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代信息技术 信息基础设施建设 互联网+ 大数据 人工智能 高端信息技术核心产业
|高端制造 机器人 智能制造 新材料
|生物产业 生物医药 生物农业 生物技术
|绿色低碳 清洁能源汽车 环保产业 高效节能产业 生态修复 资源循环利用
|数字创意 数创装备 内容创新 设计创新
|产业资讯
|地方亮点及地方发改委动态
|独家内容
|杂志订阅
✍️ 投稿
您的位置:首页 > 数字创意 > 数创装备
苹果第一个折叠屏给了iPad?
2023-02-17 15:02
来源:北京商报
字体: [   ]

  与其他厂商相比,苹果在折叠屏设备上一直没有动作,现在新品可能很快就要来了。据外媒当地时间周三晚报道,美国专利及商标局(USPTO)网站显示,苹果获得了一份重磅专利,燃起了市场对这家公司推出可折叠设备的预期。文件显示,苹果在专利展示了一件可以对折的设备,屏幕几乎环绕整个机身,这件设备配备多个触摸传感器,甚至是在设备边缘的部位。

  根据专利文件,这项技术允许用户触摸设备的多个部分,而不仅仅是屏幕,以实现对应的功能。例如,用户可以触摸设备的侧面来控制摄像头,苹果将其描述为“虚拟快门按钮”。此外,用户还可以在设备一侧上下滑动手指来控制音量。专利描述中还包含一张图像,是一张可折叠的手机或平板电脑的图纸,该手机或平板电脑带有“环绕式”屏幕(即可折叠)。

  与三星等竞争对手不同,苹果到目前为止尚未推出可折叠屏iPhone或其他任何设备。但一些分析师预测,苹果将在不远的将来发布这样一款设备。而这一次获得的新专利,进一步提高了人们的这种期待。

  分析师在一份报告中称,这项专利可能表明,苹果将推出一款可折叠设备,但不是今年。瑞银认为,可折叠屏幕将提升未来iPhone的市场需求。瑞银分析师在报告中称:“我们认为,可折叠屏iPhone将推动消费者的购买率和升级率。”

  当前,可折叠屏手机只占整个智能手机市场的一小部分。IDC数据显示,2022年可折叠屏手机仅占智能手机总出货量的1.1%。在过去的几个月里,一些分析师预测,苹果可能会推出某种可折叠的设备,但应该不是iPhone。因为对于iPhone,苹果并不急于迎合某种新趋势,而是要等待技术成熟。

  其对手三星也曾表示,预计苹果最早将在2025年进入折叠屏领域,但苹果不会率先在iPhone上做出改变,而是会将折叠屏技术在Mac和iPad等产品上先行测试。

  为此,市场研究公司CCS Insight预计,苹果将率先推出折叠屏iPad。因为目前推出可折叠iPhone并没有太大的意义,苹果会避开这一趋势,率先用iPad试水。此外,知名苹果分析师郭明錤也预计,苹果将在2024年发布可折叠屏iPad。

  此外,还有消息人士在推特上表示,苹果正在开发一款20.5英寸的折叠屏笔记本电脑,最快将在2025年首次亮相。

  在已经上市发行的折叠屏产品上,一众安卓厂商的惯常做法都是先手机后平板。位列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第一的三星,在2019年发布首款折叠屏手机后,去年8月份被爆出将在2023年1月份发布首款可折叠Galaxy平板电脑。

  苹果之所以反其道而行之,在CCS Insight研究主管本·伍德看来,一方面是高昂的折叠iPhone可能冲击现有iPhone产品序列;另一方面如果苹果在可折叠手机方面存在任何技术问题,都将招致外部批评者的猛烈攻击,可能给品牌声誉造成不利影响。

  在供应商方面,截至目前,在iPhone三家OLED屏幕供应商中,仅被爆出三星曾与苹果洽谈过柔性OLED面板合作消息,LG Display甚至尚未有可量产的可折叠手机屏幕方案落地。

  值得一提的是,在折叠屏爆料的同时,苹果另一款备受瞩目的产品则再度推迟。据知情人士透露,苹果公司已将其首款混合现实头显(XR)的推出计划从4月左右推迟到6月。苹果计划在年度全球开发者大会上发布这款产品,在产品测试显示硬件和软件问题仍需解决之后,该公司在本月早些时候决定推迟发布。

  报道称,苹果公司从2015年左右开始研究这项技术。该公司一度计划在去年6月推出该产品,但后来推迟到2023年1月左右。在最近一次推迟之前,则被转移到今年春季。 

本网站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如因无法联系到作者侵犯到您的权益,请与本网站联系,我们将采取适当措施。 

关注微信公众号:

官方账号直达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招聘 | 广告刊例 | 版权声明

地址(Address):北京市西城区广内大街315号信息大厦B座8-13层(8-13 Floor, IT Center B Block, No.315 GuangNei Street, Xicheng District, Beijing, China)

邮编:100053 传真:010-63691514 Post Code:100053 Fax:010-63691514

Copyright 中国战略新兴产业网 京ICP备09051002号-3 技术支持:wice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