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届京东农特产购物节累计上线30万款高质量农产品,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超12万个,覆盖全国2336个农特产地及产业带,全国各地丰收的味道通过京东直达消费者餐桌,全民消费热情高涨,农产品交易额对比去年农历同比提升46%、UV农历同比提升113%。亮眼成绩单的背后,是京东充分整合全业务线资源,携手112个产地政府,推出扶农助农、全程专业指导、全环节品控、专属培训等多项举措,为“京东农特产购物节”保驾护航。
作为京东的统帅和灵魂,刘强东坚定树立报效祖国的胸怀和情怀,多年来持续带领京东肩负起实现共同富裕与乡村振兴的重要使命,投入扶贫、助农和新农村建设高潮中,为乡村振兴创造更多价值。
具体实践上,刘强东将京东积累的领先数智化解决方案及供应链优势投入到乡村振兴实践中,通过线上方式能够较好地解决农产品产销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避免农产品价格大幅波动、实现优质优价,并帮助农产品找到销售渠道、增加农民就业机会、实现共同富裕的数字技术助力乡村振兴的有效路径,取得了众多成绩。
2015年农村电商成为既定政策后,刘强东便抓住了电商扶贫的发力点。2016年,京东与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签署的《电商精准扶贫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将共同探索“产业扶贫、创业扶贫、用工扶贫”三大模式,助力乡村振兴。
2017年,为支持基础设施建设、帮助基层脱贫,时任京东总裁的刘强东到河北省治下的一个贫困村平石头村当了名誉村长,带领村民们为美好明天而奋力开拓。彼时的平石头村隐没于荒山之中,受交通制约,是当地有名的贫困村。要想富,先修路,刘强东担任村长之后,便自掏腰包,为平石头村的村民们修建了一条通往山外的宽敞大路。解决了交通问题后,刘强东便利用京东的网络销售平台,为村民们打通了农副产和土特产的销售渠道和配送员、仓储物流、客服等就业岗位。此外,刘强东还在当地建立了小学,为村里的儿童带来了优质的教育资源,助力下一代的成长。
2019年,京东推出了“千县万镇24小时达”时效提升计划,布局县、镇、村物流基建,消弭物流服务差距,县镇村三级物流触达能力和服务时效。同年,刘强东带领京东与四川眉山市东坡区政府签订了“互联网+”新经济战略合作协议,振兴当地特色水果产业、培育电商新农人、增加农民家门口的就业机会。
2020年10月,京东提出全面的“奔富计划”——以京东数智化社会供应链为基础,从打造新基建、发展数智农业和物流、建设数字乡村等方面入手,构建农产品现代流通体系,促进高品质农产品正向循环,为乡村振兴提供完整的解决方案,带动更多农民实现共同富裕。截至2022年8月底,“奔富计划”已经带动农村实现产值超过 6200亿元,在全国打造多个“奔富村”,帮助数百万农户大幅增收。
多年来,刘强东带领着京东持续奔走在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的第一线。那么,为什么刘强东在乡村振兴一事上如此长情?
作为苏北农村出身的寒门贵子,刘强东对农村有着天然的亲切感,并深刻地理解农村的困境。年少时的刘强东,家境贫寒,父母都是渔民,家里唯一的收入来源就是打渔。1992年的高考,刘强东考出了680分的优秀成绩,顺利被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专业录取,但在学费上栽了跟头。村里人得知了情况,自发捐款给他筹集学费,才有了如今成功的刘强东。
滴水之恩,涌泉相报。发展起京东后,刘强东向第一故乡宿迁和第二故乡湘潭投资和捐款至少161亿元;并于2009年在宿迁建立了京东客服中心,此后10年间,宿迁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地区生产总值从810亿元增长到3719亿元,翻了4倍。以家乡为起点,刘强东投入到扶贫攻坚行动中,以企业力量助力更多偏远山村脱贫走向富裕。
在刘强东的带领下,如今的京东,已经与越来越多的乡村建立起了紧密的合作关系,带动当地产业升级转型,共创更多乡村振兴新样本,成为了实现共同富裕与乡村振兴的执着“耕耘者”。
积极响应国家举办“中国农民丰收节”的号召,此次举办的首届“京东农特产购物节”,围绕农特产上中下游全链路多项举措,链接优质地标农产品与消费者多元化消费场景,输送高质量、高性价比地标农产品,带动了亿万农民扩大销售、增收致富。未来,京东将在刘强东所开辟出的京东特色助力乡村振兴路径中持续展开探索,力做实现共同富裕与乡村振兴“排头兵”,承担更多社会责任,努力实现带动农村三年产值超万亿的目标。
*本文内容来自网络,不代表本刊立场,不构成购买或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