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代信息技术 信息基础设施建设 互联网+ 大数据 人工智能 高端信息技术核心产业
|高端制造 机器人 智能制造 新材料
|生物产业 生物医药 生物农业 生物技术
|绿色低碳 清洁能源汽车 环保产业 高效节能产业 生态修复 资源循环利用
|数字创意 数创装备 内容创新 设计创新
|产业资讯
|地方亮点及地方发改委动态
|独家内容
|杂志订阅
✍️ 投稿
您的位置:首页 > 动态新闻
企业如何跨过节能技术推广难这道坎?
2020-10-21 16:10
字体: [   ]
中国战略新兴产业融媒体记者 杜壮
  “先进适用技术推广和应用是能源资源节约工作的重要举措。目前国家发展改革委已发布10批国家重点节能低碳技术推广目录,涵盖电力、钢铁、建材等13个行业,共260项重点节能技术。”
  上述发言是国家发展改革委环资司二级巡视员杨尚宝在国家节能中心重点节能技术应用典型案例(2019)首场发布推介服务活动上的讲话。
  近日,国家节能中心重点节能技术应用典型案例(2019)首场发布推介服务活动在京举行,现场发布了港珠澳大桥珠海口岸格力永磁变频直驱制冷设备应用等16个重点节能技术应用典型案例。这是国家节能中心第二次开展重点节能技术应用典型案例评选,本届典型案例评选共收到246家技术单位申报的360个项目案例,通过信誉核查、初步评选、现场答辩、现场核查等十几个环节,终审专家组最终确定了16个典型案例。
  实际上,节能技术由于技术含量比较高、研发投入比较大,技术改造个性化需求明显、资金投入大、风险大、回收期长等原因,使得新技术、新产品的推广应用都变得较一般性的技术要更加艰难,特别是对正处于拓展市场份额发展阶段的节能技术企业更加明显。
  杨尚宝表示,节能技术的推广应用是推动用能单位能效提升、促进节能降耗、加快节能产业发展的重要途径,对促进节能减排、应对气候变化具有重要作用。
  熬过低谷:
  信念和信心成利器
  目前相似相近的节能技术不断大量涌现,由于节能技术本身在技术原理、工艺流程、应用条件、结果比选等方面存在复杂性、专业性等因素,导致大量的不对称信息的现状存在,使得应用企业单位找不到先进适用的节能技术、纠结在孰优孰劣利弊权衡上的问题。加上节能新技术推广服务体系不健全、政策资金支持尚不到位等因素,使得节能技术推广更加困难,成为制约节能产业发展的关键因素。
  入选本次案例的安徽集黎电气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安徽集黎”)带来了池州学院配电系统电压质量提升工程项目,该公司董事长范健夫告诉本刊记者,与传统的电子节电技术相比,该技术不产生二次谐波污染,使用寿命超过15年,定制化产品,柔性智能,设备空载损耗仅为0.08%,综合节电效果达8%-20%,可广泛应用于民用及商业场所、学校、医院、政府机关等公共机构及工业耗电行业。这项技术从诞生到应用可谓“八年磨一剑”,8年来五次迭代,范健夫欣慰地告诉记者,产品在与市场的磨合中得到了越来越多用户的认可。
  成立已有10年的安徽集黎,经历了从技术到产业化的全过程。范健夫谈及这10年的变化时感慨:“目前,应用范围越来越广,从个别行业的市场化开始向节能技术全社会推广。同时,节能技术规范化程度越来越高,国家持续推进节能标准制订以及节能产品认证、产品能效标识、环境标志产品、环保装备认证等规范化工作。此外,越来越多的不同的行业、场景应用中推行的‘领跑者’项目,对节能新技术的推广具有很强的示范效应。再加上很多的节能减排项目中绿色金融介入的越来越多,使得原来因缺钱而无法落地的节能项目都可以顺利落地。”
  新冠肺炎疫情无疑给节能企业带来更大的压力和更加严峻的挑战,上半年几近停产的范健夫仍坚定自己的产业信念,更加意识到了技术创新和市场推广的重要性。在范健夫看来,目前,节能产品的市场发展空间还很大,越来越多节能新技术的应用也使得节能产品的市场规模越来越大。他半开玩笑地告诉记者,节能技术需要很强的使命感、信念感才行。
  国家节能中心主任徐强指出,节能技术是典型的绿色技术,节能技术的推广应用是促进节约能源资源、减少污染物排放、助力绿色发展的重要途径和手段。受供求双方信息不对称、缺乏科学有效评价体系、政策机制不完善等因素影响,很多节能潜力大、应用效果好的节能技术遇到了推广难、选择难等突出问题,制约了节能技术产业化、市场化和技术进步进程。先进实用的节能技术社会和经济效益未能得到充分体现。节能技术推广应用、技术进步需要大家齐心协力、共同推进。
  拓展市场:
  AI节能成为数据中心节能新方向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的华为廊坊云数据中心三期iCooling@AI能效优化应用入选了本次案例。值得注意的是,与众多入选企业不同,华为的技术属于软件节能。
  随着数据中心产业飞速发展,庞大的能耗支出成为数据中心建设和运维的重要痛点。华为数字能源产品线首席营销官方良周介绍,为了解决这一痛点,华为采用AI技术,推出了面向数据中心的AI能效优化解决方案-iCooling。经实际项目验证,在冷冻水制冷场景下,可有效降低PUE约8%-15%。
  从数据中心本身来看,能源支出一直是数据中心运营成本的大头。以一个10MW规模的数据中心为例,10年的生命周期内,用电成本约占数据中心整体运行成本的60%以上。将这些电力消耗打开来看,IT系统之外的能源消耗占比最大的就是制冷系统。因此,破解用电瓶颈、降低数据中心能耗的关键在于提升制冷系统效率。
  方良周认为,数据中心节能的发展有两个方向,一个是通过硬件节能,如缩短送风距离,气流组织优化、高效利用自然冷源等;而另一个方向是“软件节能”,即通过优化控制来提升制冷系统效率。华为的iCooling就是AI技术在“软件节能”方面的典型应用。
  传统的数据中心多依赖人工经验来对制冷系统进行调节,但无论是可调节的参数数量,还是调节的频率等都无法满足不断变化的应用需求,难以达成节能目标。而iCooling可利用大数据平台进行数据采集和统计,并训练深度神经网络找出能效模型,最终给出最佳的制冷策略。由于iCooling采集的参数是基于整个数据中心的,所以下达的指令可以实现整个数据中心的效率最佳。
  方良周告诉记者,AI技术在制冷系统节能的下一步应用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精细化控制,即实现“芯片级”的能效优化;另一个是普适化,不仅在冷冻水系统中可以应用,在风冷系统、间接蒸发冷却等系统中也可以利用iCooling实现效率提升。
  在商业模式方面,方良周向记者介绍了“软件订阅”这一创新模式。客户可以根据实际效果随时启停iCooling,可以看出华为对iCooling的节能效果还是很有底气的。事实上华为已经和运营商开展了很多联合创新,在其他行业也有大规模应用。AI节能已成为数据中心节能的新方向。
  产品推广:
  技术应用与用户使用场景要高度一致
  那么,节能技术应用的关键究竟是什么?范健夫告诉本刊记者,节能技术应用的关键是技术应用场景与用户使用场景要高度一致和契合,如果两者存在差异,这种差异会成为一种制约,制约了用户对技术应用的认可,也就制约了市场的开发。因此他们在进行技术推广时提供的是个性化服务,更多的是考察用户现场,并为用户进行量身定做技术方案和符合用户现场环境需求的产品。
  范健夫坦言,目前,很多好的节能技术、产品因信息不对称导致市场推广难度大。很多用户对节能还存在怀疑的态度,一说节能,首先想到的是“来赚我钱的”、“都是锦上添花的”,认识上的偏差导致实际节能推广工作难度很大。
  “下一步,需要做强自己,持续改进技术和产品,研究不同行业的用户的实际需求,为客户解决现实的痛点,通过打造典型应用示范案例,以点带面,实现不同行业的市场突破。”在范健夫看来,“节能技术入选案例,提振了我们的信心,我们感觉到我们的心血和汗水、坚持和付出得到了国家层面的认可,这也会让更多的潜在客户、合作伙伴等看到我们。同时,入选节能技术的示范案例对于我们企业来说是一次契机,我们将会把这种在高校配电系统的典型应用场景推广到全国高校中去,吹响走向全国市场的冲锋号。”范健夫对记者表示。
  国家节能中心副主任史作廷指出,本届典型案例首场发布推介服务活动只是一个开始,后续宣传推广服务将持续展开,国家节能中心将通过多种多样的手段,持续推动典型案例技术的推广应用,共同努力把这一品牌性工作打造成各方面都满意的品牌平台。
  END
  本刊原创文章
  编辑:艾丽
  审核:赵涵
关注微信公众号:

官方账号直达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招聘 | 广告刊例 | 版权声明

地址(Address):北京市西城区广内大街315号信息大厦B座8-13层(8-13 Floor, IT Center B Block, No.315 GuangNei Street, Xicheng District, Beijing, China)

邮编:100053 传真:010-63691514 Post Code:100053 Fax:010-63691514

Copyright 中国战略新兴产业网 京ICP备09051002号-3 技术支持:wice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