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代信息技术 信息基础设施建设 互联网+ 大数据 人工智能 高端信息技术核心产业
|高端制造 机器人 智能制造 新材料
|生物产业 生物医药 生物农业 生物技术
|绿色低碳 清洁能源汽车 环保产业 高效节能产业 生态修复 资源循环利用
|数字创意 数创装备 内容创新 设计创新
|产业资讯
|地方亮点及地方发改委动态
|独家内容
|杂志订阅
✍️ 投稿
您的位置:首页 > 数字创意 > 内容创新
数字技术为“高龄”文物开启“新生”
2023-03-09 14:03
来源:中国青年网
字体: [   ]

  即便你对“数字文保”不甚了解,但接下来的“高光片段”一定不陌生——央视春晚爆款舞蹈节目《碇步桥》,在虚拟场景与舞台实况的交织融汇间,渲染出“人在画中游”的江南美学视觉盛宴,也让世界上最长、最古老的仕水碇步为更多人所关注;在《如果国宝会说话》《古韵新声》《国家宝藏》等热门节目里,文化遗产又搭载着数字技术的东风,开启与观众跨越时空的对话;最近,敦煌博物馆和《哈利波特:魔法觉醒》的联名作品,又迅速晋升为当下的“流量密码”,为传统文化的数字化新鲜尝试,又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全社会对文物工作的关切与热情一直在持续。据近期国家文物局公布的全国两会建议提案办理情况综述显示,2018年至2022年间,共有633件全国人大代表建议、653件全国政协委员提案。关于数字文保的声音,便不断地出现在这些建言献策中。如今,“高龄”文物重获“新生”的期待,已经在各方的努力下成为现实。

  文博“卷”上云端

  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和广泛应用,主动拥抱技术创新、开辟新兴赛道几乎成为文博行业的共识。数字技术为文保事业插上了腾飞的翅膀,文物机构纷纷把文化遗产搬到“云”上,邀请来自五湖四海的观者欢聚一堂。

  文保机构,似乎变得更“卷”了。据国家文物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22年,各地博物馆推出云展览项目和云教育活动超2000个。以频频“出圈”的故宫博物院为例,院长王旭东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故宫以每年7.5万件的速度来推进文物数字化,目前已经完成80万件文物的数字影像采集。

  艺术气息和历史记忆在“云”上流淌,以技术手段实现传统文化的现代化诠释,时空的界限在此间被稀释,你我足不出户,仅需动动手指,便能“云游四海”。在页面的翻腾中,在互动的沉浸里,触摸来自岁月深处的历史脉动,感知润物无声的文化魅力。

  浙江省博物馆官网曾推出“丽人行——中国古代女性图像云展览”,千余件历代流传至今的女性图像文物在线上亮相,从妆容、首饰、衣着、生活空间、艺术成就等多层面铺开。参观者能随心缩放书画文物的屏幕细节,体会极强的身临其境感。云展览打破了物理空间壁垒,实现文物资源优化整合,带领观者穿越各朝代的历史云烟,探寻古时丽人的精神轨迹,感知刚柔并济的女性力量。

  去年,陕西历史博物馆推出的“大唐遗宝——何家村窖藏出土文物展”全景漫游虚拟展,同样吸引了舆论场的聚焦。何家村窖藏,被誉为上世纪中国百大考古发现之一,牵动着诸多古文物爱好者的心。如今,这场跨越千年的考古邀约,在云端沉浸式徐徐展开,让大唐遗宝重绽光芒,也满足了观者多元化的求知需求。

  在中国人民大学应用经济学院副院长黄隽看来,数字技术拓宽了文物知识普及的视野,创造与开凿了历史与大众的连结点,而文博云展更是降低了艺术触达民众的门槛。但与此同时黄隽认为,图片尚未能还原文物纤毫毕现的真实感,而亲临现场的感受也始终无法被技术完全替代。倘若有机会,仍鼓励大家把被云展览点燃的好奇与热情延续至线下,亲自来到文物面前,隔着玻璃与之“对视”,感受其独有的人文气韵和丰富细腻的层次质感。

  多方解码“活”法

  经年累月的腐蚀、风化、霉变,使得不少文物难抵时间带来的催折,让昔日光彩难复从前。正是数字技术打开了那扇穿梭时空的“任意门”,点燃了文化传承那盏不灭的灯,让那些沉寂多年的古老文物,趟过历史的茫茫长河,翻越年华的重重高山,又一次神采奕奕地亮相于世人眼前。

  不妨想象这样一幅绮丽的画面:你身披魔法袍,手执魔法杖,头戴魔法帽,骑着飞天扫帚穿过欧式复古的廊桥和城堡,将和伙伴们奔赴一场魔法世界冒险之旅。途中,在屏风、壁纸、挂画上邂逅敦煌壁画元素,浓郁的东方美学气息扑面而来,似一瓶打翻的颜料般,与西方魔幻故事场景发生了强烈的化学反应。这是敦煌博物馆联动《哈利波特·魔法觉醒》中的场景。敦煌,自古以来本就是中西文化的交汇点,而充分采撷了外来艺术精华的敦煌壁画,更是自带多元文化基因,这恰与个性夸张的西方魔幻IP遥相呼应。

  据敦煌画派艺术研究院执行院长李建英介绍,以新形式作为传播媒介,其传播的便捷性以及内容的交互性,在文化输出具有极大的优势。本次联动抱持着“自敦煌来,往世界去”的期许,以敦煌中的“青白红黑黄”为基调,将多变的物象概括为平面化的大小色块,通过巧妙色彩的配合达到了整体的和谐统一。

  当东方气韵遇见西方魔法,敦煌壁画在游戏里“活”了起来。关于“美”的讲究,落在无数个精巧的细节之中。

  在创制团队的描述里,碧玉楼阁立于丹砂云霞,隐于石绿青山,仿佛某些东方故事中的云上宫殿。赭红壁纸上,群山、花草和华丽的几何图案色彩鲜明且充满想象力,被这些图案围绕,仿佛置身于真正的壁画石窟中。土红布料上的写意山水想象力十足,盯着看太久,还可能会出现触摸屏风进入画中世界的错觉。历经千年岁月沉淀的敦煌壁画,通过这样的方式,与千年后的人们产生具体而细微的共鸣。

  四年前,敦煌中国石窟保护研究基金会理事长杨秀清曾坦言,“大众对敦煌的关注不是太多,恰恰是还不够”。实现敦煌数字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纵观近几年,社会力量的“破壁”入局,也确为文化保护与传承提供了诸多可能。今年,面对媒体采访时,全国人大代表、敦煌研究院保护研究部副部长汪万福描摹了未来展望: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对数字图像进行解析,可更好扩大和提高文化遗产价值传播的广度和深度,不断拓展新研究方向。

  追问“火”了背后

  2021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十四五”文物保护和科技创新规划》,为未来的文保事业描绘了清晰蓝图——坚持科技创新引领,遵循文物保护和考古特点规律,加大要素投入力度,优化资源配置,加强多学科协同,构建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文物科技创新体系,支撑引领文物事业高质量发展。

  乘着时代的浪潮,数字技术“火”了,文化遗产“活”了,其背后是无数文保人的敬畏与坚守。多年前,醉心于我国古建筑研保工作的梁思成曾诗曰:“只因唯恐落后,所以拼命向前”。多年后,浙江大学文物数字化团队的工程师黄硕也有同样的感受,“眼见部分濒危历史文物年复一年地老化,真的能体会到强烈的心痛,担心再迟一点,或许它们就彻底消失在世人眼前。”

  所幸,无论是情怀、责任、热情,还是焦虑、遗憾和心痛,都能化成向前探索的驱动力,让文保人既愿常年与侵蚀文物的风霜雨雪赛跑,也甘在考古的“冷板凳”上枯坐苦等,亦在新技术的浪潮中踔厉前行。作为我国最早开展文物数字化技术研究的高校之一,浙大文物数字化团队的足迹踏遍大江南北,已实施百余项珍宝级文物数字化工程,为祖国贡献了近300TB系统科学的文物数字档案,成为当下产学研用合作的经典缩影。

  不过,辩证来看,数据技术在赋能文保工作时,也存在亟待规范的角落。

  据黄隽观察,部分机构对于数字技术的运用流于表面,要么是光影效果的粗制滥造,要么是简单机械地拷贝与复制,要么是只为引流的网红打卡噱头式运作,缺乏与文物本身气质相符的厚重与沉淀,成为徒有其表却无灵魂的空壳,这或许会对文保工作的本真意义带来折损。

  李建英也提醒,文化遗产数字化合作须坚持人文精神,坚持文化立场,要擦亮眼睛,控制尺度,避免过度受到市场潮流和资本化的因素干扰,致使遗产信息被放大、弱化甚至扭曲。不过,尽管探索之路难免荆棘,但不能否认,数字化依旧是文化遗产创造性传承和创新性发展的重要途经。

  数位基层文保工作者均向记者吐露,部分地方性历史文物因知名度较低,而面临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难以发挥的窘境。在此情况下,数字技术的“破冰”变得尤为重要:寄希望以技术解锁历史文物的多种“打开方式”,让它们被更多人所看见,因为唯有“被看见”才能“被改变”。可见,以敬畏历史、尊重文化为探索起点,未来,数字技术在文保领域的应用与发展仍充满无限想象空间。

 

  本网站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如因无法联系到作者侵犯到您的权益,请与本网站联系,我们将采取适当措施。

关注微信公众号:

官方账号直达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招聘 | 广告刊例 | 版权声明

地址(Address):北京市西城区广内大街315号信息大厦B座8-13层(8-13 Floor, IT Center B Block, No.315 GuangNei Street, Xicheng District, Beijing, China)

邮编:100053 传真:010-63691514 Post Code:100053 Fax:010-63691514

Copyright 中国战略新兴产业网 京ICP备09051002号-3 技术支持:wice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