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代信息技术 信息基础设施建设 互联网+ 大数据 人工智能 高端信息技术核心产业
|高端制造 机器人 智能制造 新材料
|生物产业 生物医药 生物农业 生物技术
|绿色低碳 清洁能源汽车 环保产业 高效节能产业 生态修复 资源循环利用
|数字创意 数创装备 内容创新 设计创新
|产业资讯
|地方亮点及地方发改委动态
|独家内容
|杂志订阅
✍️ 投稿
您的位置:首页 > 声音
刘涛:面对疫情大考,服务业如何化危为机
2020-02-18 00:02
来源:《中国经济时报》2020年02月18日 
字体: [   ]

  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让原本期待春节期间消费爆发的服务业遭受重创。尤其是占比合计逾30%的批发零售、交运仓储、住宿餐饮等受冲击影响最大。面对疫情重压,服务业如何积极有序化危为机?中国经济时报约请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所长助理、研究员刘涛分析建言,以供参考。

  服务业是疫情冲击最直接的领域

  记者:新冠肺炎疫情短期内将对我国经济发展带来较大影响。现在的共识是,疫情对第三产业尤其是消费服务业,产生了不可逆的巨大影响。为什么说疫情对服务业的影响首当其冲?

  刘涛: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服务业受到的影响首当其冲。主要原因有两个方面。

  第一,与春节期间多数制造业企业停工减产、员工返乡过年不同,很多服务业企业仍是照常经营,并且春节假期作为一年中消费需求集中释放、市场购销两旺的时段,这些企业基本都是提前做足了准备。而突如其来的疫情打乱了企业的经营活动,被迫停业或关闭。

  第二,疫情加剧了服务业短期的下行压力。2019年四季度,服务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6%,增速比三季度回落0.6个百分点,而第二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8%,比三季度反弹0.6个百分点。另外,从近些年服务业增速的季节性波动看,一季度增速往往比上年四季度还要低。可见,叠加此次疫情的冲击,一季度服务业增长下行压力明显加大。

  疫情对我国服务业冲击具有三大特点

  记者:服务业分为生活性服务业和生产性服务业。请问疫情对生活性服务业和生产性服务业的影响体现在哪些方面?

  刘涛:疫情主要对消费性服务业及部分民生保障类服务行业造成较大冲击,需求端受到抑制,供给端运转停顿。

  一是与假期消费相关的服务行业受到较大影响。从往年来看,一季度是全年批发零售业、住宿餐饮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最高的时段。由于疫情防控正值春节假期,大多数商场、餐馆、酒店、影剧院、旅游景区等消费场所停业。尽管部分服务需求转移到线上渠道实现,但总体上仍难以弥补行业的损失。

  二是交通出行和物流运输出现中断。受疫情影响,全国大量长途客运班线暂停、铁路车次停运、航班停飞。不少城市的公交、地铁线路和出租车、网约车停运或调整,也给人们必要的出行带来不便。同时,物流运输因大量一线人员放假返乡和配合防疫工作要求的影响,运力严重不足,防疫物资和生活必需品出现运输困难,加之个别地区采取封路、断路等极端措施,严重阻碍了应急保供运输的顺畅通行。

  从另一方面看,服务业发展在应对疫情冲击中也出现新的机遇。特别是一些新的服务供给应运而生,不少创新技术得到积极应用,对有效抗击疫情起到重要作用,而且很大程度上反映了未来市场需求和技术创新的趋势。一是生产和消费需求进一步线上化,拉动网络教育培训、电影线上首播、云服务平台等新业态新模式快速增长。二是成熟技术的应用创造了新的服务供给方式,无人机配送、5G云端智能机器人等技术能够有效避免人与人的直接接触,获得了广阔的市场空间。三是共享经济的范围从原先的基于商品和服务的共享拓展到人力资源的共享,“共享用工”得到更大范围的认可和接受。四是网上办公、视频会议等受到青睐,多家企业对此优化了程序设计或推出免费服务,为广大企业复工后员工灵活、分散开展工作提供了有力支持。

  从长远来看,企业线上服务需求、数字化转型需求的不断增长将是必然趋势,加上我国在应用型技术创新方面的优势,目前非常时期服务业发展的新变化有望延续,将促进服务业更多依靠市场规模优势和现代科技创新实现高质量发展。

  多措并举促进服务业尽快恢复生产

  记者:请问应当怎样最大幅度降低疫情对服务业带来的影响?企业又该如何应对?

  刘涛:服务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第一大产业,能否有序恢复和稳定服务业发展,对于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和促进经济“六稳”具有重要意义。

  为此,要坚持从实际情况出发,因地制宜。对于疫情严重的地区,仍要把疫情防控和救治作为首要任务,而对于疫情相对不重或得到有效控制的地区,要做到疫情防控和经济发展两不误。

  同时,还要根据不同行业情况,因业施策。一是对受疫情直接冲击严重的服务行业,如住宿餐饮业、批发零售业等行业,要采取一揽子有效措施,切实减轻企业负担。二是对受疫情波及影响大的服务行业。要有序恢复交通运输服务,合理组织运力,加密主要线路运营班次,在强化检疫和防控措施的条件下,动员出租车、网约车、城市配送、快递等行业复工,保障居民必要的出行以及外部物资向城市内部转运和“最后一公里”配送,从而为疫情严重地区应急物资和居民生活必需品供给提供有力支持,也为其他地区企业复产复工创造有利条件。三是对受疫情影响相对较小或可以自主减轻影响的服务行业。要加大互联网、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应用,采取线上办公、线上教学等方式,减少人员流动和聚集,尽可能保证正常运转。

  对于服务业企业来讲,有三点建议:一是积极争取政策扶持。近期,国家有关部委和各地政府密集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企业要主动关注和争取适用的支持政策。二是加强企业间的互救互助。一些互联网平台发起“共享员工”计划、提供免息低息贷款以及实体商业企业为商户减免租金等做法,就是很好的例子,值得鼓励和提倡。三是要加快数字化转型。要辩证地看待疫情中的危与机,顺应发展趋势,积极拓展线上服务,加强对原有组织形式、管理方式、商业模式等变革创新,通过数字化、智能化技术为自身发展赋能。

 

 

本网站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如因无法联系到作者侵犯到您的权益,请与本网站联系,我们将采取适当措施。

关注微信公众号:

官方账号直达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招聘 | 广告刊例 | 版权声明

地址(Address):北京市西城区广内大街315号信息大厦B座8-13层(8-13 Floor, IT Center B Block, No.315 GuangNei Street, Xicheng District, Beijing, China)

邮编:100053 传真:010-63691514 Post Code:100053 Fax:010-63691514

Copyright 中国战略新兴产业网 京ICP备09051002号-3 技术支持:wice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