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代信息技术 信息基础设施建设 互联网+ 大数据 人工智能 高端信息技术核心产业
|高端制造 机器人 智能制造 新材料
|生物产业 生物医药 生物农业 生物技术
|绿色低碳 清洁能源汽车 环保产业 高效节能产业 生态修复 资源循环利用
|数字创意 数创装备 内容创新 设计创新
|产业资讯
|地方亮点及地方发改委动态
|独家内容
|杂志订阅
✍️ 投稿
您的位置:首页 > 产业资讯
促低空经济飞得更稳
2025-10-31 09:10
来源:人民日报
字体: [   ]
 低空经济不仅丰富了消费场景与业态,也能成为提升社会治理效能、完善公共服务的抓手。

  无人机送生鲜到社区,植保机巡田防治病虫害,医疗机跨区递送急救药……如今,低空经济正加速融入生产生活各领域,日益成为推动经济增长、重塑社会服务模式的新动能。

  低空经济前景广阔,但其“腾飞”之路并非坦途。比如,应用场景普及尚需时日,管理体系面临全新挑战。尤为关键的是,传统空域管理模式已难以精准适配高频次、高密度、多元化飞行的新特点,亟须探索建立既能保障安全又能释放活力的监管框架。这要求我们必须探寻一条兼顾安全与发展、创新与规范的低空经济发展之道。

  探索发展之道,安全是无可动摇的基石。低空空域管理不仅决定低空经济的商业可行性,更与国家安全与公众安全密切相关。发展低空经济,必须坚持稳中求进,将安全贯穿于规划、技术、运行、监管的全链条。比如在广东深圳,相关企业的无人机初期主要在封闭场景中开展配送服务,并逐步获批在人口密集区120米以下空域以超视距方式进行物流配送。同时企业还持续强化无人机关键子系统中的冗余备份,形成“冗余备份运行—安全迫降—开伞”的三级安全保障体系。在对安全性要求最高的载人飞行方面,更需坚持稳步推进,确保万无一失。发展低空经济,安全是前面那个“1”,有了这个“1”,才能为产业发展增添更多“0”。

  探索发展之道,必须坚持因地制宜。当前低空经济概念火热,但发展仍处于初级阶段,尚未形成一套成熟且普遍适用的发展模式。各地应避免盲目跟风,需根据本地实际情况探寻适合的发展策略。比如,能源产业发达地区可借助无人机巡视油气井和输送管道,地形复杂或偏远地区可利用低空飞行器实现物资输送,农业发达地区可使用无人机实施作物监测、农药喷洒等,旅游资源丰富地区则可发展低空旅游,产业链配套完善的地区可以在生产研发环节加大投入。低空经济的产业链条长,应用场景多,找到与本地特点和产业基础相契合的定位,有利于打开低空经济发展突破口,从而循序渐进、稳步壮大。

  低空经济不仅丰富了消费场景与业态,也能成为提升社会治理效能、完善公共服务的抓手。在四川泸定地震救援中,无人机快速搭建通信网络、投送物资,发挥了重要作用。未来,紧急医疗物资借助无人机更快抵达偏僻村落,应急救援直升机在灾情发生后迅速打通生命通道,无人机搭载AED(自动体外除颤器)在黄金时间内到达心脏骤停患者身边……低空技术力量将使公共服务跨越地理限制,覆盖更多角落。各地在低空经济领域的改革探索,其意义不仅在于发掘商业价值,更在于为公共服务插上“低空翅膀”。

  人类对天空的向往从未停止,对空间的利用必将随着技术进步而更加充分、科学。低空经济作为新兴领域大有可为,作为造福民生福祉的新业态具有无限可能。稳步推进改革,大胆试大胆闯,统筹好发展与安全,低空经济终将迎来“腾飞”,成就更加美好的生活。

  (作者为国家发展改革委经济体制与管理研究所产业体制研究室主任)

  本网站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如因无法联系到作者侵犯到您的权益,请与本网站联系,我们将采取适当措施。

关注微信公众号:

官方账号直达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招聘 | 广告刊例 | 版权声明

地址(Address):北京市西城区广内大街315号信息大厦B座8-13层(8-13 Floor, IT Center B Block, No.315 GuangNei Street, Xicheng District, Beijing, China)

邮编:100053 传真:010-63691514 Post Code:100053 Fax:010-63691514

Copyright 中国战略新兴产业网 京ICP备09051002号-3 技术支持:wice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