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代信息技术 信息基础设施建设 互联网+ 大数据 人工智能 高端信息技术核心产业
|高端制造 机器人 智能制造 新材料
|生物产业 生物医药 生物农业 生物技术
|绿色低碳 清洁能源汽车 环保产业 高效节能产业 生态修复 资源循环利用
|数字创意 数创装备 内容创新 设计创新
|产业资讯
|地方亮点及地方发改委动态
|独家内容
|杂志订阅
✍️ 投稿
您的位置:首页 > 高端制造 > 机器人
我国实现奥运史上首次机器人水下火炬接力
2022-02-07 15:02
来源:中国科学报
字体: [   ]

  机器人在水下传递火炬(沈阳自动化所供图)

  

  水陆两栖机器人(沈阳自动化所供图)

  

  水下变结构机器人(沈阳自动化所供图)

  2月2日,在北京冬奥公园举行的冬奥火炬传递活动中,由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以下简称沈阳自动化所)等单位研制的两台机器人实现奥运史上首次机器人水下火炬接力。

  在火炬传递中,火炬手将奥运圣火传递给水陆两栖机器人。水陆两栖机器人手持燃烧火炬,沿冰壶赛道旋转滑入冰洞口;水下变结构机器人向其靠拢,两台机器人手持火炬在水下精准对接点火;水下变结构机器人手持点燃火炬从冰洞口出水,将奥运圣火传递给下一棒火炬手。

  据悉,在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科技冬奥”重点专项支持下,由沈阳自动化所牵头,联合北京动力机械研究所、广东智能无人系统研究院等单位联合研制水下传递火炬机器人。科研团队突破了冰水跨介质高适应性运动控制、复杂流场扰动的水下动态对准、水下机械臂厘米级精准作业、跨介质可靠燃烧组织等关键技术,研发国际首支绿色清洁水空跨介质火炬,实现机器人水下高精度对接。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为适应活动现场环境,确保对接瞬间万无一失,现场团队提前进驻北京冬奥公园,与时间赛跑,争分夺秒,对机器人火炬传递任务进行了多轮优化,在25天的时间里开展了近百次的测试,进一步提升了机器人的控制性能和稳定性。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科技冬奥”重点专项“多机器人跨域火炬传递技术研究与系统示范应用”项目负责人、沈阳自动化所副研究员田启岩告诉《中国科学报》:“虽然身处寒冬,我却一直在出汗,因为紧张和激动。”

  “本次活动在国际上首次实现机器人水下火炬接力,点燃了人们对北京冬奥的激情,在向世界传递友谊与和平的同时,展现了我国在机器人领域的科技进步。”沈阳自动化所副所长李硕表示。

  《中国科学报》从沈阳自动化所获悉,科研团队还研制了空中飞行机器人、地面机器人、冰雪面六足机器人等,先后参加实验室测试和外场试验,并在沈阳和北京开展了外场试验,为北京冬奥火炬传递提供了高质量的技术和装备支撑。

 

本网站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如因无法联系到作者侵犯到您的权益,请与本网站联系,我们将采取适当措施。

关注微信公众号:

官方账号直达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招聘 | 广告刊例 | 版权声明

地址(Address):北京市西城区广内大街315号信息大厦B座8-13层(8-13 Floor, IT Center B Block, No.315 GuangNei Street, Xicheng District, Beijing, China)

邮编:100053 传真:010-63691514 Post Code:100053 Fax:010-63691514

Copyright 中国战略新兴产业网 京ICP备09051002号-3 技术支持:wice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