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代信息技术 信息基础设施建设 互联网+ 大数据 人工智能 高端信息技术核心产业
|高端制造 机器人 智能制造 新材料
|生物产业 生物医药 生物农业 生物技术
|绿色低碳 清洁能源汽车 环保产业 高效节能产业 生态修复 资源循环利用
|数字创意 数创装备 内容创新 设计创新
|产业资讯
|地方亮点及地方发改委动态
|独家内容
|杂志订阅
✍️ 投稿
您的位置:首页 > 深度阅读
世界好中国才能好 中国好世界才更好——坚持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
2022-07-01 15:07
字体: [   ]
  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根据我国新发展阶段、新历史任务、新环境条件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习近平总书记高瞻远瞩指出“构建新发展格局明确了我国经济现代化的路径选择”,并对构建新发展格局提出了总体要求、作出了战略布局。 
  深刻认识构建新发展格局的丰富内涵 
  在巩固深化国内经济大循环的主体作用基础上,通过更高水平开放为畅通国际经济大循环作出更大贡献,形成“强内为主、以内带外、内外互促”的生动局面,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核心要义。“强内”需要依托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持续释放内需市场潜力,推动产业链向中高端迈进;“带外”需要坚定不移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让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成为全球共同开放的重要推动者、世界经济增长的稳定动力源;“互促”需要实现内外联动,让中国成为吸引国际商品和要素资源的巨大引力场,利用外部资源推动内部发展,最终实现“世界好,中国才能好;中国好,世界才更好”。 
  新发展格局意味着要把满足国内需求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新发展格局是顺应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提出来的,对标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扩大内需仍然拥有亟待释放的巨大潜力。一方面,人均GDP突破1万美元、14亿多人口总量和4亿人口的中等收入群体,为进一步升级消费、扩大投资提出了迫切需要;另一方面,中西部是我国经济发展最大的战略纵深,广大农村地区是我国经济发展最大的回旋余地,是未来进一步畅通国内大循环最大的发力方向。正是得益于国内大循环体系的强大韧性和抗冲击能力,我国在百年未遇疫情冲击下仍然保持逆势增长。 
  新发展格局意味着要坚定不移地推进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中国不断扩大开放,激活了中国发展的澎湃春潮,也激活了世界经济的一池春水。过去40多年中国经济发展是在开放条件下取得的,未来中国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也必须在更加开放条件下进行。因此,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扩大高水平开放的决心不会变,同世界分享发展机遇的决心不会变,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的决心不会变。” 
  正如闪电走在雷鸣前一样,思想要走在行动的前面。构建新发展格局首先要在认识上去伪存真,要坚持用辩证法透视对新发展格局的错误认识。从全国发展大局来看,不能把“以国内大循环为主”理解为轻视甚至忽视“国际循环”、理解为“关起门来搞发展”,新发展格局强调了国内大循环的主体作用,但需要在更高层次上利用两种资源、畅通两个市场。从地方发展实践来看,针对一些地方局限于自家一亩三分地的狭隘思想,要强调不能把“国内大循环”理解为搞“小而全”的自我小循环,更不能以“内循环”的名义搞地区封锁,对一些苗头隐患若不及时纠偏,就有可能诱发区域壁垒、市场封锁乱象,要力戒贪大求洋、低层次重复建设和过度同质竞争。 
  科学把握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战略价值 
  改革开放特别是加入世贸组织以来,我国积极利用劳动力成本优势融入国际产业分工,形成了“两头在外、大进大出”的出口导向型发展模式。自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我国大力实施内需扩大战略,消费和投资在拉动国民经济增长“三驾马车”中的贡献越来越凸显。面对百年变局交织世纪疫情、中美博弈叠加俄乌冲突、世界经济低迷碰头逆全球化打头风,构建新发展格局成为推动中国经济行稳致远的战略抉择、助力世界经济平稳复苏的动力引擎。 
  科学把握构建新发展格局是从容应对国际环境波谲云诡、大国博弈惊涛骇浪的最大底气。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只有立足自身,把国内大循环畅通起来,才能任由国际风云变幻,始终充满朝气生存和发展下去。”从经济体发展经历看,国内市场狭小而高度依赖外部市场、国内技术落后而高度依赖国外技术外溢的国家,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性同国际形势深度挂钩,在全球经济上升时期往往能够通过融入国际分工体系而实现快速发展,但在全球经济下行或者国际环境动荡的时期,特别容易受外部因素的影响,特别容易受到国际“灰犀牛”“黑天鹅”的冲击。对于我国而言,更大的外部挑战来自于中美战略博弈的未来走向,美国采取贸易摩擦、科技封锁、人才限制等“全政府对华战略”遏制我国发展,而构建新发展格局有利于我国进一步提升独立自主能力,提升经济韧性和抗击打能力,把国内大循环提升到经济格局中的主体地位。 
  科学把握构建新发展格局是迈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必由路径。党的十八大以来,经过8年持续奋斗,千百年来困扰中华民族的绝对贫困问题历史性地划上句号,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向前迈出了新的一大步。踏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构建新发展格局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根据国内外发展大势和我国发展阶段变化,对我国未来经济的战略定位、对我国经济发展的战略谋划,以及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战略部署。正如实行沿海开放战略、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积极参与国际大循环对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发挥了重要作用,构建新发展格局将对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发挥决定性作用。 
  聚力夯实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四梁八柱 
  构建新发展格局,是着眼于重塑我国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作出的重要战略部署,是事关全局的系统性深层次变革。构建新发展格局要突出科技自立自强、统一大市场、高水平对外开放的作用,着力夯实新发展格局的四梁八柱。 
  构建新发展格局离不开高水平的科技自立自强。科技自立自强要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势、新型举国体制优势、超大规模市场优势、丰富应用场景优势等,加快解决“卡脖子”难题和决胜未来的核心技术攻关,实现从技术跟跑到并跑甚至在部分科技竞争赛道抢跑领跑。实现科技自立自强要推动科研资源向基础性研究、前沿性研究倾斜,用好包括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省市科技创新平台、高校和研究院所等在内的各级平台和智力资源。科技自立自强要持续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以国际国内市场为导向,形成政产学研协同创新格局。科技自立自强要善用全球创新资源,增进与友好国家在科研创新、人才培养等方面的合作。 
  构建新发展格局离不开完善的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基础支撑和内在要求,既要立足于强化市场基础制度规则统一,重点是完善统一的产权保护制度、实行统一的市场准入制度、维护统一的公平竞争制度、健全统一的社会信用制度,让统一的制度规则支撑全国统一大市场;又要立足于推进市场设施高标准联通,重点是建设现代流通网络、完善市场信息交互渠道、推动交易平台优化升级,让畅通的市场设施支撑全国统一大市场;还要立足于打造统一的要素和资源市场,重点是健全城乡统一的土地和劳动力市场、加快发展统一的资本市场、加快培育统一的技术和数据市场、建设全国统一的能源市场、培育发展全国统一的生态环境市场,以数据流引领资金流、物资流、人才流等要素配置,支撑全国统一大市场高效运行。 
  构建新发展格局离不开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没有开放的促进带动作用,国内大循环就会成为“独轮车”。建立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既要实施更大范围对外开放,通过加快自由贸易试验区、自由贸易港等对外开放高地建设,引导沿海内陆沿边开放优势互补,加快中西部和东北地区开放步伐,助推内陆地区成为开放前沿;又要实施更宽领域对外开放,大幅放宽市场准入,吸引更多更优质外资在我国市场上同台竞争,稳妥推进银行、证券、保险、基金、期货等金融领域开放,完善自由贸易试验区布局,赋予其更大改革自主权,深化首创性、集成化、差别化改革探索;还要实施更深层次对外开放,在持续深化商品、服务、资金、人才等要素流动型开放基础上,稳步拓展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构建与国情特点相适应、与国际通行规则相衔接的制度体系和监管模式,营造更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营商环境。 
  (作者:胡拥军 赵文景 国家信息中心信息化和产业发展部;原文刊发于《新湘评论》2022年第11期) 
关注微信公众号:

官方账号直达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招聘 | 广告刊例 | 版权声明

地址(Address):北京市西城区广内大街315号信息大厦B座8-13层(8-13 Floor, IT Center B Block, No.315 GuangNei Street, Xicheng District, Beijing, China)

邮编:100053 传真:010-63691514 Post Code:100053 Fax:010-63691514

Copyright 中国战略新兴产业网 京ICP备09051002号-3 技术支持:wice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