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代信息技术 信息基础设施建设 互联网+ 大数据 人工智能 高端信息技术核心产业
|高端制造 机器人 智能制造 新材料
|生物产业 生物医药 生物农业 生物技术
|绿色低碳 清洁能源汽车 环保产业 高效节能产业 生态修复 资源循环利用
|数字创意 数创装备 内容创新 设计创新
|产业资讯
|地方亮点及地方发改委动态
|独家内容
|杂志订阅
✍️ 投稿
您的位置:首页 > 绿色低碳 > 生态修复
新研究:色彩鲜艳的塑料制品形成微塑料速度更快
2024-05-17 09:05
来源:新华社
字体: [   ]

  微塑料对健康和环境的危害已是全球性问题。一项发表在国际期刊《环境污染》上的研究显示,红、蓝和绿三种颜色的塑料制品与黑、白、银等素色的塑料相比,降解并形成微塑料的速度更快。

  

  图为2021年5月27日在韩国江原道横城郡的一个塑料垃圾处理厂内拍摄的经过初步磨碎的废弃PET塑料碎片。新华社记者 王婧嫱 摄

  人们日常消费中大量使用各类塑料制品,这些塑料被废弃后在降解过程中逐渐形成微塑料,它们的直径从几微米到几毫米不等,肉眼难以分辨。微塑料可以被废水带入海洋,并被海洋动物吞食,还会在食物链中逆流而上,越接近食物链顶端的动物,摄入微塑料的可能性越高。

  据英国莱斯特大学介绍,该校与南非开普敦大学合作开展了两组实验,分析不同颜色着色剂对塑料制品降解速度的影响。第一组实验中,研究人员将不同颜色的塑料瓶盖放置于建筑物楼顶经历风吹日晒3年;第二组实验中,研究人员收集了南非一个沙滩上不同颜色塑料废弃物样本,然后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来分析样本降解过程中与氧气发生反应的程度等。这些样本上都标有生产日期。

  两组实验结果都显示,在相同时间段内,红、蓝和绿色的塑料样本与黑、白和银色的样本相比变得更脆弱、更碎片化。研究人员表示,这意味着黑、白和银色着色剂能够为塑料提供一定的紫外线保护作用。紫外线会破坏塑料的聚合物结构,让它变得脆弱和碎片化。

  研究人员呼吁,制造商在设计塑料制品和包装时,应更多考虑材料的可循环性,以及这些塑料制品和包装被丢弃在环境中的可能性,比如户外环境下的塑料用品应尽量避免鲜艳着色。

  本网站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如因无法联系到作者侵犯到您的权益,请与本网站联系,我们将采取适当措施。 
关注微信公众号:

官方账号直达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招聘 | 广告刊例 | 版权声明

地址(Address):北京市西城区广内大街315号信息大厦B座8-13层(8-13 Floor, IT Center B Block, No.315 GuangNei Street, Xicheng District, Beijing, China)

邮编:100053 传真:010-63691514 Post Code:100053 Fax:010-63691514

Copyright 中国战略新兴产业网 京ICP备09051002号-3 技术支持:wice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