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代信息技术 信息基础设施建设 互联网+ 大数据 人工智能 高端信息技术核心产业
|高端制造 机器人 智能制造 新材料
|生物产业 生物医药 生物农业 生物技术
|绿色低碳 清洁能源汽车 环保产业 高效节能产业 生态修复 资源循环利用
|数字创意 数创装备 内容创新 设计创新
|产业资讯
|地方亮点及地方发改委动态
|独家内容
|杂志订阅
✍️ 投稿
您的位置:首页 > 地方新闻栏目 > 湘江经济
砥砺奋进的五年:精准扶贫 攻坚湘西
2017-10-12 11:10
字体: [   ]

砥砺奋进的五年:精准扶贫 攻坚湘西

 

“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精准扶贫;要把种什么、养什么、从哪里增收想明白,帮助相亲们宣召脱贫致富的好路子。”——习近平

 

精准扶贫 起步湘西

2013113日后的湘西十八洞村,是一个比其所在地域名称更让国人耳熟能详的苗族村寨,他既是中央“精准扶贫”战略思想的发源地、也是中国扶贫航船的起航港。自此,全国进入了“精准扶贫时代”。

精准扶贫、脱贫攻坚,作为一项重要政治任务和第一民生工程,强化脱贫攻坚保障,夯实扶贫工作基础,有序推进重点工作,大力改善基础设施,凝聚脱贫攻坚合力,探索创新扶贫开发模式,成为湖南省委省政府“精准扶贫”工作的重中之重。

1010日,在第四个国家扶贫日即将到来之际,“2017扶贫日县域发展与脱贫攻坚论坛”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举办。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主任田世宏提出:国家标准委将与国务院扶贫办紧密合作,积极推动精准扶贫标准化工作,开展精准识别、产业扶贫、脱贫和扶贫保障等标准的研究制定。及时总结推广试点工作经验,培育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典型案例。

说到标准,做到六个精准是基本前提,即“扶贫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因村派人精准、脱贫成效精准”。本刊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各区县的扶贫工作在“精准”二字上卯足了劲、做足了文章,摸索出了部分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精准识别 精准才是硬道理

精准识别是精准扶贫的前提。根据湖南省扶贫办颁布的《湖南省建档立卡贫困户易地扶贫搬迁对象确认办法》(湘扶办发[2016]1号),搬迁对象的确认,首先要将县(市、区)政府正式确定的“十三五”期间实施易地扶贫搬迁的村民小组或自然村寨的名称向社会公告,经过上述范围内的贫困农户申请、村委会初审及公示、乡镇政府审核及公示、县级政府审批及公告、签订搬迁协议五个环节。每个环节都要有经办人、负责人签字并存档备查,保证程序公开公平公正。

易地扶贫搬迁对象主要是居住在深山、石山、高寒、荒漠化、地方病多发等生存环境差、不具备基本发展条件,即通常所说的“一方水土养不活一方人”以及生态环境脆弱、限制或禁止开发地区的农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

2001年被列入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的沅陵县,地处湖南西北部,县域面积5832平方公里,是集“老、少、边、穷、库”于一体、湖南省版图面积最大的县,少数名族人口过半,更是五强溪库区移民大县,建档立卡贫困户38550131029人,建档立卡贫困村153个。精准识别工作量之大、识别面之广、识别人数之众可想而知。沅陵县委县政府结合本县特点,出台了《沅陵县贫困户精准识别和精准退出操作办法》,按照“一超过、两不愁、三保障”精准脱出要求,对年人均收入超过国家扶贫标准3200元且吃穿不愁、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有保障的贫困户通过精准识别和精准退出操作办法,识别清理出19024298人,减负分别为4.93%3.28%,提高了精准识别的民众满意度。清理四类对象8860人,其中财政供养2119人、固体或企业经营户910人、有商品住房的3489人、有小汽车的2342人;清理死亡贫困人口915人和出嫁贫困人口227人,做到了应出尽出。识别新纳入“五类人群”8686人,其中低保户2409人、残疾人员1825人、重灾户170人、移民户230人、重病大病户4052人,实现了应进尽进。

沅陵县通过扎实开展“精准退出专项清理”和对已脱贫的对象定期开展“回头看”“回头查”“回头帮”,对已返贫的对象继续纳入帮扶范围,杜绝了“指标脱贫”“数字脱贫”“被脱贫”现象。

 

精准帮扶 智慧施策是关键

精准帮扶是精准扶贫的关键。贫困居民识别出来以后,针对扶贫对象的贫困情况定责任人和帮扶措施,确保帮扶效果。

坚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精准扶贫”的工作方针,重在从“人”“钱”两个方面细化方式,确保帮扶措施和效果落实到户、到人。做到“六个到村到户”:基础设施到村到户、产业扶持到村到户、教育培训到村到户、农村危房改造到村到户、扶贫生态移民到村到户、结对帮扶到村到户。真正把资源优势挖掘出来,把扶贫政策含金量释放出来。

精准帮扶要注重因户施策,根据贫困户的致贫返贫原因,有针对性的施以帮扶措施,才是脱贫致富的根本。

泸西县五溪镇上堡村的安置点规划在55亿规模的工业产业园附近,工业园有制鞋、制伞、服装、电子、玩具、家具、眼镜等劳动密集型规模生产企业42家,搬迁户可依托工业园区解决就业。安置点还安排有商铺48间;顶楼还规划有1.3万平米的光伏产业,建成并网后每年可创收600万左右,部分收益用于特困户的生活保障兜底。

桑植县老刘家坪白族乡新阳村安置点,为湖南省军区对口扶贫支援,贫困搬迁户刘开平一家三口,儿子刘心义上高中时腿部肌肉不可逆型萎缩,至今无法站立行走;自己刚做完手术,妻子常年离不开药罐子,省军区驻桑植扶贫队队长吴正平中校得知后,为刘开平一家向县自来水公司和县电力局申请了代收水电费业务,还扶持刘心义开网店,让桑植县土特产走出的同时还能为这个命运多舛的家每月增加近1500元的收入。

溆浦、沅陵、辰溪、慈利、石门等县,充分利用本地资源优势,为搬迁户发放蜂箱、仔猪、鸡苗等,发展养殖业,同时还规划一大批农业特色产业,如猕猴桃、茶叶、柑橘、脐橙、黄金梨等种植业,成立农村合作社,以农户+合作社的模式解决搬迁户的创富增收问题。

沅陵、慈利在对贫困户搬迁安置点规划中,充分考虑了搬迁户的生产生活需要,不仅为搬迁户就近安排流转了生产生活所需菜地等配套用地外,还考虑了湖南湘西北地区农村的有熏腊肉腊鸡的习惯,为搬迁户配套了养猪、养鸡等集中养殖的用地,在方便搬迁户解决生产生活自给自足的同时,减少生活开支负担,为实现“搬得出、稳得住”的基本要求。

 

产业帮扶脱贫致富的根本

产业帮扶,才是脱贫致富的根本,讲求从国家扶贫政策和村情、户情出发,帮助贫困户理清发展思路,制定符合发展实际的扶贫规划。

溆浦县洋油乡的辣椒在国内久负盛名,因其高海拔、昼夜温差大,生长出的辣椒椒体长,尾尖、肉厚、色美、味辣等特点,富含丰富的维c以及钙、铁等,深受消费者青睐。县、乡政府对口扶贫工作人员决定在大址坊村建立近500亩的辣椒种植基地,成立调口胃辣椒种植专业合作社,由村支两委统一管理、统一土地流转、统一种苗农资供应、统一栽培技术指导、统一销售渠道;还以此为基础建立溆浦调口胃油泼辣椒加工厂,年产能80万瓶油辣椒,年产值可达1600万。本村贫困户127376人种植辣椒170亩,人次收入可达3190元,加上农忙时节就近在调口胃厂务工收入,自身脱贫已不成问题,还能带动周边三江镇、祖师殿镇等两乡4村的种植户增产增收致富。

石门县的政府帮扶经验也值得借鉴,利用本籍在外企业家的雄厚资金实力,吸引回家乡投资建设,发展带动批量产业发展。黎静--石门县三圣乡山羊冲村村委会主任,他的另一个身份是上市公司上海格蒂电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从上市企业的CEO,到贫困村庄的村主任,到全省最美扶贫人物,这位不拿工资的村主任上任伊始,共投资近两亿元为村里修路、完善基础建设、成立公司和合作社,自此全村的发展就步入了快车道。2015年,由黎静牵头,成立了湖南居尚福田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和汉唐工程建设有限公司,全村分为村集体(集体投入)、老百姓(土地入股)、能人三大股东,采取“公司+专业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村民通过入股方式,全部进入居尚福田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的山水湾巴马香猪、石门甜源红心猕猴桃、高山蔬菜和花木种植4家专业合作社当社员,享受劳务报酬、利润分红,成为了实实在在的“产业工人”。几年间,国家级贫困县三圣乡一个叫山羊冲的穷山村,蜕变成全省美丽乡村示范点,省级精神文明村、全省少数民族特色村、全省扶贫攻坚示范村,全县产业扶贫核心村。

慈利县在产业扶贫上可谓下足了功夫,除了充分利用其地处国家名胜张家界东大门的区位及旅游资源优势外,还将搬迁安置选址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规划,安排在著名的张家界玻璃桥景点一侧直线距离900米不到的地方,贫困搬迁户不仅可以依赖当地旅游资源,将自家种植的农产品就地销售,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安置点本身的规划与建设就是一道靓丽的风景线,与景点融为一体的同时还可以开成家庭旅馆、旅游景点驿站等,实现脱贫致富指日可待。除此之外,慈利县还有一个可复制性的产业扶贫经验,在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同步规划新的小型产业园区,将慈利在外创业成功的企业主招商回本地投资开厂,企业用工优先满足贫困搬迁户的劳动力,并不定期为新招农民工做技能培训,合格即随时上岗,搬迁户出门就可以入厂上班。

湖南湘西的部分易地扶贫搬迁经验值得在全省乃至全国推广。

2016年,湖南省脱贫攻坚实现了首战告捷,减少农村贫困人口125万,1053个贫困村脱贫出列,武陵源区和洪江区脱贫摘帽,51个扶贫重点县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10.5%,高出全省平均水平2个百分点,全省贫困县产业精准扶贫规划基本形成,产业扶贫政策支持力度不断加大,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加快培育,越来越多的贫困群众正在通过产业带动实现脱贫。”(本刊记者 龚德贤)

关注微信公众号:

官方账号直达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招聘 | 广告刊例 | 版权声明

地址(Address):北京市西城区广内大街315号信息大厦B座8-13层(8-13 Floor, IT Center B Block, No.315 GuangNei Street, Xicheng District, Beijing, China)

邮编:100053 传真:010-63691514 Post Code:100053 Fax:010-63691514

Copyright 中国战略新兴产业网 京ICP备09051002号-3 技术支持:wice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