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代信息技术 信息基础设施建设 互联网+ 大数据 人工智能 高端信息技术核心产业
|高端制造 机器人 智能制造 新材料
|生物产业 生物医药 生物农业 生物技术
|绿色低碳 清洁能源汽车 环保产业 高效节能产业 生态修复 资源循环利用
|数字创意 数创装备 内容创新 设计创新
|产业资讯
|地方亮点及地方发改委动态
|独家内容
|杂志订阅
✍️ 投稿
您的位置:首页 > 动态新闻
如何更加突出就业优先导向
2024-02-17 10:02
来源:人民日报
字体: [   ]
人民日报记者 邱超奕

  2023年,我国就业主要指标顺利完成,就业形势总体改善:1至12月,全国城镇新增就业1244万人,12月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1%,重点群体就业好于预期。

  “从走势看,2024年就业工作有稳的基础。经济增长进一步恢复,新旧动能加快转换,政策红利持续释放,为稳就业提供坚实支撑。”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就业促进司司长张莹表示,今年将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要求,“更加突出就业优先导向,确保重点群体就业稳定”,加力巩固就业向好态势。

  强协同,发挥政策合力。多出有利于稳就业的政策,推动非经济政策出台同步评估就业影响,完善财政补贴、税收优惠、金融支持、社会保障等支持体系,释放政策促就业红利。

  促创新,挖掘岗位空间。继续健全就业产业协同联动体系,扩展数字经济、绿色经济、银发经济等就业空间,创造更多新岗位。

  抓重点,稳住就业大盘。加强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支持,强化专项服务,构建衔接校内校外、助力年轻人就业成长的服务体系;加强脱贫人口、农村劳动力帮扶,深化劳务协作,壮大劳务品牌,支持返乡创业;加强就业困难人员帮扶,完善就业援助制度,兜住兜准兜牢就业底线。

  “此外,今年还将推出全国就业公共服务平台,打造家门口就业服务样板间,提供更多群众可感可及的就业服务。”张莹说。

  眼下,新一年的就业政策正接续落地。面向就业困难人员、残疾失业人员的就业援助月活动已启动,不少地方开出“就业大篷车”,将岗位信息送到群众身边。2024年春风行动已在全国开展,预计提供就业岗位3000万个。

  “我们结合劳动力市场运行规律,根据劳动者需要,推出了公共就业服务活动,将覆盖高校毕业生、农民工、就业困难人员等重点群体和各类用工企业,努力实现‘月月有招聘、服务不断线’。”张莹说。

本网站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如因无法联系到作者侵犯到您的权益,请与本网站联系,我们将采取适当措施。

关注微信公众号:

官方账号直达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招聘 | 广告刊例 | 版权声明

地址(Address):北京市西城区广内大街315号信息大厦B座8-13层(8-13 Floor, IT Center B Block, No.315 GuangNei Street, Xicheng District, Beijing, China)

邮编:100053 传真:010-63691514 Post Code:100053 Fax:010-63691514

Copyright 中国战略新兴产业网 京ICP备09051002号-3 技术支持:wice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