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记者 宋迎迎
12月27日,山东港口青岛港自动化码头(三期)投产运营。这是我国首个全国产全自主自动化码头,标志着我国在自动化码头领域实现了全自主集成创新应用场景“零”的突破。
12月27日,山东港口青岛港全自动化码头(三期)投产运营,一艘货轮在装卸货物。张进刚 摄
12月27日,山东港口青岛港全自动化码头(三期)投产运营,一艘货轮在装卸货物。张进刚 摄
该项目攻克了一系列关键部件国产化和规模化应用问题,实现了操作系统及数据库的全国产化、设备电控系统国产化替代和规模化应用。同时,在全球首次实现码头设备控制系统的不停产升级和运维,以年吞吐量千万级标箱集装箱码头为例,每年可增收近千万元。
12月27日,山东港口青岛港全自动化码头一派繁忙。张进刚 摄
12月27日,山东港口青岛港全自动化码头(三期)投产运营。张进刚 摄
此次投产运营的三期工程,位于山东港口青岛港前湾港区南岸,建设2个10万吨级集装箱泊位。投产运营后,山东港口青岛港全自动化集装箱码头岸线总长将达2088米,可用岸线1652米,将提升码头堆存能力26%,提升综合服务效率6%。
本网站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如因无法联系到作者侵犯到您的权益,请与本网站联系,我们将采取适当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