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位于南沙的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广州)(以下简称“广州海洋实验室”)传来捷报:该实验室自主研制的我国首套7000米级ROV(水下遥控航行器)系统搭乘“实验6”科考船于南海中北部海域圆满完成海试。
广州海洋实验室“南海生态环境权益遥感综合研究U团队”团队带头人唐丹玲教授带领骨干成员全程参加海试。
△ROV系统搭乘“实验6”科考船完成海试
本次海试区域位于南海中北部3000米水深海域,其海底环境复杂,海况较为恶劣。
在海试的过程中,ROV共顺利完成5次下潜,最大潜深达3448米;搭载我国自主研发的水下重力仪,跑直线距离达3650米,水下作业时间超过12小时,水下测线长度超过7公里,在预定深度开展了两次近海底动态高精度测量及一次定点海底测量,全部安全回收。
本次海试的7000米级ROV,实现了高效动力传输和转换等一系列深海ROV核心部件的国产化。海试的成功,为提高我国深海ROV系统国产化率提供重要支撑。
△ROV系统水下作业
据悉,7000米级ROV系统装备由ROV潜水器本体平台和水面支持与动力系统两大部分组成,采用无中继器模式,配置深海高清摄像机、直流液压动力源、大功率推进器等国产核心部件及先进的照明、高精度导航、成像声纳等设备。
△ROV系统投放现场
广州海洋实验室相关负责人介绍道,本次海试全面测试了系统的总体性能与各项功能,验证了多项关键技术及自主研制的深海高清摄像机、直流液压动力源、大功率推进器等一批国产ROV核心部件性能,并通过ROV作业国内首次近海底动态重力测量获得了一批深海水样、沉积物、生物等样品,探索出一种创新的深海ROV吊放回收作业模式。
本次试验的成功将为我国海底构造环境研究、冷泉开发、海底硫化物等矿产资源勘察提供高分辨率数据支持,为我国岛礁、海洋资源调查开发研究提供了重要的装备保障支撑。
目前,南沙正逐步完善以广州海洋实验室为龙头,冷泉生态系统等大科学装置为核心,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等大院大所为支撑的“1+1+N”海洋科创平台体系。
其中,广州海洋实验室新增获批12项国家级科研项目;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2022年度获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6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1项,省市级科技项目30余项。
以“海马”号深海遥控潜水器为代表的无人、智能化深海探测技术装备核心关键技术研发成功实现我国在大深度深海遥控潜水器自主研发领域“零的突破”。
△“海马”号无人遥控潜水器
在坚持海洋生态优先的前提下,南沙统筹陆海经济协调发展,集聚海洋经济高端要素,不断提升海洋科技支撑能力,大力发展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海洋实体经济,打造我国南方海洋科技创新中心和高端现代海洋产业基地,为建设海洋强省和“海上新广东”实现新突破贡献南沙力量。(文 吴少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