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代信息技术 信息基础设施建设 互联网+ 大数据 人工智能 高端信息技术核心产业
|高端制造 机器人 智能制造 新材料
|生物产业 生物医药 生物农业 生物技术
|绿色低碳 清洁能源汽车 环保产业 高效节能产业 生态修复 资源循环利用
|数字创意 数创装备 内容创新 设计创新
|产业资讯
|地方亮点及地方发改委动态
|独家内容
|杂志订阅
✍️ 投稿
您的位置:首页 > 绿色低碳 > 生态修复
天津:节约集约用地 严守耕地红线
2020-06-24 15:06
字体: [   ]
  (王敏报道、通讯员王麟)今年6月25日是第30个全国“土地日”(以下简称土地日)。土地日是宣传我国土地资源国情国策和土地管理法律法规,引导全社会关心和珍惜土地资源、增强节约用地和保护耕地意识的重要宣传平台。今年土地日宣传主题为“节约集约用地 严守耕地红线”。近年来,天津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以新发展理念推动全市自然资源工作抓落实、促改革,各方面取得明显成效。
  全力提升国土资源节约集约和高效利用水平
  近年来,天津加大自然资源统抓统管和高效利用力度,严格遵守土地使用标准,执行《天津市建设项目用地控制指标》,严格核定和审批建设项目用地面积,建设项目全部按标准供地,形成“依标准用地,超标准减地,无标准评价”的管理常态。创新产业用地供应方式,在继续执行50年期招标拍卖挂牌出让基础上,工业用地也可采用长期租赁、先租后让、弹性年期等新型供应方式,给企业多种用地选择的同时缩短企业用地年期,加快土地周转速度,提升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效率。以武清区为重点积极开展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转让、出租、抵押二级市场工作,扎实推动工作开展,有力地促进节约集约用地、经济社会发展,有效激发市场活力、规范市场秩序。鼓励工业企业提升土地利用效率,在符合规划、不改变用途的前提下,工业企业通过厂区改造、加层等方式提升容积率和利用效率的,不增收土地价款,促进工业企业提升土地利用效率和节约集约利用水平。
  目前,天津已形成多元化的土地供应格局,进一步顺应了市场需求,保障了土地要素需求。同时,切实降低企业用地成本,以差异化的供地方式满足多样化的用地需求,支持企业将更多的资金投入到研发、生产等经营活动上,持续提高工业用地效益,有效降低企业用地成本,助力全市产业结构转型和提质增效,全市建设用地现状利用水平向好,节约集约利用成效显著。
  根据目前统计数据,我市单位面积建设用地产值增加迅速,市域范围内每平方公里建设用地地区生产总值从2015年的40153万元逐年上升到46800万元,单位建设用地地区生产总值增长了16.6%。超额完成国内生产总值占用建设用地面积下降预期目标,较2015年基期年下降14.20%,超额完成12.53%的预期目标。全市已有7宗项目享受了工业企业提升容积率不再增收土地价款政策,涉及不再增收土地价款5729万元。
  此外,据统计,武清区2018至2019年通过二级市场办理土地转让76宗,面积达145.45公顷,交易总价款达8.26亿元,办理土地抵押759宗,抵押面积达1146.87公顷,二级市场交易量显著,市场活力明显增加。
  有力开展“三条控制线”划定工作
  按照《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的若干意见》《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的指导意见》《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在国土空间规划中统筹划定落实三条控制线的指导意见>的通知》精神,以及自然资源部、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要求和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部署,市规划资源局结合市域和各区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工作,同步开展了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和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三条控制线(以下简称三条控制线)的划定工作。
  三条控制线划定是国土空间用途管制的基本依据,是落实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耕地保护制度和节约集约用地制度的重要举措。市规划资源局严格按照国家要求,全面开展了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和三条控制线划定工作,一是加强与自然资源部、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的沟通协调,全面掌握国家最新政策要求,充分借鉴相关省市先进经验,在3月16日的自然资源部电视电话会上,天津作为进度较快的省市得到了部领导的表扬。二是全面征求各区和相关委局的意见,充分吸纳各单位合理建议,并就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涉及的飞地问题与北京、河北进行了多次沟通协调。三是落实技术要求,注重保护和发展的协调,统筹协调妥善解决自然保护地内的城镇、村庄和基本农田的矛盾问题,避免三条控制线的重叠、冲突。结合我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工作,目前已经形成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和三条控制线划定的阶段方案。
  市规划资源局始终坚持如下基本原则推进相关工作:坚持底线思维,保护优先,以资源环境承载力和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为基础,强化底线约束,全力保障生态安全,整合优化自然保护地范围,科学评估已有生态保护红线,调整后的自然保护地全部纳入生态保护红线。坚持绿色生态,提升质量,提高生态规模和质量,强化耕地生态功能,将具有重要生态价值区域的低效耕地转化为生态空间,将达到质量要求的耕地依法纳入永久基本农田,确保永久基本农田质量提升、布局稳定。坚持集约适度,转型发展,综合考虑资源承载能力、人口分布、经济布局、城镇发展阶段和发展潜力等因素,框定总量,限定容量,科学划定城镇开发边界,严格管控城镇建设空间,防止城镇无序蔓延。坚持多规合一,协调落实,科学划定三条控制线,做到不交叉、不重叠、不冲突,生态保护红线要保证生态功能的系统性和完整性,确保生态功能不降低、面积不减少、性质不改变;永久基本农田要保证适度合理的规模和稳定性,确保数量不减少、质量不降低;城镇开发边界要避让重要生态功能,不占或少占永久基本农田。
  推动村庄规划编制 服务乡村振兴
  2019年,市规划资源局会同市委农办、市农业农村委联合印发了《天津市统筹推进村庄规划工作实施方案》和《关于进一步做好村庄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对村庄布局规划和村庄规划编制工作进行全面部署安排,明确村庄规划编制工作的总体思路、目标要求和主要内容。联合组织开展工作部署、现场推动、宣传培训、进度调度和督查考核等工作,合力推动村庄布局规划和村庄规划编制工作。市规划资源局研究制了《天津市村庄规划编制导则》,明确村庄规划编制的内容、标准与深度,为全市村庄规划编制提供了技术支撑;研究制订了《天津市村庄规划技术审查要点》,进一步规范了我市村庄规划审查工作,提高审查效率。
  按照编制能用管用好用村庄规划的要求,结合天津村庄发展的实际情况,市规划资源局因地制宜提出了“两种类型、三个空间尺度”的编制方式,两种类型即综合性规划和专业性规划;三个空间尺度即以一个村、多个村和镇域兜底为规划编制单元的三个空间尺度,以满足不同村庄的发展和建设需求。截至目前,各涉农区均已按照村庄布局规划编制任务完成了村庄分类,2019年超额完成了规划编制任务;2020年按照任务安排年底前实现村庄规划应编尽编。
  制定支持乡村振兴战略政策措施,研究制定了《关于落实我市乡村振兴战略部署做好规划和自然资源管理工作的若干政策措施》,从强化规划引领加快村庄规划编制、优先安排乡村振兴发展用地盘活闲置房地资源、加大乡村要素保障和负面清单管理等4个方面提出了25条政策措施。配套出台《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关于支持乡村振兴规范“点状用地”管理的通知(试行)》,增加政策措施的可操作性,切实保障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用地需求,进一步提高节约集约用地水平。
  加强土地监管 进一步完善土地执法体制机制
  在土地监管工作中,市规划资源局督促各区党委、政府压实土地管理主体责任,严格落实“战区制、主官上”, 严守三条控制线,担负起土地管理职责,强化日常管理,按照早发现、早制止、早处置的原则,充分发挥镇、村对土地违法行为的观察哨和瞭望塔作用,坚决遏制土地违法行为。
  健全完善市、区、乡镇三级规划和土地执法管理体系,推动规划和土地监管力量下沉到一线,发挥乡镇和涉农街道规划土地管理所的源头防控作用,加强日常巡查,及时发现报告违法用地、违法建设等行为。市、区两级规划和自然资源行政执法队伍严格履行法定职责,对土地违法行为,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坚决彻查到底。对带有苗头性、倾向性的新增土地违法行为,特别是占用永久基本农田、生态保护红线的,除通报属地政府和向上级自然资源部门报告外,还要采取挂牌督办的方式督促落实整改,查处结果向社会公开,接受监督。此外,对顶风违法、群众反映强烈、社会影响恶劣的重大、典型案件,规划和自然资源部门将进一步加大公开曝光力度,起到“查处一案、震慑一方”的警示效果。
  此外,规划和自然资源部门目前已与公安、检察、法院等司法部门建立起了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工作机制、案件非诉执行等相关机制。下一步,市规划资源局将持续加强部门之间的协作配合,加大跨部门联合执法力度,以疾风厉势严厉打击违法行为。同时积极协调沟通属地政府、纪委监委等,及时移送相关问题线索,严格责任追究,从而形成依法打击土地违法行为的工作合力。
  贯彻执行新《土地管理法》 坚持依法行政
  今年1月1日起施行的《土地管理法》确立了以土地公有制为基础、耕地保护为目标、用途管制为核心的土地管理基本制度,对保护耕地、维护农民土地权益、节约集约用地、保障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贯彻执行《土地管理法》过程中,市规划资源局加大《土地管理法》普法宣传的力度、广度和深度,制作标语口号,政策问答宣传单,指导各分局多种形式、多平台开展新法宣传活动,将宣传触角延伸到乡镇基层,夯实新法贯彻执行的群众基础。
  与此同时,启动《天津市土地管理条例》修改工作,在市有关立法机关指导帮助下,坚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任何时候都要守住耕地红线”的要求,全面强化对基本农田的永久保护,在耕地保护、土地征收、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等方面对本市土地管理条例进行全面修改。
关注微信公众号:

官方账号直达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招聘 | 广告刊例 | 版权声明

地址(Address):北京市西城区广内大街315号信息大厦B座8-13层(8-13 Floor, IT Center B Block, No.315 GuangNei Street, Xicheng District, Beijing, China)

邮编:100053 传真:010-63691514 Post Code:100053 Fax:010-63691514

Copyright 中国战略新兴产业网 京ICP备09051002号-3 技术支持:wice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