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代信息技术 信息基础设施建设 互联网+ 大数据 人工智能 高端信息技术核心产业
|高端制造 机器人 智能制造 新材料
|生物产业 生物医药 生物农业 生物技术
|绿色低碳 清洁能源汽车 环保产业 高效节能产业 生态修复 资源循环利用
|数字创意 数创装备 内容创新 设计创新
|产业资讯
|地方亮点及地方发改委动态
|独家内容
|杂志订阅
✍️ 投稿
您的位置:首页 > 其它 > 独家内容
中国主导生物技术供应链?这里面竞合挺复杂
2024-06-04 16:06
  中国战略新兴产业融媒体记者 李子吉
  以往,由于中美市场在创新药定价和支付能力上存在差异,中国创新药企业在追求合理回报的过程中格外重视美国市场。而一系列政策的出台,有望通过合理化政策引导,支持创新药企业获得合理回报,继而拉动整个创新药行业的研发积极性,突破“First-in-Class”,开发出真正具备差异化竞争优势的产品。
  重靴落地。
  当地时间5月15日,美国众议院监督与问责委员会以40:1的投票结果通过最新一版众议院《生物安全法案》。该法案将药明生物、药明康德、华大基因、华大智造和Complete Genomics 5家中资企业列入受关注企业名单,要求美国相关企业在2032年前结束与上述中资企业的合作。
  该法案的支持者称,这项立法对于防止外国对手获取美国人的健康和基因信息是必要的,外国对手可能会将这些数据“武器化”。他们还声称,让中国主导生物技术供应链是危险的。
  相关法案在生效前设置了8年缓冲期,诚然,8年时间也许美国企业仍然无法摆脱与中国企业形成的产业链,但在当前形势下,中国企业作出充分的战略调整,增强我国生物医药产业在全球市场的竞争力,把主动权握在自己手里才是最优解。
  01
  出海不该是必选项
  对于大部分中国医药企业而言,“出海”似乎不是一个可选项,而是一个必选项。
  拿药明康德来说,2023年,药明康德海外收入占比由2021年的74.67%提升至81.73%,其中美国业务占比达64.78%,可见美国市场的业务的重要性。
  与此同时,在美国《生物医药法案》落地之后,也有国内CXO企业想要通过加大欧洲市场投资布局,以此来规避地缘政治风险。5月22日,九洲药业公告,公司拟以自有资金通过公司在新加坡境内全资子公司Raybow life sciences (Singapore) PTE. LTD 在德国设立全资孙公司建设CRO服务平台,项目预计总投资约950万美元。
  诚然,对医药企业来说,出海和加强跨国药企合作十分重要。数据显示,2021年全球创新药市场约为8300亿美元,其中,美国市场占比为55%,而相比之下中国创新药市场仅占全球的3%。
  一方面目前全球的创新药、新药研发,仍然来自欧美传统市场;另一方面,跨国企业本身在欧美等地都有完整的布局,加上跨国药企的业务相对稳定,中国企业与跨国药企合作能收获稳定的订单。
  然而,以《生物安全法案》事件来说,有美国议员认为,美国药企过度依赖中国供应链是威胁,中国生物科技快速追赶美国也是威胁。那反过来同样,对中国药企来说,过度依赖海外市场未尝不是一种威胁,扩张国内市场,提高医药产业链韧性和竞争力,同时在全球医药产业链中获取更大的话语权是当务之急。
  不过不可否认的是,在产业链布局上,全球研制能力主要还是集中在欧美。生物医药产业链短、创新链长,在全球的布局紧跟全球产业竞争格局。生物药产业链最能创造价值的上游研发能力、终端的创新产品及产能,以及下游的品牌、渠道与销售能力高度集中,其中,美国拥有全球近六成专利、七成以上的新产品、七成以上的销售额,同时还是全球医药产业监管的风向标,产业链从基础研究、产品创新、销售到准入都具有绝对优势。
  近年来,我国医药产业发展迅猛。在全球创新药物研发的产业链中,中国的医药企业已经开始在全球市场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以CXO企业来说,国内企业不仅享有全球稀缺的工程师资源,还得益于国内完善的产业链,能够为客户提供高质量、高效率及高性价比的服务,目前已然成为全球制药和生物技术企业的首选合作伙伴。
  《生物安全法案》是美国逆全球化的又一次体现,不过不同于钢铁和半导体,这次美国在打压生物产业的时候,却给予了8年的缓冲期,这也侧面说明了中国医药产业,或者说现在的CXO产业的价值与意义——想要替代,却又无法替代。
  生物技术创新组织(BIO)警告美国立法者,随着美国针对部分中国生物医药服务提供商的生物安全打击愈演愈烈,突然脱钩可能会伤害数百万患者。BIO还对组织内生物医药行业成员开展了调查:在134家受访美国biotech公司中,74%的公司表示与中国CXO公司签订了临床前和临床服务合同,此类服务想要切换至其他公司需要长达6年的时间;30%受访者与中国CXO公司签订了生产合同,而药物生产转向替代公司需要长达8年时间。
  有外媒报道指出:“对于大型制药公司来讲,取代中国的制药方面产能,至少需要五年时间,而且肯定会花费更多的成本;而对于初创型公司来讲,甚至会威胁到他们的生存。”
  可以看到,在过去多年的发展中,中国CXO公司在服务欧美药企的过程中,已经验证自身极为高效的交付能力,亦可以说是研发能力,已经在全球树立了高效的业务样板。
  这种长期以来形成的制造红利和工程师红利是难以在短期内被超越的,这是我国CXO企业乃至整个生物医药产业应该具有的底气,其价值并不仅仅在于美国市场。
  另一方面,我国医药市场规模并不小。
  回顾中国创新药发展历史,自2008年“重大新药创制”专项启动以来,我国药企正逐步从仿制跟随走向自主创新,从依赖进口到国产替代,诸多企业加速布局创新药赛道,创新药数量也随之不断增加。
  特别是在2018年后,国产新药占比迅速提升,同时临床试验数量也呈现快速上升的趋势。目前,我国每年研发的1类新药约为20-30个,在世界范围内已占据一定的比重。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的《2023年度药品审评报告》显示,2023年批准上市的创新药有40个,其适应证涵盖了肿瘤、自身免疫等重大疾病,以及睡眠障碍、降低血脂等近年来社会需求增加的治疗领域。
  就上市公司营收来看,2023年是迄今为止国内创新药行业表现最为强劲的一年。港、美股上市的51家创新药企的营收规模达到549亿元,较2022年的320亿元实现了跨越式增长,增长额超过200亿元。其中,百济神州2023年业绩的大幅增长来自BTK抑制剂泽布替尼,全球销售额达13亿美元,首个国产10亿美元分子由此诞生。
  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显示,预计2025年和2030年,国内专利药市场规模将分别达到14010亿元人民币和20584亿元人民币,2021年至2025年和2025年至2030年的年复合增长率分别达到10.3%和8%。
  中国不仅拥有巨大的市场,还是亚洲重要的生物医药产业基地,成为跨国药企布局供应链的重要选择。
  2024年,阿斯利康在中国的生产、研发布局进一步扩大。
  3月1日,阿斯利康宣布与无锡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正式签署无锡小分子药物新工厂投资合作协议,将在无锡高新区投资4.75亿美元新建小分子药物工厂,为其小分子药物实现从制剂到包装的生产。3月2日,阿斯利康在中国研发日上宣布,上海已从全球研发中心全面升级为全球战略研发中心,中国在阿斯利康的重要性再次提升。
  同样加码投资中国市场的还有德国默克。
  去年6月,在默克进入中国市场90周年之际,宣布投资约7000万欧元扩建其南通生命科学中心。此次扩建将大幅提升产能,每年可为生物医药企业提供数千吨用于质控和检测的高纯度试剂。该项目计划在2026年投入运营。
  可见,跨国药企在中国的本地化战略已经成为其全球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与本土企业和机构的合作,以及在研发、生产、销售等环节的本地化投入,跨国药企在华战略布局已经步入新阶段。
  02
  把资本留在创新药市场
  2023年被称作“中国创新药出海元年”。
  据医药魔方统计,2023年我国有近70笔创新药License-out交易,数量较2022年增长32%;交易总金额超过465亿美元,较2022年增长69%。
  百利天恒将HER3/EGFR双抗ADC产品BL-B01D1的开发和商业化权益授权给BMS,创下之前行业最高交易纪录84亿美元;诚益生物与阿斯利康关于小分子GLP-1受体激动剂(GLP-1RA)ECC5004的授权合作,交易总额超20亿美元;此外,药明生物与GSK、恒瑞医药与默克、亨利医药与诺和诺德等十余起授权合作,交易总额都超过10亿美元。
  可以看到,比起自主出海,很多中国创新药企选择了通过License-out进军海外市场。
  Biotech和Biopharma之间其实在公司规模、研发力度、产品管线、商业化程度等方面都有本质的差别。Biotech企业普遍聚焦研发,但规模不大,而Biopharma企业则相对来说规模更大,具有研发、生产和商业化等更综合的能力,产品管线也更多样。
  许多Biotech公司在成立之初都希望发展成为Biopharma,但医药产业链中,中后期所需的临床能力、生产销售能力和早期的研发能力同样重要,大多数Biotech公司并不具备这些能力。对很多Biotech公司来说,最终的归宿还是将项目、管线卖掉,甚至将公司卖掉。
  中国的创新药行业也出现了公司被并购的案例。
  从2023年底至2024年初,短短半个月内国内就发生了3起创新药企并购案:2023年12月26日阿斯利康宣布收购亘喜生物,2024年1月5日诺华宣布收购信瑞诺医药,以及1月8日强生宣布现金收购安博生物。
  今年3月25日,美国生物制药公司NuvationBio宣布以全股票交易方式收购葆元医药;4月3日丹麦生物技术公司Genmab宣布收购普方生物。
  其中披露了交易金额的亘喜生物、普方生物、安博生物、信瑞诺医药四家,分别卖出了12亿美元、18亿美元、20亿美元、33亿美元的高价。
  然而,上述几起大额并购的收购方均为跨国药企,叠加2023年以来如火如荼的BD交易,不由得让人担忧,国内创新药优质资产正在流失。
  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还要从资本市场的投融资环境说起。
  2015年7月31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发布《关于征求加快解决药品注册申请积压问题的若干政策意见的公告》,而我国生物医药的快速发展也从此拉开帷幕:药品审评审批速度大幅提高,大量仿制药上市申请积压的现象得到了缓解,医药市场环境开始发生改变,而生物医药的创新研发也由此得到拉动。
  在2018年4月,港交所新生效的上市规则提到,“允许未有收入、未有利润的生物科技公司提交上市申请”,为未盈利企业打开了一道口子;科创板紧随其后,在2018年11月宣布设立后,允许符合条件的未盈利企业申请在科创板上市。
  未盈利企业可以上市,彻底打通了生物医药领域的投资闭环,将创新药投资推向2021年的最高峰,我国创新药也迎来了高速发展期。
  据医药魔方的数据显示,中国创新药领域一级市场融资额从2017年的146亿元跃升至2018年306亿元、2019年344亿元,再至2020年的869亿元、2021年的877亿元。同一时期,二级市场融资额则分别为19亿元、215亿元、235亿元、888亿元、700亿元。
  这时候每一家Biotech公司都想成为Biopharma,没有哪家企业会选择License-out。
  然而,自2021年下半年起,“资本寒冬”成为近两年来医药行业频繁讨论的关键词:2022年,国内创新药一级、二级市场融资额分别掉到433亿元、381亿元;2023年分别仅为309亿元、215亿元。
  从医药行业本身特点来看,制药企业研发面临着成本高、成功率低、周期长等风险。上市一款药品至少需要10年,投资额超过10亿美元。研发一款新药前期可能需要从超过1万个化合物中筛选,才能让最后那1个药品成功上市。
  这样一场胜败未知的长期战役,药企研发所需的资金全都指望一二级市场的融资以及已上市药物的利润。然而,在当下IPO政策逐渐收紧的形势下,创新药的资本市场很难再重现几年前港股、科创板的繁荣景象。
  那依靠已上市药物的利润,能够实现研发资金的良性循环吗?
  03
  平衡医保控费与医药创新
  但在国内市场,医保谈判环节是创新药企不得不面对的重要博弈。
  医保控费与医药创新挂在天平的两端。
  从中美两国药品销售结构来看,根据BCG数据,2021年,美国创新药销售额占其所有药品销售额之比为79%,而国内创新药销售额占比仅占全国药品销售额的11%,显然海外发达国家的创新药市场更加广阔。
  对比中美两国的医疗保障体系,美国商业医疗保险在其整个健康保险费用的占比为40.14%,而据银保监会2023年下发《关于进一步丰富人身保险产品供给情况的通报》,2022年商业健康险赔付支出仅占全国卫生总费用支出比例的5.3%。
  我国当前的医疗保险仍以社会医疗保险为主体,医保基金需覆盖约13.34亿人的医疗、用药需求,因此对创新药的支付力度仍旧有限。在国内市场,创新药企们必然要面对集中采购及医保谈判的控费压力,导致创新药的定价空间被压缩。
  从过往在海外上市的本土创新药来看,泽布替尼、西达基奥仑赛、本维莫德、特瑞普利单抗和呋喹替尼在美国的定价可以比中国本土定价高数倍到数十倍。选择出海的创新药,明显获得了更高的单品利润回报。
  作为厚植新质生产力的重要领域,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潜力巨大。国内创新药企的发展,更离不开持鼓励态度的政策环境。
  2024年1月22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浦东新区综合改革试点实施方案(2023-2027年)》,依照有关规定允许生物医药新产品参照国际同类药品定价,支持创新药和医疗器械产业发展。这一支持政策也拉开了 2024 年生物医药创新支持政策的序幕。
  2月5日,国家医保局、医药价格和招标采购司《关于建立新上市化学药品首发价格形成机制,鼓励高质量创新的通知(征求意见稿)》。将价格、挂网、采购等关键政策资源重点分配给真正具有创新性、高水平创新的企业。这一政策旨在鼓励企业在新药研发上以临床价值为核心,聚焦实际需求。
  在今年,“创新药”首次进入了政府工作报告之中。此外,政府工作报告中还指出,要促进医保、医疗、医药协同发展和治理。推动基本医疗保险省级统筹,完善国家药品集中采购制度,强化医保基金使用常态化监管,落实和完善异地就医结算。
  各地政府也积极响应。包括北京、广州、珠海等多地政府同时出台支持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政策,因城施策,加强创新药械研、产、审、用全链条的政策支持,促进打造特色鲜明的生物医药产业集群、提升综合创新能力、强化投融资支持和推进国际化方向发展等。支持政策出台之密集,引发业内高度关注。
  北京连续实施了两轮医药健康协同创新行动计划,全链条支持产业发展。4月17日,北京市医疗保障局等多部门共同发布《北京市支持创新医药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2024)》,从创新药械研发、临床实验、审评审批、生产制造、流通贸易、临床应用等8个方面提出32条促进创新医药发展的举措,其亮点在于从研发端与支付端两方面发力,指出要在研发上加快审批速度,在支付方面对创新药限制松绑,鼓励多元化支付。
  其中有一条极具突破性的条款:对国谈药和创新医疗器械涉及的诊疗项目,不受医疗机构总额预算指标限制;对需要开展绩效考核和总额预算管理(BJ-GBI)质量评价的医疗机构,剔除国谈药、创新诊疗项目对人均药品费用、人均医疗费用等相关指标的影响。
  国谈药,即国家医保谈判药品。在此之前,受到DRG支付改革、医院用药品规模限制等政策的影响,有些高值药(尤其是儿童、罕见病用药)进入医院可能不会很顺畅。医院临床用药的进与不进,应当取决于临床的需求,通过政策畅通创新药入院通道,逐渐回归临床需求为中心,不仅能让患者受益,也有利于创新药物研发。
  以往,由于中美市场在创新药定价和支付能力上存在差异,中国创新药企业在追求合理回报的过程中格外重视美国市场。而上述一系列政策的出台,有望通过合理化政策引导,支持创新药企业获得合理回报,继而拉动整个创新药行业的研发积极性,突破“First-in-Class”,开发出真正具备差异化竞争优势的产品。
  END
  编辑:李子吉
  设计:李子吉
  审核:艾丽
  政审:王军善
  终审:朱永旗
关注微信公众号:

官方账号直达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招聘 | 广告刊例 | 版权声明

地址(Address):北京市西城区广内大街315号信息大厦B座8-13层(8-13 Floor, IT Center B Block, No.315 GuangNei Street, Xicheng District, Beijing, China)

邮编:100053 传真:010-63691514 Post Code:100053 Fax:010-63691514

Copyright 中国战略新兴产业网 京ICP备09051002号-3 技术支持:wice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