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代信息技术 信息基础设施建设 互联网+ 大数据 人工智能 高端信息技术核心产业
|高端制造 机器人 智能制造 新材料
|生物产业 生物医药 生物农业 生物技术
|绿色低碳 清洁能源汽车 环保产业 高效节能产业 生态修复 资源循环利用
|数字创意 数创装备 内容创新 设计创新
|产业资讯
|地方亮点及地方发改委动态
|独家内容
|杂志订阅
✍️ 投稿
您的位置:首页 > 生物产业 > 生物医药
药用蜂蜜“身份密码”被破解
2025-04-02 15:04
来源:科技日报
字体: [   ]
  记者1日从中国农业科学院获悉,该院蜜蜂研究所蜂产品质量与风险评估创新团队系统解析了九龙藤蜜、胡枝子蜜和黄芪蜜的特征标志物,并揭示其独特功能活性,相关系列成果发表于《食品科学与人类健康》《食品化学》等国际期刊。该系列研究为构建我国特色药用蜂蜜质量评价体系奠定科学基础,标志着我国蜂产品研究进入分子功能导向新阶段。
  药用蜂蜜是蜜蜂采集传统药用植物花蜜经生物转化形成的特殊功能性食品。然而,该领域长期面临特征标志物不明确导致真伪鉴别困难、活性成分作用机制不清、缺乏科学质量评价体系等三大科学难题。
  团队首席科学家吴黎明研究员介绍,科研团队构建了“特征标志物—功能活性—作用机制”三位一体的药用蜂蜜综合评价体系,取得了三大突破性成果。首先,建立了九龙藤蜜“分子指纹”识别技术。通过采用“双模组学”(非靶向+靶向代谢组学)首次发现广西九龙藤蜜中的特征标志物,并建立了精确定量法,使广西特色九龙藤蜜实现“一物一码”式科学鉴真。其次,揭示了胡枝子蜜肠道保护机制。通过多组学解析发现了山西胡枝子蜜的特征标志物,并探究了其激活免疫信号通路、抑制炎症因子、增强抗氧化防御的活性机制,为溃疡性结肠炎等肠道疾病提供新型食源性干预策略。最后,确立了黄芪蜜抗氧化“黄金标准”。突破了传统理化检测的局限,首次揭示了甘肃黄芪蜜的双标志物毛蕊花素和刺芒柄花素,并探究了其关键活性机制,发现毛蕊花素直接介导抗氧化活性,为甘肃黄芪蜜建立首个生物活性特征标志物鉴别标准。
  
  吴黎明表示,该系列成果已深度融入我国地理标志蜂蜜保护体系,构建起“科技赋能—品质认证—价值提升”的产业升级闭环。通过建立蜂产品区块链地理标志溯源平台,已实现广西九龙藤蜜、甘肃黄芪蜜、山西胡枝子蜜等地理标志产品的全产业链监管,推动传统蜂产业向科技型大健康领域跨越转型。据估算,相关技术推广可使特色蜂蜜产品溢价提高30%—50%。
  (中国农业科学院蜜蜂研究所供图)
  本网站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如因无法联系到作者侵犯到您的权益,请与本网站联系,我们将采取适当措施。
关注微信公众号:

官方账号直达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招聘 | 广告刊例 | 版权声明

地址(Address):北京市西城区广内大街315号信息大厦B座8-13层(8-13 Floor, IT Center B Block, No.315 GuangNei Street, Xicheng District, Beijing, China)

邮编:100053 传真:010-63691514 Post Code:100053 Fax:010-63691514

Copyright 中国战略新兴产业网 京ICP备09051002号-3 技术支持:wice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