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代信息技术 信息基础设施建设 互联网+ 大数据 人工智能 高端信息技术核心产业
|高端制造 机器人 智能制造 新材料
|生物产业 生物医药 生物农业 生物技术
|绿色低碳 清洁能源汽车 环保产业 高效节能产业 生态修复 资源循环利用
|数字创意 数创装备 内容创新 设计创新
|产业资讯
|地方亮点及地方发改委动态
|独家内容
|杂志订阅
✍️ 投稿
您的位置:首页 > 产业资讯
“磊土鑫”生态科技谢盈庭 探索新型环保材料 让建筑垃圾变废为宝
2022-07-01 15:07
字体: [   ]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的基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创造了“中国奇迹”。然而,粗放的发展方式,也使我国在生态环境方面付出沉重代价,积累了大量亟待解决的生态环境问题。同时,随着工业化的持续推进,能源资源需求呈刚性增长,废弃物产生量不断增加,经济增长与生态环境失衡的矛盾愈发突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工信部发布的《建材工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提到,建材工业是改善人居条件、治理生态环境和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支撑。因此,建筑垃圾资源化回收利用刻不容缓。

  当前,在全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大背景之下,越来越多的有志之士通过不断的潜心挖掘研发,寻求着生态科技的创新之路。深耕环保生态建材三十多年的“磊土鑫”生态科技创始人谢盈庭董事长,成功研发出国家发明专利“磊土鑫渣土固化胶结料“(专利号 ZL00131355.X)技术。磊土鑫渣土固化胶结料技术的问世,在国内固废处理领域开启新型环保建材和低碳、节能建筑的高新技术先河。为城市和美丽乡村建设提供了清洁环保材料,为建设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生态发展战略提供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助推城市发展和乡村振兴。

 

  

 

  科技创新引领生态文明建设

  建材工业是传统的资源能源消耗型产业,也是粉尘和污染物排放量较大的产业,建筑垃圾作为生活垃圾的“庞大群体”,占比较大。据工信部相关数据显示,我国工业固体废物年产生量约33亿吨,历史累计堆存量超过600亿吨,占地超过200万公顷,不仅浪费资源、占用土地,而且带来严重的环境和安全隐患,危害生态环境和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几十年来建材工业在一直追求技术进步的同时,也在追求降低能耗和污染物的排放。但长期以来在固废处理方面,解决方式简单粗暴,综合循环利用方面国内涉及极少,潜心研究者更是成者寥寥。

  谢盈庭自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专心研究泥土、淤泥、废渣废土、尾矿建筑垃圾高值应用。与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候瑜京博士合作开始研究土壤固化类材料,后又在广西大学与陈益兰教授及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院新材料研究所陈金川教授合作磊土鑫渣土固化胶结料。2018年谢盈庭主持研究的“道路固化土应用技术规程”收录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标准。

 

  

  

 

  磊土鑫生态环保胶结料是经过二十多年不断实验创新应用的一种颠覆性工程材料,它是我国传统泥土固结技术经现代科技生产工艺与配方组合,而创造的一种达到混凝土抗压强度,但又摈弃混凝土配比中砂、石、水泥等原材料生产制造过程中必须破坏生态环境和需要占用大量资源成分的可替代的、颠覆性的生态工程固结材料。

  技术产品是在常温下能够直接胶结泥土中土壤颗粒表面,并能够与土壤矿物质反应,生成胶凝物质的土壤固化类材料。使用方法与水泥相似,不同之处就是必须有30%以上的生土作为中间胶结辅助材料。与传统材料相比,具有固化强度高、性能好、稳定性强、污染少、施工工期短、造价及维护成本低等优点,在许多场合应用该材料对传统混凝土有较强的替代性。

  通过多项多年的实例工程检测证明,该技术材料各项测试技术指标完全符合固化土应用材料行业标准,28 天抗压强度一般 5-25Mpa,最大的砖体材料可达 30Mpa 以上,而且固化强度随龄期增长而持续增加。公司在 2001 年修筑的水渠预留的试块验证,当年验收时抗压强度 4Mpa,在经过四年后的鉴定时增长到 8.13Mpa,在2019 年 12 月将预留的试块试压后达到 11.08Mpa,时间经历了 18 年之久。实践证明,技术产品的寿命比混凝土要高出两三倍之多。

  可广泛应用于建筑基础工程,如道路工程、水利工程、水土保持工程、钻机流沙处理工程、地铁泥浆固化处理工程、城市污水河污泥处理工程、滩涂原异位固化工程、土坝水库修筑及防渗工程、泥土建筑废渣混合制砖、平顶屋面隔热保温防水工程、夯筑墙建设房屋工程等,经济价值、社会价值和环保价值兼具。

  

  

  

 

  从2001年首个水利工程在广西玉林福绵区开工,到四川、重庆、湖南、江西等地多个重点水利工程、城乡大道、森林隔离带、农田改造等,工程的应用实践证明,胶结料可代替水泥,它将填补水泥因含泥土过量的砂石料不能应用的一般民生工程应用。磊土鑫胶结料的使用与推广对今后的建筑行业、美丽乡村建设等领域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是建设美丽乡村的时代需求,是历史性的颠覆。

  随着基础建设工程的不断增加,沙、石、卵石等自然资源日渐匮乏,“磊土鑫”胶结料的原材料是泥土和建筑废渣、矿山尾矿、工业固体废弃物等。其来源广泛,成本低廉且环境友好。在一些工程中就地取材,混合当地的泥土或建筑材料等进行固化后达到一定强度的新材料,不但有效解决当前国家能源紧缺问题,同时还能有效解决了因建筑、工业等固废物的排放而侵占大量农田、土地以及由此产生的环境破坏和恶化的顽疾的难题,真正做到当前国家大力倡导的”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单从建筑垃圾粉煤灰这一项全国市场就可达到消耗20亿吨之多,既能在一定程度上为国家解决废料处理的问题,又能做到废料的可循环利用,变废为宝,是国家将来保护生态环境发展的一项利国利民的好项目。

  

  

  

  

  

  

 

  开启免烧砖产业先河

  近年来,随着城乡建设的迅猛发展,建筑规模大、范围广,且装饰、装修建材消耗大,造成各地城镇日益增长的建筑垃圾,既给生活环境造成巨大压力,又带来当地和周边环境严重污染,直接危害城乡居民生活。国家提出依法规划、建设、管理城市的方针。我国对于建筑行业的用料多是以开采山上的石料为主,造成了大面积的植被破坏和水土流失。建设用砖也多以烧火砖为主,排放的气体直接对空气造成了极大的污染,传统建筑材料如红砖、灰砂砖等受到限制使用。

  创新成果的最大价值体现在其适用性,谢盈庭为国之忧所忧、为民之急所急,他利用磊土鑫生态环保胶结料技术开发了一系列非烧结建筑废渣制砖、河道淤泥制砖、尾矿渣制砖、普通泥土制砖及非烧结仿秦青砖。生产出来的生态环保砖不用烧制、不用水泥,就能制造出达到甚至超过普通红砖强度的建筑材料,颠覆了水泥只能用沙、卵石及低于5%的泥土才能施工的局限性。其原料可直接将建筑废土、废渣、淤泥土、尾砖渣土等各种泥土、页岩、风化石全部用磊土鑫的非水泥配方胶结料压制成各种规格的砖块,这种制砖技术所制的砖块基本与烧结砖相似,强度和寿命都可以与烧砖所媲美。

 

  

 

  生态环保砖的诞生改变我国目前制砖行业的一场革命性改变,颠覆了传统的烧结砖或水泥砖的制砖理念,不烧结,不用砂石水泥,不需开山挖土。可以消纳 90%以上的固废,同时又可以解决禁止烧结砖后,墙体材料替代的问题和现墙体材料消耗大量资源的问题,解决现阶段城市发展的渣土排放和城市生态环境问题的矛盾。给国家节省大批资源的情况下,消纳大量固废一举两得,率先打响了农村房屋建设使用免烧砌砖的绿色环保理念,助力生态环保乡村建设,拉开新时代环保生态建材的帷幕。固废,变废为宝,吃进废料吐出“金砖” 。

 

  

 

  其最具代表性的非烧结仿秦青砖,与传统烧结砖比较具有平整度高、耐久性强、抗压强度大、隔音效果好、吸附性低、保温防潮、不起硝、无返泥化现象等优点即使长期受到紫外线的照射、酸雨的侵蚀、零下30℃测试没有变化,经广西建材检测试验中心和国家建材检测试验中心检测各项技术指标都达到和超出规范要求,并且经中科院查新结果属于国际首创技术。适用于砌体工程、装饰工程;其生产工艺简单,处理效率高,处理量大,应用效果良好,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生态环境保护关系人民福祉和民族未来,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磊土鑫生态科技有限公司在谢盈庭的带领下,旨在以消纳城市建筑垃圾、尾矿废渣土、变废为宝的循环经济理念为核心。专注国家生态环境建设科学进程,用己有的多项科技成果创造生态经济财富,为城市和美丽乡村建设提供了清洁环保材料,助推城市发展和乡村振兴,更为国家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做出自己的贡献。

  资源循环,利国利民。2022年党的二十大即将召开,站在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征程,实现生态环保和绿色发展双赢,让“有限资源”变废为宝,实现“无限循环”,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国家战略。中国原创的“生态科技渣土固化胶结料”具有以废治废多项功能,在低碳、节能、节约矿山资源、提高经济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等方面有巨大优势,为祖国实现天蓝、地绿、水清的美丽中国助力。这项技术广泛应用不只是造福中国,也必将造福世界。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为了追逐绿色的梦想,谢盈庭一直在用智慧和汗水书写着一个又一个辉煌,谱写着一曲又一曲的创新赞歌。他始终兢兢业业、无私奉献,以实际行动诠释着科技报国、执着无悔的精神。在未来的环保事业中,在科技创新的大潮中,谢盈庭必然“大展拳脚”,乘风破浪,为改善生态环境,提高人类生存质量,共建“美丽中国梦”而砥砺前行,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文/贾妍)

  

*本文内容来自网络,不构成购买或投资建议。

 
关注微信公众号:

官方账号直达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招聘 | 广告刊例 | 版权声明

地址(Address):北京市西城区广内大街315号信息大厦B座8-13层(8-13 Floor, IT Center B Block, No.315 GuangNei Street, Xicheng District, Beijing, China)

邮编:100053 传真:010-63691514 Post Code:100053 Fax:010-63691514

Copyright 中国战略新兴产业网 京ICP备09051002号-3 技术支持:wice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