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代信息技术 信息基础设施建设 互联网+ 大数据 人工智能 高端信息技术核心产业
|高端制造 机器人 智能制造 新材料
|生物产业 生物医药 生物农业 生物技术
|绿色低碳 清洁能源汽车 环保产业 高效节能产业 生态修复 资源循环利用
|数字创意 数创装备 内容创新 设计创新
|产业资讯
|地方亮点及地方发改委动态
|独家内容
|杂志订阅
✍️ 投稿
您的位置:首页 > 地方新闻栏目 > 国家级新区
雄安质量是千年大计的成就基石和衡量标尺
2019-09-27 16:09
来源:中国经济导报
字体: [   ]

  中国雄安官网 毛鹤然/摄


  规划先行,一张蓝图干到底,在规划建设过程中,雄安新区始终坚持绿色低碳、信息智能、创新发展,着力打造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行区和示范区,以人为尺度进行城市风貌和空间布局整体设计,在建设实体城市的同时,镜像地建设全球首个数字城市。雄安市民服务中心的每一个构件的信息都记录在数据库中,“千年秀林”的每一株苗木都有自己的专属“身份证”……雄安,将是一座生态宜居的绿色之城,一座创新驱动的未来之城。雄安,将镶嵌在蓝绿交织的生态环境中,蓝绿空间占比稳定在70%。如今,白洋淀流域生态修复全面展开,未来白洋淀面积将扩大一倍以上,“华北明珠”焕发神采;“千年秀林”工程稳步建设,近自然森林茁壮成长;大树成荫、林淀环绕,这里将形成一派城绿交融的中国画卷。雄安,将以科技武装城市,用创新改变生活。人们可以尽情享受高科技带来的便捷、舒适、现代化,可以尽情享受有情调、高品质的城市生活与田园风光,享受优质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雄安新区将塑造中华风范、淀泊风光、创新风尚的城市风貌,构建蓝绿交织、疏密有度、水城共融的空间格局,打造绿色生态宜居新城区。

  临时建筑设计“不简单”技术“不临时”

  雄安市民服务中心是新区第一个建筑项目,是新区功能定位和发展理念的率先呈现。项目属于临时建筑,设计使用期10年,到期后根据新区建设情况确定使用功能或迁移至其他地方进行装配使用。市民服务中心占地面积24.24公顷,总建筑面积9.96万平方米,主要用于服务市民,行政及先期入驻新区的企业提供临时办公、生活场所,同时满足新区规划建设成果展示、政务服务、会议接待和未来低碳智慧城市生活体验等功能需要。建设过程中集成应用世界前沿先进技术,综合运用BIM(建筑信息模型)、CIM(城市信息模型)技术、海绵城市、被动式建筑、综合管廊、装配式建造方式等30多项新技术,探索形成了国内建筑的创新“试验田”和未来城市的“样板示范区”,打造了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智慧园区、绿色园区。

  市民中心大规模采用高度集成化、工业化的装配化建筑体系,在企业办公区大量使用模块化、可生长、可循环利用的装配式房屋,在工厂环境下完成建设装修工序后直接运至工地搭建,施工工期相比传统模式缩短40%,建筑垃圾减少80%以上。采用经济适用又环保绿色的新材料和设备系统,提供安心健康的工作和生活环境。

  雄安的建筑超低能耗。这里因地制宜布设地热井1510口,采用“浅层地温能+再生水源+冷热双蓄”技术,实现供热、制冷、生活热水一体化供应,每日可提供生活热水100吨。采用被动式节能建筑,通过精细化设计施工,充分利用自然能源和内部热源,在保证生活舒适度情况下实现建筑低能耗运行。

  雄安还践行海绵城市理念,充分利用园区地形高差,因势利导引入生态水系统和海绵城市设计理念,精心设置浅草沟、人行道透水砖、车行道透水沥青、停车位植草砖等设施,综合采用渗、滞、蓄、净、用、排的方式,增加近8000立方米的雨水滞蓄容积,实现项目雨污零排放,确保遭遇暴雨时不内涝、不积水。

  另外,市民中心采用先进技术建设污水和垃圾处理系统,率先引入绿色生态岛建设,鼓励模块化处理厨余垃圾及循环使用技术,通过可回收压缩区、有毒有害垃圾区、餐厨垃圾区实现项目内垃圾预处理,分类出园。在公共区域布置智慧分类投放站,自动记录垃圾分类情况,实行垃圾分类积分,并通过互联网与诚信档案关联。

  不仅如此,市民中心还尽显生态宜居本色。这里构建以乡土植物为主的北方园林景观,总面积约21万平米,着重对春花秋叶特色景观的营造,满足场地种植景观的多样性、经济性、生态性。通过连续花园步道将大生态自然引入建筑空间,并设置总长度1500米的慢跑运动环道和总长度750米的漫步健身环道,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态办公环境。

  数字孪生园区同步,“移云”绽放异彩“大智

  雄安新区的规划建设采用线上线下一体。目前,以市民服务中心项目为试点,初步建立贯穿规划、设计、建造、交付的项目级(BIM)、城市级(CIM)建设管理系统。实现BIM模型、三维倾斜地理模型与三维地质模型的融合叠加展示,可减少70%以上的施工变更,利于快速精确算量,有效控制成本,保障建设品质,并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在建设当中,创新了工地管理模式,综合运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脸识别和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实现建筑施工全过程的数据自动采集、智能分析及智能预警,打造“智慧工地”。实施样板引路,开展工程质量管理标准化活动,基于VR(虚拟现实技术)开展“体验式”安全教育,形成有雄安特色的项目管理模式。

  雄安还同步建设了“数字孪生园区”,坚持数字城市与现实城市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充分利用物理模型、传感器更新、运行历史等数据,集成多学科、多物理量、多尺度、多概率的仿真过程,打造现实物理空间与虚拟数字空间交互映射、融合共生的数字孪生园区,实现物理园区与虚拟园区的同生共长,形成雄安新区“数字孪生城市”的微缩雏形。

  基于绿色发展的基本理念,市民服务中心倡导绿色出行,禁止燃油车驶入园区,创新推广固定线路、不固定站点、根据乘车人数动态分配车型的“智慧公交”运营模式,构建包含新能源无人车、智慧骑行共享单车、电动摆渡车和智慧公交等综合运用的智慧交通体系,创新实现无障碍系统化、开放街区、通用共享、便捷出行、健康生活、便民利民等人性化服务,真正实现“市民服务中心”的内涵,以人为本、把城市还给人。

  雄安适度超前布局智能基础设施,建立应用人脸识别、声纹识别等技术的“1+2+N”账号体系,利用遍布园区的2万多个传感器,实现智慧办公、智能会议、信用服务、智慧出行、未来酒店、环境服务等应用服务体系,全维度覆盖政务、商业、住宿、餐饮等业态。通过雄安通APP对各应用场景实现全维度覆盖,为办公、办事和参观人员提供有温度、人性化、智能化的服务。

  按照“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雄安新区”要求,雄安新区邀请孟建民、崔愷两位院士和庄惟敏、周恺两位大师联合组成设计团队。园区保留中华文化基因,具有中式建筑对称、庭院式的协调之美,体现中华传统经典建筑元素;又融合了海绵城市、综合管廊、BIM应用、智慧园区等创新设计,集成了最先进的建设理念。

  在资金和管理方面,打破“投资人不管建设、建设者不去使用”的传统模式,由雄安集团与联合投资人组建“基金+SPV公司”,共同负责项目全生命周期的投资、建设和运营,既有利于短时间内汇聚优势建设资源,也有利于引入符合产业规划和发展方向的实力型创新企业,为全国类似的工程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模式和样板。

  地下管廊式基础设施是新区建设的一大亮点,雄安市民服务中心统筹燃气、供电、通信、排污等管线敷设,结合雨水调蓄设施,建设干线、支线和缆线三级耦合的示范性综合管廊体系,总长度为3.3千米。推进地下空间管理信息化建设,管廊中设有视频监控及安防系统、有害气体及环境监测系统、有线语音电话系统等,通过中控室实行统一管理。

  雄安新区还充分考虑吸纳集聚创新要素资源,规划布局高端高新产业等因素,安排数字信息、银行基金、创新创业等企业机构入驻企业办公区,初步构建智能、科技、绿色产业发展生态系统。坚持主题招商与智慧运营并行,引入京东无人超市、阿里智慧邮局等创新商业业态,彰显园区蓬勃活力,培育浓厚创新文化氛围。充分体现新区开放包容理念,在行政办公区中同步嵌入幼儿教育,设立由北京优质幼教资源援建的幼儿托管中心,提升雄安建设者们的归属感。

  政务服务中心以政务服务云平台建设为抓手,探索放管服、证照分离、“互联网+政务”等改革,创新实施“一次告知、一窗受理、一口出件、一人帮办、一包到底、一次办结”,实现审批服务全贯通,创造“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次”的雄安政务服务新标准。

  规划和创新为城市涂上明媚的绿色

  未来的雄安新区,绿色将是一张亮眼的名片。按照蓝绿交织,清新明亮,水城共融的建设理念,雄安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通过建设片、廊、环相连的森林生态系统,均衡分布的森林游憩空间,形式多样的森林文化载体,打造绿色、森林、智慧、水城一体的新区,把新区建成北部森林环抱,南部湿地相拥,城在林中,人在景中,鸟语花香,人与自然和谐的国际一流森林城市。

  新区森林城市总体定位为“蓝绿交织,千年林城”。整个雄安新区森林生态空间的布局思路是:绿核为心,圈层展开,廊道联通,网络结构。把森林作为绿色基础设施,构筑森林与城市相融共生的城市生命共同体。

  目前,雄安新区已实施的造林项目主要包括9号地块一区造林项目、10万亩苗景兼用林、2018年秋季植树造林和2019年春季植树造林项目。其中,9号地块一区造林项目创新采取复层、异龄、混交的近自然栽植方式,按照林木生长规律分两个阶段实施。在总结9号地块一区造林项目经验基础上,创新开启10万亩苗景兼用林建设。通过采用多规格、多树种苗木,培育目标树和有序疏移等方式,在营林同时为新区后续大规模造林提供稳定的苗木供给。截至目前,雄安新区完成新造林17万余亩,选用树种近200个,栽植苗木1200多万株,今年20万亩造林项目正在实施。

  雄安新区将植树造林定位为重大绿色基础设施工程,采取大型工程建设模式推进。成立了植树造林指挥部,建立了造林工程管理机制。择优选取大型工程类企业和专业造林公司,强强联合,共同造林。避免各地传统的“化整为零、层层分解”植树造林模式带来的隐患,更好保证新区造林工程的安全、质量和进度。

  同时,坚持专群结合,以专业化队伍为主。在遴选造林专业力量的同时,积极吸收当地村民参与造林,提升当地村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加强当地村民专业技能培训,逐步将部分村民转变成新区未来的林业产业工人。

  此外,新区“千年秀林”建设还有以下创新之处:

  一是打造近自然森林。营造异龄、复层、混交的近自然林。因地制宜选择长寿乡土树种,着力打造配得上千年之城、记得住乡愁的,异龄、复层、混交的近自然森林。并且坚持采用原生冠苗。新区造林坚持尊重自然、尊重生命,尊重每棵树的本性,选用原生冠苗,所用苗木不截干,以新区造林的标杆示范,带动林业行业的升级发展。而且,还采用自然随机式散点种植。遵循自然森林群落成长演替规律,采取自然随机式散点种植,避免传统造林成排成行栽植方式,使新区造林更贴近自然森林,优于自然森林。除此以外,还创新曲线种植建设苗景兼用林。在苗景兼用林建设中,造林设计创新采用曲线种植方式,后续通过有序疏移、补植,即可形成散点栽植的近自然林,同时又便于各类机械作业。

  二是创造“雄安质量”。坚持“四季有绿、三季有花”。规划设计阶段,就通过常绿树种、落叶树种和花木的合理搭配,形成“四季有绿、三季有花”的景观格局,将雄安新区打造成为城在林中、人在景中、鸟语花香、人与自然和谐的国际一流森林城市。制定造林全过程作业标准。总结国际国内林业成果,创新制定《雄安新区造林工作手册》,规范新区造林在苗木采挖、运输、吊卸、挖穴、栽植、浇水、修剪、管护及大数创新。精心选取主导树种。组织国内知名的林业专家,集中研讨新区植树造林的主导树种,形成常绿针叶树、落叶阔叶树、灌木等的主导树种名录,从主导树种选择上确保造林质量。推行企业化管护。新区造林坚持建管一体,专业造林企业在完成苗木栽植工作后,负责管护所造森林不低于3年,确保森林成长初期质量。期满后,新区将继续选用专业造林企业或组建专业管护公司,对所造森林持续进行企业化管护。

  三是建和谐之林。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雄安新区在大规模开展城市建设之前,率先启动“千年秀林”建设,为新区规划建设打好生态本底,实现新区建设与大自然的和谐发展。

  坚持采用苗圃苗。新区造林坚持增绿不移绿,采用苗圃苗,不到周边地区或太行山上移栽树木到新区,充分体现新区建设不“损人利己”,实现新区与周边地区的和谐发展。

  坚持合作造林。建立全新合作造林机制和森林管护机制,吸收当地村民与新区合作造林,村民每年获得土地收益金,同时参与新区植树造林和森林管护,实现新区与村民的和谐发展。

  坚持“乡企共建”。造林过程中,新区各级党委、政府支持有力,干部群众齐心协力,参建企业积极开展“乡企共建”,密切企地关系,实现工程建设与社会环境的和谐发展。

  四是建数字之林。一方面开发雄安森林大数据系统。新区组织开发雄安森林大数据系统,为每棵苗木发放专属二维码“身份证”,详细记录苗木各类信息,对苗木进行全生命周期管理。同时,建立数字监管平台,打造新区数字森林。另一方面搭建资金管理平台。基于区块链技术,搭建资金管理平台,准确、实时掌握每一笔造林资金的流向,透明并监管造林资金动态,有效防范层层分包、非法转包和腐败等风险。

  五是建创新之林。提高造林自动化水平。研制植树造林测量定位工具、定点放样工具、曲线放线工具等,有效提高造林施工的精度和效率。组织开发自动挖穴控制系统,开发研制半自动植树机,大大提升坑穴定位精度和开挖效率,有力提升植树造林质量和效率。

  创新二维码身份证制作。运用新材料技术,研制数字一体多功能身份证,实现卡扣、钢丝弹簧、二维码标识一体化。稳固、便捷,便于一按式操作,提高植树造林作业效率,减少后续人工管护成本。

  发明“雄安森林扣”。利用特制的工具和操作方法,给苗木正确佩戴身份证,既保证绑扎稳固,又给苗木留下弹性生长空间,且美观大方。

  开发人员定位系统为总监理工程师、甲方代表、项目经理等造林骨干人员,配备装有定位系统的安全帽,可实时查看其行动轨迹,掌握造林骨干人员实时动态。

  开发森林管护指挥系统,筹建森林指挥中心,加强森林防火防盗管理。组织无人机高空巡防,精准投弹灭火。已初步建立九号地块远程监控系统,实现森林消防全时防控,及时报警。

  创新解决造林资金,积极争取各类财政资金支持新区造林项目,包括各类专项补贴资金、地方政府债等;继续推广苗景兼用林模式,大力发展林下经济,着力提升造林项目收益,探索利用储备林贷款、债券和产业基金等金融工具解决部分造林资金。(熊伟  中国经济导报记者|成静)


本网站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如因无法联系到作者侵犯到您的权益,请与本网站联系,我们将采取适当措施。

关注微信公众号:

官方账号直达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招聘 | 广告刊例 | 版权声明

地址(Address):北京市西城区广内大街315号信息大厦B座8-13层(8-13 Floor, IT Center B Block, No.315 GuangNei Street, Xicheng District, Beijing, China)

邮编:100053 传真:010-63691514 Post Code:100053 Fax:010-63691514

Copyright 中国战略新兴产业网 京ICP备09051002号-3 技术支持:wice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