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代信息技术 信息基础设施建设 互联网+ 大数据 人工智能 高端信息技术核心产业
|高端制造 机器人 智能制造 新材料
|生物产业 生物医药 生物农业 生物技术
|绿色低碳 清洁能源汽车 环保产业 高效节能产业 生态修复 资源循环利用
|数字创意 数创装备 内容创新 设计创新
|产业资讯
|地方亮点及地方发改委动态
|独家内容
|杂志订阅
✍️ 投稿
您的位置:首页 > 声音
【专家观点】“十四五”时期我国产业结构变动特征及趋势展望
2021-10-19 14:10
来源:国家发展改革委
字体: [   ]

  我国产业结构变动总体符合产业结构演变的一般规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三次产业结构在调整中不断优化,总体呈现由二一三二三一,再向三二一的演变趋势。展望十四五时期,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时代,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产业结构进一步转型升级。第一产业比重将呈现持续稳步下降的态势,但由于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以及农产品价格趋升,十四五期末第一产业比重小幅将下降至6.5%左右;在新一代科技与产业变革、创新驱动发展、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硬约束等背景下,我国工业创新发展能力大幅提升,高端发展态势逐步显现,绿色发展水平迈上新台阶,十四五期末第二产业比重将降至35.5%左右;在产业转型升级、新型城镇化和居民消费品质升级等背景下,我国服务业发展迎来新机遇,在经济发展中的主导产业进一步凸显,十四五期末第三产业比重将升至58.0%左右。 

  一、我国产业结构变动现状分析 

  我国产业结构变动总体符合产业结构演变的一般规律(惠宁、刘鑫鑫,2019)。1978年我国产业结构呈现二一三格局,三次产业比例为27.747.724.61985年第三产业规模首次超过第一产业,三次产业比例实现二一三二三一的重大转变,三次产业比例调整为27.942.729.42012年第三产业规模再次超过第二产业,成为推动国民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三次产业结构实现二三一三二一的历史性转变,三次产业比例调整为9.145.445.5。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经济发展步入新阶段,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和转型升级加快推进,2019年我国三次产业比例为7.139.053.9三二一产业格局更加巩固,经济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显著增强。2020年受新冠疫情影响,三次产业比例又调整为7.737.854.5。具体来看,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GDP)比重不断下降,由1978年的27.7%下降至2020年的7.7%,期间下降了20.0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GDP)比重经历了先下降后上升再下降的震荡式发展轨迹,由1978年的47.7%下降至1990年的41.0%,随着新一轮对外开放政策的实施,又震荡上升至2006年的47.6%,之后再逐步下降至2020年的37.8%,期间下降了9.0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GDP)比重稳步上升,由1978年的24.6%上升至2020年的54.5%,期间上升了29.9个百分点。 

  在三次产业结构不断升级的同时,农业、工业和服务业的内部结构也在调整中持续优化:农业基础地位更加巩固,农林牧渔业全面发展。改革开放初期,我国农业发展以种植业为主,产品种类单一,发展不平衡。随着农业政策不断优化调整,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高,现代农业体系初步建立和完善。农林牧渔业总产值中,传统农业比重不断下降,由1978年的80%降至2019年的53.3%;林、牧、渔业比重上升,分别由3.4%15%1.6%升至2019年的4.7%26.7%10.1%。农业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2019年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59.2%,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稳定在96%以上。工业发展向中高端迈进,现代工业体系逐步建立。改革开放初期,我国工业以劳动密集型的一般加工制造为主。随着工业化快速发展,工业结构调整取得明显成效,逐步从结构简单到门类齐全、从劳动密集型工业主导向劳动资本技术密集型工业共同发展转变。目前,我国已成为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200多种工业品产量居世界第一,制造业增加值自2010年起稳居世界首位。2019年我国高技术制造业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为12.7%,比2005年提高2.6个百分点。服务业层次不断提升,现代服务业、新兴服务业迅猛发展。改革开放初期,我国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主要以批发零售、交通运输等传统服务业为主。随着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生产性和生活性服务需求快速增长,现代服务业蓬勃兴起,发展势头迅猛。2017-2019年规模以上战略性新兴服务业营业收入年均增长14.9%,明显快于规模以上服务业营业收入。顺应居民消费升级的大趋势,旅游、文化、体育、健康、养老等幸福产业发展方兴未艾。 

  二、十四五时期工业高端绿色转型步伐加快 

  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也进入了新时代,经济发展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十四五时期,我国工业高端绿色转型发展不仅迎来了战略机遇期,更是承担起了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的重任。 

  (一)新一代科技与产业变革为我国工业高端绿色转型提供了新机遇 

  当前,新一代科技与产业革命正在全球范围蓬勃兴起,工业生产方式、分工方式和产业组织正在发生深刻的历史性变革。全球各地都在积极培育高新技术产业,以保持在国际竞争市场上的领先地位。新形势为我国高端制造业的发展提供新方向,同时为我国抢占产业发展制高点、实现区域崛起创造了一个重要战略机遇。在新的历史时期,我国应顺应新一轮科技和产业变革机遇,促进工业企业利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改造提升传统工业,加速推动工业高端绿色转型。特别是,以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行动计划为契机,以先进制造业为突破口,推动工业高端化、智能化、集约化、绿色化转型发展。 

  (二)创新驱动发展为我国工业高端绿色转型提供了坚实的支撑 

  工业转型升级的根本出路在于创新,使创新成为驱动发展的主要动力。2006年国务院发布了《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开始明确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方向。2012年党的十八大报告正式确立了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自此我国步入创新发展的全新轨道。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以来,我国重大创新成果竞相涌现,科技体制改革取得实质性突破,创新主体活力和能力持续增强,国家创新体系效能大幅提升。《2020年全球创新指数报告》显示,我国创新能力全球排名第14位,连续两年位居世界前15行列,意味着我国已经开始进入国际创新先进行列(马子斌,2021)。2019年我国研发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23%,超过欧盟平均水平;研发人员数量稳居世界第1位,形成了世界上规模最庞大的科技人才队伍;发明专利授权量居世界首位,国际科技论文数量和国际科技论文被引次数均位居世界第二。上述创新优势,为工业高端绿色转型提供了新的动力源。 

  (三)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加速推动我国工业高端绿色转型步伐 

  碳排放和产业结构之间互相影响,互相作用,一方面产业结构升级能够减少碳排放、提升碳排放绩效,另一方面碳排放政策对产业结构升级也有推动作用。我国作为世界工厂和制造业大国,工业产业既是传统用能大户,能源消费占总终端能源消费的2/3,又是我国二氧化碳排放的主要领域,占全国总排放量的80%左右,工业碳减排是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重中之重(刘满平,2021)。工业产业中,钢铁、化工和石化、水泥和石灰以及电解铝等传统产业的能源密集、碳排放相对较高。因此,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既要严格控制上述传统高耗能、重化行业新增产能,优化存量产能,推动其进行节能改造,同时还要加快高技术产业、先进制造业、数字经济等新兴产业发展。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作为硬约束,加速推动传统产业的低碳转型,大力发展新型绿色低碳经济,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降低工业产业的能源消费和碳排放,逐步实现经济增长和碳排放的脱钩。 

  (四)新冠疫情进一步倒逼我国工业加速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 

  疫情之下,虽然工业面临复工人数不足、外贸订单减少、交通物流受限、原材料供应不足等考验。但是一方面,疫情防控需求的倒逼,会显著加大科研人员、资金和相关资源的投入,直接刺激生物医药、医疗健康等科技产业发展;另一方面,疫情防控造成的用工紧张和安全生产需求提升,通过对生产方式的影响促使工业加速数字化转型,主动推进智能制造,进而拓展我国高端制造业的发展空间。此外,疫情爆发加大全球供应链和产业链的安全风险,加速全球产业链的调整和重构,产业链自主创新和技术升级以及国内替代的诉求将快速提升,从而带动了我国工业产业的转型升级。 

  三、十四五时期服务业发展迎来新机遇 

  我国服务业快速发展,已成为国民经济第一大产业。伴随着社会分工的日益深化,以及长期积累的优化提升服务业发展的坚实基础,十四五时期我国服务业发展再次迎来了新机遇。 

  (一)国际产业发展潮流和趋势为我国服务业提供有利发展环境 

  全球经济结构呈现出服务业主导的发展趋势,发达国家都经历了向服务业为主的经济结构转型和变革。在科技进步和经济全球化驱动下,服务业内涵更加丰富、分工更加细化、业态更加多样、模式不断创新,在产业升级中的作用更加突出。新一代信息、人工智能等技术不断突破和广泛应用,加速服务内容、业态和商业模式创新,推动服务网络化、智慧化、平台化,知识密集型服务业比重快速提升。同时,服务全球化成为经济全球化进入新阶段的鲜明特征,服务业成为国际产业投资热点,制造业跨国布局带动生产性服务业全球化发展,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内整合各类要素,资本、技术和自然人跨境流动更加便利,带动全球服务投资贸易快速增长。此外,借助一带一路倡议、自由贸易试验区等,也大大拓展了我国服务经济发展空间。 

  (二)产业转型升级需求为我国现代服务业发展提供了深厚的土壤 

  新时代经济高质量发展背景下,经济增长由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产业转型升级步伐的加快,现代农业的发展、制造业的升级等对现代服务业提出了更多和更高的需求,成为现代服务业发展深厚的土壤。伴随着产业转型升级,我国服务业已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主引擎、拉动投资的主领域和利用外资的主渠道,发展现代服务业的条件趋向成熟,科技研发、现代物流、新兴信息技术服务、金融服务、租赁和商务服务、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健康服务等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由此带动服务业质的提升。与此同时,我国制造业发达、产业体系健全,这也为科技研发、信息技术、节能环保等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三)新型城镇化和居民消费品质升级为服务业快速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新型城镇化快速推进和居民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城乡居民消费观念逐渐从物质型向服务型转变,服务业蕴藏着巨大的发展潜力。一方面,新型城镇化过程中人口集聚、生产生活方式的改变,加之收入水平和消费能力的提升,给商贸、餐饮、房地产、教育、文化体育、卫生保健等生活性服务业带来巨大的发展空间;产业集聚、社会分工的细化以及人口素质的提升,也为物流、金融、信息、中介、技术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带来巨大的机遇。另一方面,伴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将持续提高,中高收入人群比例不断提高,居民消费结构将随之升级,为休闲旅游、文化娱乐、健康养老、医疗服务等高层次、高品质的生活性服务业需求创造了条件(范聪颖,2021),由此也辐射带动了物流、金融、信息等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 

  (四)制度改革进一步释放服务业发展潜力 

  近年来,服务业领域的改革初见成效。制约服务业发展最主要的因素是制度因素,而近几年围绕服务业的制度改革不断出台,比如营改增的试点和全面推广,这些改革举措释放了服务业的发展活力。未来改革仍大有空间也大有可为,比如,加快破除服务业领域的市场垄断和行政垄断,逐步放宽放开对外资的限制;推进服务价格机制改革,形成市场决定服务价格的新机制;加快服务业发展的政策调整,营造服务业良好的发展环境等。可以看出,服务业领域的制度改革继续深化,围绕服务业领域的改革仍有很长的路要走,国内对服务业的需求巨大,但服务业的供给仍然不足,特别是生产性服务业和部分消费性服务业,随着服务业领域改革举措的进一步实施,我国服务业的发展空间也将会进一步提升。 

  (五)新冠疫情加速催生出一些服务新业态、新模式与新增长点 

  服务业作为推动我国经济增长的主引擎,在此次疫情中遭受重挫,但疫情也催生了新的商业模式和服务业态,为服务业带来了新的增长机遇。疫情防控限制措施会引发公众行为方式、消费习惯和健康需求等相应改变,加速服务业的消费方式改变和消费升级,网上购物、网络娱乐、非现场消费等新的服务模式将带动电商、网络电影、高清视频、在线游戏等更加流行;在线办公、在线教育、在线医疗等互联网服务产业将加速崛起,从而带动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以及快递、外卖等行业进一步发展。同时,疫情促进了全社会对健康安全关注度大幅上升,对健康服务的需求显著增长,医疗、康养、健身、体育等大健康产业的重要性被更多人接受,将步入快速发展期。 

  四、十四五时期我国产业结构变动趋势预测 

  与宏观计量模型相比,可计算一般均衡(CGE)模型更擅长开展结构预测和平衡测算。本文基于国家信息中心可计算一般均衡(SICGE)模型对未来我国三次产业进行结构预测。综合来看,十四五时期,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时代,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产业结构进一步转型升级。第一产业比重将呈现持续稳步的下降态势,但由于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以及农产品价格趋升,十四五期末第一产业比重小幅将下降至6.5%左右;在新一代科技与产业变革、创新驱动发展、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硬约束等背景下,我国工业创新发展能力大幅提升,高端发展态势逐步显现,绿色发展水平迈上新台阶,集约发展程度持续增强,十四五期末第二产业比重将降至35.5%左右;在一带一路、自由贸易试验区、产业转型升级、新型城镇化和居民消费品质升级等背景下,我国服务业发展迎来了新机遇,第三产业比重继续呈现稳步上升趋势,在经济发展中的主导产业进一步凸显,十四五期末第三产业比重将升至58.0%左右。 

关注微信公众号:

官方账号直达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招聘 | 广告刊例 | 版权声明

地址(Address):北京市西城区广内大街315号信息大厦B座8-13层(8-13 Floor, IT Center B Block, No.315 GuangNei Street, Xicheng District, Beijing, China)

邮编:100053 传真:010-63691514 Post Code:100053 Fax:010-63691514

Copyright 中国战略新兴产业网 京ICP备09051002号-3 技术支持:wice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