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代信息技术 信息基础设施建设 互联网+ 大数据 人工智能 高端信息技术核心产业
|高端制造 机器人 智能制造 新材料
|生物产业 生物医药 生物农业 生物技术
|绿色低碳 清洁能源汽车 环保产业 高效节能产业 生态修复 资源循环利用
|数字创意 数创装备 内容创新 设计创新
|产业资讯
|地方亮点及地方发改委动态
|独家内容
|杂志订阅
✍️ 投稿
您的位置:首页 > 领跑者
王洪艳:对标世界一流更需精益赋能
2020-12-09 16:12
字体: [   ]
  中国战略新兴产业网(齐雪岭、王敏报道)
  在上月举办的第十七届中国制造业国际论坛上,制造业国际联盟执行主席、爱波瑞集团董事长王洪艳,就央企和国企如何按照国务院国资委的要求,开展“对标世界一流”活动并取得实效,贡献了自己的观点。
  王洪艳认为,对标的本质,就是站在全球大背景下,以全面发展的视角,获得当下的路径指引,寻求更优质的解决方案。而精益体系化过程的指标建设、闭环式管理以及可持续策略,则是支撑对标创新工作的核心要素。这也是爱波瑞价值研究院在实践中得出的结论。 



  精益战略是企业战略最有力的支撑
  将精益体系化过程指标与企业各项指标对齐,不断优化流程,进行标准化可视化建设,是当今制造业最亟待解决的问题。王洪艳指出,受疫情的冲击以及美国贸易壁垒的影响,经历着严峻挑战的国内众多制造业企业,越来越深刻认识到,精益战略是制造业提质增效、攻坚克难的有效手段。
  一方面,精益化激活了企业的微创新。精益的持续改善就是微创新。通过企业全员参与持续改进,对现有流程的问题通过精益进行重新解构而进行地一次次微创新,犹如涓涓细流汇聚成河,构建起企业整体突破的坚实基础。全柴、沈鼓、丹弗斯等国内外知名企业,都是通过微创新的积累,实现了企业竞争力持续提升;中车、中航、西门子、丰田等众多国内外一流公司,无一不是精益战略的标杆企业。
  另一方面,精益与数字化、互联网的连接和交互,可以产生突破式创新。许多企业的经验表明,通过优化的精益流程与数字化进行连接,应用物联网、AI等技术手段,针对每个流程或场景进行优化,过去存在一些老大难的问题,很快得到了根本性破解。迫于疫情给供应链和市场带来的干扰与影响,许多制造业企业借助精益管理技术、数字技术与智能技术 “三合一”的交互作用,在QCD 指标包括对人的培养上,也取得了显著成效。 
  突破传统边界 走出习惯舒适区
  战略引领、科学管控、精益运营、价值创新、自主创新、合规经营、科学选人以及系统集成,是国资委要求央企和国企,在开展“对标世界一流”活动中须提升的“八个能力”。
  要实现上述“八个能力”的提升,王洪艳认为,必须要走出习惯舒适区,突破传统边界。
  很多企业目前的运行模式,既是经验和价值,也是局限和包袱。这就需要通过精益的思维和方法,打破既有的边界,用精益的视角对流程进行重新的拆分、优化,突破自身局限,找新的价值增长点。
  面对疫情和美国贸易壁垒带来的冲击以及数字化转型的挑战,中国制造要在危机中实现超越,更需突破现有边界,敢于自我革命,以跨界思维去谋求更远的格局与更大的优势。航天科工、海尔、丹纳赫等企业,已经用精益的视角、思维和方法,创造出打破边界、走出企业舒适区的成功案例。
  对标一流要有可行的实现路径 
  “唯有倡导精益数字化发展理念,引导企业重塑精益化的业务流程与标准化的全价值链数据资产,才能确保规划与蓝图能够基于场景稳定的落地和运行”。王洪艳说。
  基于爱波瑞集团多年补课“精益”的成功实践、爱波瑞价值研究院多年的科研成果,王洪艳指出,开展“对标世界一流”活动,并能达到预期效果,须分成以下四步来进行。第一步,要设置科学的、先进的、合理的、完整的、具有专业性行业性特点的企业对标指标体系;第二步,对参与对标一流活动企业的运营管理全价值链,通过16个模块、202个测评价、1000多个测评点,进行多维度的量化对比与分析,得出差点数据;第三步,根据差点数据,确定对标方向, 制定科学的实施方案和严格考核的落地方案;第四步,对活动效果进行评估,针对成绩与问题并结合目标完成情况,及时修订方案与措施,确保对标工作持续进行下去。 
  “精益”不能缺席,尤其在央企和国企开展“对标世界一流”的活动中。王洪艳表示,爱波瑞作为中国精益全价值链方法论的开创者、中国互联网+智能制造全面解决方案的先行者、中国城市工业生态模式的缔造者、中国制造业人才培养新模式的领航者、中国精益管理第一品牌,将以“整体规划、试点推行、分步实施、系统改造,人才培养、文化营造”的推进原则,本着“对标出题目,联手创一流”这一服务宗旨,为央企和国企从对标到创标,继而跻身世界一流企业行列贡献力量。

关注微信公众号:

官方账号直达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招聘 | 广告刊例 | 版权声明

地址(Address):北京市西城区广内大街315号信息大厦B座8-13层(8-13 Floor, IT Center B Block, No.315 GuangNei Street, Xicheng District, Beijing, China)

邮编:100053 传真:010-63691514 Post Code:100053 Fax:010-63691514

Copyright 中国战略新兴产业网 京ICP备09051002号-3 技术支持:wice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