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跨境电商产业:从“野蛮生长”到“蔚然成林”
2023-09-27 18:09
字体: [   ]

  中国跨境电商看深圳,深圳跨境电商看龙岗,一个充满生命力的产业,正为经济发展注入更多可能。深圳市跨境电子商务协会执行会长王馨表示,跨境电商的蓬勃兴起,对于我国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和实现产业结构转型优化意义重大。

   

  龙岗与跨境电商的缘分,始于20多年前一个个华强北的小老板,在经历早期跨境电商“野蛮生长”的阶段后,考虑到资金预算、场地大小、交通便利等条件,众多小老板纷纷离开华强北,选择了龙岗区域内更具性价比的坂田街道和平湖街道,作为新发展地。随后“华南城四少”、“坂田五虎”相继崛起,华强北草根逆袭的财富故事激荡着跨境电商创业者的心,也让龙岗成为跨境电商人心目中的创业天堂。

  以服务跨境电商卖家为核心,龙岗迅速催生出多个行业细分领域,例如跨境物流、跨境支付、海外仓储、海外法律咨询、知识产权服务等,各类服务商都在迅速布局,在本领域内为卖家提供更优质的服务。行业内自发性的良性竞争,使得优质企业快速迭代,催生出不同领域内多个头部企业,如销售领域有傲基、赛维、有棵树、通拓等;跨境物流领域有纵腾集团等。

  时至今日,龙岗集聚了3600余家跨境电商企业。龙岗区提供了跨境电商企业发展壮大的土壤,而如今,强大的跨境电商产业又为龙岗区的发展提供新势能。作为深圳的工业大区,龙岗拥有工业制造业企业超过2万家,连续多年蝉联全国工业百强区榜首,制造业基础雄厚。如果将这两者结合,会产生怎样的化学反应?

  今年下半年以来,龙岗区工信局组织了数场“跨境电商+制造业”对接跨境电商龙头企业主题交流活动,将区内跨境电商龙头企业与制造企业的负责人圆桌相聚,谈需求促合作。正是通过这种活动,同样位于龙岗区的智能控制器巨头贝仕达克和跨境电商龙头傲基科技,签下了1000万的大单。

  在历史上,龙岗的跨境电商产业也不是没有经历过风浪,2021年亚马逊史上最严厉的“封号潮”,行业损失超千亿,龙岗的头部卖家们损失几千万、几亿者不在少数。杀不死我的终将使我更强大,在这场风浪中挺过来的企业,更加注重合规、可持续,发展的步伐也愈加稳健。

  而眼下,跨境电商行业又一次站在了转型升级的十字路口。“欧美B端出口受阻、全托管去中间化加速及行业进入规范发展2.0时代的大背景下,未来跨境电商企业唯有特别重视整个产品全产业链打造、走‘工贸一体化’品牌之路才能够胜出。”王馨表示。

  今年刚刚登陆创业板的赛维时代,作为土生土长的龙岗企业,早早洞察跨境电商行业的趋势变化。根据招股书,过去3年,赛维时代孵化的自有品牌中,有21个品牌营业收入过亿,且多个品牌的多款产品均处于亚马逊最畅销的细分品类前五,成功的背后,是企业对于全产业链的精耕细作。

  “可能很多人无法理解,在海外做服装生意,尺码会是一个非常大的技术壁垒。我们刚开始做品牌的时候,退货率非常高,为什么呢?因为我们还是遵从国内的小码、中码、大码、加大码来进行生产。但在美国市场,种族非常多元,人种体型也多样,比如与亚洲人同样身高肩宽的非洲人,他的臀围与亚洲人差异很大,如果我们按照国内的尺码来生产衣服,客户穿上就会不合身,自然会产生退货。”赛维时代董秘艾帆表示。

  为此,赛维时代花费了很大精力来开发ERP系统,经过两三年的时间,搭建出超16000款款式的版型数据库,从而大大提升设计效率及消费者满意度。这只是赛维时代运用技术研发推动业务发展的一个缩影。目前,赛维时代自研IT平台已实现产品研发、生产及采购、仓储物流、市场营销与推广等各环节全链路数字化管理。作为一家跨境电商企业,赛维时代的IT人员达到了200人左右。

  借助信息系统、人工智能等实现精细化转型,提升竞争力打造品牌,正是众多龙岗跨境电商企业的选择。立志成为跨境电商界“华为”的华凯易佰财报显示,截至2023年6月30日,子公司易佰网络专门从事系统设计开发和数据算法研究的技术研发团队共268人,占公司总人数的10.30%。

  龙岗区从政策支撑、服务体系、空间保障等方面持续发力。在支持跨境电商新赛道方面,龙岗区出台各类扶持政策,积极培育跨境电商独立站项目。今年3月31日,“深圳市跨境电商综合服务创新中心”落地龙岗,其中,深圳华为云跨境电商平台提供一站式简单便捷、智能高效、安全合规的独立站产品和服务,聚合跨境电商上下游企业的核心能力,构建跨境电商生态圈,针对不同类型的卖家,定制“独立站+专业服务”套餐包,助力企业出海精细化运营和品牌快速增长。文 覃继贤

关注微信公众号:

官方账号直达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招聘 | 广告刊例 | 版权声明

地址(Address):北京市西城区广内大街315号信息大厦B座8-13层(8-13 Floor, IT Center B Block, No.315 GuangNei Street, Xicheng District, Beijing, China)

邮编:100053 传真:010-63691514 Post Code:100053 Fax:010-63691514

Copyright 中国战略新兴产业网 京ICP备09051002号-3 技术支持:wice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