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敏)2019年,国务院、国家发改委、天津市委、市政府分别出台了关于推动滨海新区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市委、市政府对滨海新区打造繁荣宜居智慧的现代化海滨城市高度重视,推进天津市中心城区和滨海新区之间的“双城”建设模式。滨海新区制定三年规划,着力补齐社会事业短板,在公共卫生事业方面实施“二三四”规划。
“二”是打造滨海新区医疗高地。以北京大学医学部与天津市第五中心医院的合作共建为品牌,提升第五中心医院的学科建设和临床学术水平,争取在两到三年内将第五中心医院建成为天津市市级医学中心,提升滨海新区医疗水平,带动全区医疗机构共同发展;同时通过滨海新区中医医院和天津中医药大学的合作共建,将滨海新区中医医院建成为天津中医药大学第四附属医院,打造中医事业的高质量发展平台。两大平台的建设,成为滨海新区建成医疗质量、社会事业、卫生发展高地的重要引擎。
“三”是强化滨海新区疾病预防控制、妇女儿童保健事业、卫生监督三个体系的建设,补齐疾病预防控制和公共卫生事业方面短板。
“四”是建立四个区域的医疗中心。将天津泰达医院提升创建为三甲医院,作为核心区区域医疗中心;将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滨海医院打造成三级医院,成为北部区域的医疗中心;南部打造天津人民医院大港医院成为区域医疗中心;西部将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空港医院打造成为区域医疗中心。
“两个龙头四个区域”的医疗中心覆盖滨海新区,为百姓提供高质量的医疗服务。通过利用品牌优势、医疗优势及学科优势,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高水平的健康诊疗服务。
一方面整合提升区内的大型医疗资源,一方面完善社区基本医疗服务。新区将在社区医疗服务标准化上下足功夫,逐步实现小病就近看诊、大病及时转诊、线上随时问诊。在增加社区医疗机构数量的同时,通过提高医护人员专业能力、添加优质医疗器械等方式补齐质量短板,方便患者就医。
同时,天津市卫健委在优质医疗资源统筹方面,积极为滨海新区注入新鲜活力,支持滨海新区引入更多市级专科医院和高质量人才。近期,中新天津生态城与天津市中心妇产科医院签署合作共建天津市中心妇产科医院滨海院区框架协议,将为满足新区及周边地区妇女儿童的就医需求、提升妇儿专科诊疗水平提供有力保障。以及吸引更多优质医疗卫生资源向新区聚集,加快推进滨海新区教育卫生事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