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代信息技术 信息基础设施建设 互联网+ 大数据 人工智能 高端信息技术核心产业
|高端制造 机器人 智能制造 新材料
|生物产业 生物医药 生物农业 生物技术
|绿色低碳 清洁能源汽车 环保产业 高效节能产业 生态修复 资源循环利用
|数字创意 数创装备 内容创新 设计创新
|产业资讯
|地方亮点及地方发改委动态
|独家内容
|杂志订阅
✍️ 投稿
您的位置:首页 > 新一代信息技术 > 互联网+
5G赋能 扬帆未来| 5G+MEC智慧水稻种植点亮乡村振兴
2022-01-07 15:01
来源:新华网
字体: [   ]
 中国是古老的农业大国,数千年农耕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奠定了中华文明的“基石”。今天,我们大步迈入科技时代,以5G、大数据、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理念、新技术,正在激发农耕文明的新活力,颠覆传统的生产和生活方式,让智慧农业的红利惠及每一个人。

上海浦东,一片绿油油的水稻田,如一颗绿宝石,妆点着这座充满科技感和活力的城市。与传统稻田不同,这块水稻田有着响当当的名称——全智能数字水稻种植示范区,通过将最先进的5G+MEC技术融入水稻种植,这片土地生动展示了智慧农业带来的美好,农业数字化点亮乡村振兴的美好画卷正徐徐展开。

打造全智能水稻种植示范区

基于5G+MEC的全智能数字水稻种植示范区由上海清美集团、中国电信上海公司与武汉大学联合成立的产学研团队联合打造,真正实现了水稻种植的自动化、智能化,彻底颠覆了传统农业的生产方式,向业界描绘了智慧农业的蓝图。

今天,随着5G、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加速发展,智慧农业的应用空间全面开启。以上海为例,对农作物的需求量极大,但由于本地耕地面积少,农业人口占比少,迫切需要依托先进工业与信息化发展方式,借助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将机械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探索省力化、清洁化、高效化的智慧农业发展之路。

5G+MEC全智能数字水稻种植示范区全貌

在此背景下,全智能数字水稻种植示范区应运而生。在示范区内,“散落”在农田的传感器实时采集数据,人工智能系统24小时不间断自主学习,制定科学的施肥、灌溉方案,无人机巡查更是让种植户足不出户、脚不沾泥就能掌握农作物的生产状态。最后,种植出来的优质农产品还可以二维码溯源,让消费者买得放心、吃得舒心。而这一切的背后,都得益于5G技术的有力支撑。

“5G技术正在为传统农业赋能。” 上海电信浦东企客中心副主任路颖表示,5G技术高带宽、低时延、广连接等优势,能够支撑大量传感器数据传输,能实时监测作物生长情况,从而对数据进行分析做出科学的决策,助力智慧农业落地。

四大创新5G+MEC为传统农业注“智”

“全智能数字水稻种植示范区,重点聚焦‘快、精、准、易’4点进行了创新突破。路颖介绍,“快”指的是示范区应用了5G+MEC技术加持下的农田机器视觉;“精”指的是示范区搭建了“采集—传输—解译—模拟—决策”应用管理平台;“准”指的是借助AI等技术,精准解译作物生长过程水肥、病虫害数据和产量预测;“易”指的是易于部署,整个方案具备低成本、低门槛的特性,适用于大规模推广。

伫立在田间地头的智能传感器

得益于一系列的技术创新,上海清美5G+MEC全智能数字水稻种植示范区具备了“感知能力”和“强大智慧”,不仅大幅降低了人工成本,提升了生产效率,还有效降低了碳排放,打造了绿色低碳的农业高质量发展新模式。

借助AR眼镜,技术人员可快速完成所有田地的建模和计算,高效评估水稻需水和营养状态,大幅提升生产效率

从实实在在的数据上看, 基于5G数字智慧信息化管理手段,全智能数字水稻种植示范区万亩管理人员仅需1人,10万亩管理人员仅需10人。示范区投入使用后,预计可节水10%-35%,减少氮肥施用10%-30%,水稻产量预计将增产5%-20%。与此同时,示范区还能够有效支撑食品溯源、采购优化等应用场景落地,为金融平台提供所需的农业数据,助推面向智慧农业需要的智慧化终端产品的研发和落地,具有显著的经济效应和社会效应。

今天,智慧农业的新时代已经到来,加速应用5G、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开创智慧农业发展新模式,成为全行业、全社会的探索重点。上海清美5G+MEC全智能数字水稻种植示范区的落地,成功打造了农业数字化转型的“样板间”,探索了一条具有特色的“双碳”战略目标下的农业高质量发展之路。

本网站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如因无法联系到作者侵犯到您的权益,请与本网站联系,我们将采取适当措施。

关注微信公众号:

官方账号直达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招聘 | 广告刊例 | 版权声明

地址(Address):北京市西城区广内大街315号信息大厦B座8-13层(8-13 Floor, IT Center B Block, No.315 GuangNei Street, Xicheng District, Beijing, China)

邮编:100053 传真:010-63691514 Post Code:100053 Fax:010-63691514

Copyright 中国战略新兴产业网 京ICP备09051002号-3 技术支持:wice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