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代信息技术 信息基础设施建设 互联网+ 大数据 人工智能 高端信息技术核心产业
|高端制造 机器人 智能制造 新材料
|生物产业 生物医药 生物农业 生物技术
|绿色低碳 清洁能源汽车 环保产业 高效节能产业 生态修复 资源循环利用
|数字创意 数创装备 内容创新 设计创新
|产业资讯
|地方亮点及地方发改委动态
|独家内容
|杂志订阅
✍️ 投稿
您的位置:首页 > 地方亮点及地方发改委动态
张家口敢闯敢试、先行先试,积极探索氢能产业创新发展的有益路径
2022-01-14 13:01
字体: [   ]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以重大技术突破和重大发展需求为基础,对经济社会全局和长远发展具有重大引领带动作用,知识技术密集、物质资源消耗少、成长潜力大、综合效益好的产业。自2018年张家口市实施战略性新兴产业三年行动计划以来,张家口市规上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速一直位于全省前列,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稳步提升,占2020年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近40%,远高于全省平均水平。近年来,随着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不断加大,张家口市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整体创新能力和产业发展水平呈现稳步提升态势。
  氢能产业是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发展方向。发展氢能产业,对于加快推进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培育绿色产业,加速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具有积极意义。在如期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背景下,近年来张家口市充分发挥国家可再生能源示范区优势,加快推进氢能与可再生能源产业协同创新发展,高标准、高质量推动氢能产业技术创新和示范应用,初步形成氢能产业全链条发展格局。2019年,全球环境基金(GEF)、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等联合授予张家口市“促进中国燃料电池汽车商业化发展项目示范城市”荣誉称号。2020年,张家口市加快推动氢能产业全链条发展典型经验获国务院办公厅通报表扬,推广氢燃料电池公交车的做法写入《新时代的中国能源发展》白皮书。2021年,张家口市牵头的河北省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城市群获批实施。目前,氢能产业已成为张家口创新绿色高质量发展的城市新名片。
   
  张家口氢能产业关键创新及做法
  
  (一)强化顶层设计,积极创建政策体系
  坚持把强化顶层设计作为产业发展的先导性工作,聚焦构建创新能力强、产业化水平高、配套设施完善、示范应用领先的氢能产业体系,持续完善氢能产业政策,为氢能产业发展提供坚强保障。一是健全政策规划体系。高标准编制《氢能张家口建设规划(2019—2035年)》《氢能张家口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19—2021年)》和《张家口市支持氢能产业发展的十条措施》《张家口市加氢、制氢企业投资项目核准和备案实施意见》《张家口市氢能产业安全监督和管理办法》《张家口市加氢站管理办法》《张家口市“十四五”氢能产业发展实施方案》等一系列政策文件,使张家口市成为全国氢能产业政策最完备的城市之一。二是建立协调联动机制。成立由市政府市长任组长的氢能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全面统筹协调氢能城市建设。建立领导小组定期会商制度,明确氢能城市建设发展战略、重点方向和年度任务,协调解决推进中存在的主要矛盾和问题。三是加大扶持培育力度。建立“政府+电网+发电企业+用户侧”四方协作机制,对注册的可再生能源制氢企业,通过可再生能源电力市场化交易,给予制氢项目不高于0.36元/度的优惠电价。同时,发挥“绿色通道”作用,对氢能装备制造企业实现行政审批“一站式”服务,积极推动项目顺利实施。
   
  (二)探索可再生能源制氢新机制,绿氢基地初具规模
  充分发挥示范区先行先试的政策优势,加快推进绿色氢源生产基地建设。目前,张家口市已建成制氢项目5个,氢气产能达17吨/天,坝上氢能基地建设项目稳步实施,加快打造国家级可再生能源制氢基地。此外,通过可再生能源示范区建设第十一次协调推进工作会,争取到在冬奥会举办前后各半年内,风电制氢项目享受“自发自用、余量上网”和取消两部制电价中容量电费的优惠政策,有利于发展规模化可再生能源电力制氢,加速绿色氢源基地建设。
   
  (三)把握关键环节,不断完善产业链条
  坚持目标导向,突出重点,抓住关键,精准发力,全力推进氢能全产业链发展,加快引导成果落地转化。一方面,加速推进产业布局。依托氢能产业基础和特色优势,先后培育和引进亿华通、海珀尔、厦门金龙等氢能产业链企业18家,初步形成氢能产业全链条发展格局。聚通科技150MW燃料电池电堆项目及测试车间项目已落地建设,亿华通动力科技公司燃料电池二期年产1万台燃料电池发动机项目、张家口氢能科技公司年产4000台套风冷型氢燃料电池堆生产线项目已基本建成。氢能保障供应体系一期加氢站已建成8座,预计冬奥会前将再建成1座。另一方面,加快推动示范应用。积极推动氢能在公交、环卫、物流、重卡等交通领域示范应用,从2018年起,张家口市在全省率先迈入氢能源公交时代,截止目前,全市已累计投运氢燃料电池公交车444辆,累计完成载客量超6200万人次,累计运行超2100万公里,是全国燃料电池汽车运行数量最多、最稳定的城市之一,氢能示范应用国内领先。探索开展多元应用,河北省科技厅支持的天然气掺氢关键技术研发及示范应用项目正在有序推进,河钢宣钢氢冶金项目已启动,将引领钢铁行业绿色低碳智能转型。
   
  (四)积极搭建平台,着力提高创新能力
  立足可再生能源示范区功能定位,大胆创新,先行先试,力争实现氢能产业创新重大突破,切实形成强大产业竞争力。一是打造技术创新平台。以院士为智囊核心,创建氢能与可再生能源研究院,建成国内首家氢能数据中心,亿华通动力科技公司牵头成立国创河北氢能产业创新中心有限公司,获批全国首家省级氢能产业创新中心。同时,正在积极申报国家级氢能产业创新中心,并获国家发展改革委支持,加快引进国内氢能和燃料电池领域优势资源,致力于打造氢能领域先进技术创新、成果转移转化、先进技术和产品测试评价、政策法规研究与标准制定、产业化应用示范的重要平台。二是建立招才引智平台。坚持将引进高端人才资源放在推动科技创新发展的优先位置,与清华工研院、中汽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构建张家口氢能产业智库,在冬奥会氢能示范运营保障、氢能产业标准体系研究、燃料电池核心技术攻关等领域开展研发创新,逐步形成产学研用结合的创新体系。三是创新金融服务平台。积极建立“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社会参与”的金融创新服务平台,创新融资手段,不断拓宽当地新能源产业融资渠道。通过发挥地方财政资金引导撬动作用,吸引建设银行、商业银行、保险机构等开发适宜本地企业发展的金融创新产品,引导各类社会资本进入氢能产业,有力推动张家口市氢能产业发展。2021年9月,张家口市与中国建设银行河北分行签署《张家口碳中和(氢能)绿色产业投资基金合作协议》,重点支持氢能和可再生能源领域优质项目。
   
  张家口氢能产业发展经验启示
   
  一是加强顶层设计,充分发挥引领作用。氢能产业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重要方向,尚处于产业发展初期,系统谋划和战略布局不够完善、产业基础相对薄弱,以及技术标准规范尚不健全等因素制约严重。张家口在发展氢能产业过程中,坚持以规划为引领,在全国范围内较早出台《氢能张家口建设规划(2019—2035年)》,从全局和战略高度,系统谋划推进全市氢能产业发展。同时,积极配套出台《氢能张家口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19—2021年)》等配套细化方案,持续推动规划落地落实。
  二是加强技术研发,着力提升创新能力。虽然氢能产业基础材料和关键零部件技术开发有所突破,但催化剂、质子交换膜以及碳纸等燃料电池的基础材料大都采用进口产品;关键零部件制备工艺亟需提升,膜电极、双极板、空压机、氢循环系统等和国外先进技术水平仍存在一定差距。针对这些技术装备领域的问题,张家口坚持技术创新为核心,注重产学研结合,依托清华大学、亿华通等高等院校、重点企业,成立氢能与可再生能源研究院和氢能产业创新中心,全面加强创新能力建设,围绕氢能产业发展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开展氢能产业核心技术装备攻关,加速氢能技术装备国产化,助力实现推动氢能技术装备自主可控。
  三是加强示范应用,持续拓展应用场景。氢能产业发展仍处于起步阶段,尚不具备规模化应用基础,短期内应以示范应用为主,以拓展应用场景为牵引,稳步有序推动氢能产业发展。张家口坚持“小切口”推动“大产业”的思路,以公共交通为突破口,加大氢燃料电池公交车示范应用,推动制氢、储运、加注及氢燃料电池系统和整车等全产业链条发展。同时,持续加强多元化示范应用,逐步将应用领域拓展至管道掺氢、热电联供、分布式能源等领域。
  四是加强政策供给,增强产业发展支撑。政策支持是氢能产业发展的重要保障。针对氢能产业制定标准体系不健全、不完备等问题,一方面,张家口先后制定出台《张家口市加氢、制氢企业投资项目核准和备案实施意见》《张家口市氢能产业安全监督和管理办法》《张家口市支持氢能产业发展的十条措施》等政策文件,在全国范围内较早形成较为完备的氢能产业规划政策体系,支撑氢能产业发展,探索市场化发展路径。另一方面,积极争取国家、省级政策支持,先后争取到国家和省级层面风电制氢等“先行先试”、省级氢能全产业发展先导区产业定位,以及氢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的政策支持,推动氢能产业健康持续发展。
  下一步,张家口市将围绕氢能产业发展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坚持“以建设氢源基地为基础、以补强产业链条为重点、以拓展应用场景为牵引、以提升创新能力为动力,以强化政策要素为支撑”,大力推进风光氢储产业协调发展,加快推动坝上氢能基地建设,着力开展延链补链强链工程,打造氢能产业全链条发展升级版,持续推进燃料电池汽车多类型、多场景示范应用,高标准建设国家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城市,注重产学研用体系建设,不断提升技术产业创新能力,全力推进张家口氢能产业生态体系建设。
  
作者:张家口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组稿:常远  

 

  

 

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不构成购买或投资建议。
关注微信公众号:

官方账号直达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招聘 | 广告刊例 | 版权声明

地址(Address):北京市西城区广内大街315号信息大厦B座8-13层(8-13 Floor, IT Center B Block, No.315 GuangNei Street, Xicheng District, Beijing, China)

邮编:100053 传真:010-63691514 Post Code:100053 Fax:010-63691514

Copyright 中国战略新兴产业网 京ICP备09051002号-3 技术支持:wice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