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月5日,国新办就《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深圳园区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有关情况举行发布会,国家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郭兰峰,科技部党组成员、秘书长林新,海关总署副署长孙玉宁,广东省副省长孙志洋,深圳市委副书记、市长覃伟中,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政务司司长陈国基介绍《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深圳园区发展规划》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
郭兰峰表示,《规划》的出台,有利于深圳市创新科技管理机制、对接国际通行创新规则、开展国际协同创新,建设现代化国际化创新型城市;有利于香港将自身科技创新、金融开放等优势与珠三角地区完备产业链深度衔接,推动香港建设国际创新科技中心,助推香港北部都会区规划发展;有利于丰富“一国两制”实践内涵、支持香港融入国家发展大局,推动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发展、打造世界级创新平台和增长极。
“我们在研究区域政策的时候,始终坚持发挥自身优势和当地特色,有针对性地支持在某一些领域发挥作用。”在介绍横琴、前海、南沙、河套四个平台有何不同的时候,郭兰峰称,在战略定位上,这四个平台各有侧重,特色各异。
横琴紧紧围绕促进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发展的初心,立足服务澳门、推动琴澳一体化发展进行谋划设计,粤澳共商共建共管共享的体制机制创新是一个大的突破。也就是说,横琴的106平方公里主要服务于澳门的经济适度多元发展。当然,在这其中,体制上有个重大突破,叫做共商共建共管共享,在工作中叫做“四共”。
前海主要围绕现代服务业这一香港的优势产业,支持深港在前海深化合作,携手打造全面深化改革创新试验平台和高水平对外开放门户枢纽。也就是说,前海主要是与香港合作发展现代服务业。
南沙空间相对比较广阔,突出的是“粤港澳全面合作”和“面向世界”两个关键,布局一批协同港澳的产业项目,服务港澳的公共服务设施,携手港澳共同扩大对外开放。
河套在这四个平台里面的面积最小,深港两个园区一共才3.89平方公里,但其科技创新特色明显,具有深港跨境接壤、“一区两园”的优势,这边是深圳,那边是香港,香港的面积更小一些,集中承载了一批深港科技创新资源,在推动打造协同创新高地、有效支撑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方面可以发挥重要作用。
另外,《规划》提出要在中央区域协调发展领导小组领导下,统筹推进深圳园区重大事项等。
“我个人理解,就是要把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在区域经济发展方面进行制度化、具体化,也就是要从更高层面、从战略、从全局上来谋划这些区域重大战略,系统统筹各个战略之间的重大政策。”郭兰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