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三亚10月17日电(记者于文静、赵颖全)作为农业科研国家队,中国农业科学院将聚焦农业生物种质资源引进、表型基因型研究、南繁种质生物安全三大学科领域,加快提升农业科技创新、设施装备、人才培养、国际合作、产业带动、区域发展支撑能力,助力建设“南繁硅谷”。
这是记者从近日在海南三亚召开的中国农业科学院南繁科技创新工作推进会了解到的消息。
海南是育种的热土。近年来,中国农科院与海南省农业农村厅、三亚市人民政府等签署共建国家南繁研究院合作协议,建设国家南繁作物表型研究设施、国家野生稻种质资源圃并投入使用,建设种业创新中心即将投入使用,组织18支团队、超600名科研人员入驻,承担科研项目。
根据此次会上发布的《中国农业科学院在海南高质量创新发展规划实施方案》,到2025年,基本建成农业生物种质资源引进、表型基因型研究、南繁种质生物安全等领域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现代科技创新体系;到2035年,建成世界主要农业科学中心,有力支持全球动植物种质资源引进中转基地与南繁科研育种基地高效运转、自贸港体系健全完善。
60多年来,中国农科院建有多个南繁基地,培育出水稻、玉米、棉花等突破性新品种500余个,每年1000多人次科研人员往返海南开展育种创新工作。
中国农科院院长吴孔明表示,下一阶段,要组织全院科研力量,联合科研院所、高校、企业等创新主体,开展有组织的基础研究与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将汇聚全球种业科技创新优势资源,加快推进基因规模化挖掘与品种高效创制的融合,加快育成一批重大战略性新品种,通过市场化推向全国。
同时,中国农科院将组织优势力量推动构建法规体系、技术体系、管理体系,筑牢“南繁硅谷”生物安全屏障;聚焦三大学科领域,逐步构建特色突出的学科体系,推动在野生稻、热带果蔬、五指山猪、文昌鸡等领域开展特色研究与联合攻关。
本网站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如因无法联系到作者侵犯到您的权益,请与本网站联系,我们将采取适当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