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月2日,2023年《财富》世界500强排行榜揭晓,深圳共有11家企业上榜,其中增添了一位新成员—立讯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排名479位。
根据天眼查,立讯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由现任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委员,深圳立讯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王来春于2004年5月24日在深圳成立,2010年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是一家以从事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为主的企业。
与大多数制造业企业一样,立讯精密经历了从代工到自主研发、从模仿到创新、从低端到高端的“进阶”之路。作为立讯精密创始人、王来春很早意识到公司不能只停留在“代工”阶段,于是成立以来,她不断领导立讯在制造和工程工艺上向高端产品线迈进。
2010年9月,立讯精密在深交所挂牌上市。从2010年开始,先后收购了多家科技公司,立讯精密也得到了快速扩张。2011年,立讯精密收购昆山联滔电子一半以上股权,借此进入苹果的供应链;2016年,立讯精密并购专攻声学技术的苏州美特,精准切入苹果的声学供应链,抓住了为AirPods提供系统级组装服务的机会。目前,立讯精密是苹果手机三大组装厂商之一,也被称为A股“果链一哥”。
2017年12月4日,苹果公司CEO库克去苹果供应链公司考察,给予了立讯高度评价,称它是“超一流的工厂”。
在苹果大客户订单下,立讯精密业绩飙升。有数据显示,2018年后立讯精密每年的营收与净利润增速能逼近或超过50%。2020年10月,立讯精密总市值创下4405亿元的最高纪录,每股股价达到60元左右。不过这也意味着,立讯精密受“果链”的波动影响大。为摆脱对“果链”的依赖,立讯精密也横向布局了新业务,其中就包括当下火热的新能源汽车赛道。
2021年,公司推出了3个五年计划,全方位发展消费电子、汽车、通信、工业、医疗等业务,在汽车业务领域制定了Tier1(一级供应商)业务进入全球前十的战略目标。2022年2月,立讯精密与奇瑞集团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从事新能源汽车ODM整车研发及制造。同时,立讯有限通过股权收购方式,成为奇瑞控股第三大股东,正式开启在汽车行业的一次豪赌。
在汽车领域,立讯精密曾多次强调“不造车”,而是专注于整车“血管和神经系统”,具体布局包括线束(整车线束、特种线束、充电枪)、连接系统(低压高压高速连接器、Busbar)、新能源汽车动力系统等核心零部件(PDU、BDU、逆变器)、智能网联(路测单元、车载通讯单元、智能天线、V2X)、智能驾舱以及智能制造(嵌件注塑、PCBA)的多种产品。
王来春表示,“在汽车电子领域,线束是高科技,劳动密集的行业,整车线束是汽车的‘血管和神经’,大概占整车5%~10%左右的成本,地位跟芯片的比例是差不多的;汽车连接器方面,涉及的品类非常多,但是目前还没有中国的企业。无论是在通信的高连接上,还是消费电子的精密加工上,我们都有优势,我们做好准备随时迎接机会。”(文 覃继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