制定职工健康体能测试方案,多措并举提升职工身心健康水平,助力实现“健康航天人”的目标。聘请心理专家、育儿专家、健康管理专家来所举办讲座,帮助解决职工在心理疏导、家庭育儿、身体健康方面的种种困惑,缓解职工身心压力。定期深入一线为职工巡诊,为职工送医送药,特别针对职工颈椎、腰椎劳损问题,邀请中医来所开展义诊活动,为职工免费推拿按摩,确保职工身体健康。针对职工家属体检难、体检贵问题,积极与知名体检中心联系,使职工家属能够在体检时享受与在职职工相同的优惠价格,解除职工后顾之忧。关心离退休人员,及时了解其生活情况和身体状况,积极为长期卧床、不能自理的离休干部提供医疗帮助。
聚焦职工迫切需求,提升职工获得感。针对党员教育形式单一的问题,所党委将线上、线下资源有机整合,加大线下组织模式的频度和力度,组织专家现场辅导、融入式教学、主题观影等活动共计30余次;充分利用线上资源为党员提供更多学习选择,在微信公众号推送党史知识、党建信息、微视频、微电影等共计300余期,全方位开展教育培训;组织开展2场“劳模精神”宣讲会,分别要求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和天津市劳动模范、三院劳动模范,分享成长事迹,让“身边正能量”影响“身边人”。坚持党建引领,鼓励党支部主动“走出去请进来”,利用“三会一课”和主题党日的形式,与天津大学、310所等单位的党支部开展联学共建,将党支部打造成为学习交流的平台、技术创新的平台、人才成长发展的平台,并给予专项工作经费支持。
聚焦职工现实利益,提升职工满意度。满足职工法律咨询需求,邀请外聘常年法律顾问为职工提供免费咨询,维护职工合法权益。针对职工停车难问题,整修原有较为零碎的场地,加铺地砖,停车位从原有的48个增至86个,极大缓解了所内停车位紧张的状况。针对电动汽车充电难等问题,已完成对现有充电桩升级改造。对足球场地翻新改造,满足了职工工作之余的运动健身需求。开展党员志愿服务活动,组织党员和经常出差同志一对一结对子,帮助接送子女上下学。设立爱心医疗箱,为职工准备血压仪、血糖仪等设备和医疗物资,用于简单的外伤处理和身体健康监测;组织党员、青年到社区开展航天科普志愿服务活动。
为群众办实事永远在路上。后续8358所党委将继续把党史学习教育与“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结合起来,持续强化宗旨意识,从最突出的问题抓起,从职工切身利益出发,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基层困难事、职工烦心事;聚焦聚力重点任务,着力贯彻新发展理念办实事,使广大干部职工共享8358所高质量发展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