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代信息技术 信息基础设施建设 互联网+ 大数据 人工智能 高端信息技术核心产业
|高端制造 机器人 智能制造 新材料
|生物产业 生物医药 生物农业 生物技术
|绿色低碳 清洁能源汽车 环保产业 高效节能产业 生态修复 资源循环利用
|数字创意 数创装备 内容创新 设计创新
|产业资讯
|地方亮点及地方发改委动态
|独家内容
|杂志订阅
✍️ 投稿
您的位置:首页 > 其它 > 独家内容
防疫新形势下,医疗系统需要做哪些准备?
2023-01-11 13:01
  中国战略新兴产业融媒体记者 李子吉
  2019年12月,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三年后的2022年12月,我们仿佛见到了新冠大流行结束的曙光——最直观的感受就是,疫情防控措施几乎每天都在优化调整,“走小步,不停步”。
  2022年12月7日,国务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发布《关于进一步优化落实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施的通知》,根据当前疫情形势和病毒变异情况,为更加科学精准防控,切实解决防控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具体提出,不按行政区域开展全员核酸检测、不再对跨地区流动人员查验核酸证明和健康码、无症状及轻症可自愿选择集中隔离收治、加快推进老年人新冠病毒疫苗接种等,共十条措施。
  不可忽视的是,如今新冠感染人数仍然居于高位,在政策优化调整后,医疗系统是否会经受新的压力?科学精准防疫的前提下,还将会出现怎样的新形势?这些都还是未知数,但毫无疑问,现在还不是“躺平”的时候,为了可以保证经济生活持续正常运行,我国的医疗卫生资源还需要不断提质扩容。
  01
  优化但没“躺平”
  2022年,12月5日,据北京市交通委消息,自当日首班车起,公交、地铁运营企业在核验健康信息时,不得拒绝无48小时核酸检测阴性证明的乘客乘车。
  12月6日,北京对核酸检测查验的要求进一步放宽。进入商超、商务楼宇及各类公共场所,可不查验核酸检测阴性证明,扫码进入即可;进入社区(村),不查验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常住居民可不扫码;进入网吧、酒吧、KTV等密闭场所以及餐饮堂食、室内健身等场所,仍需须扫码并查验48小时核酸检测阴性证明;与此同时,各区继续提供社会面免费核酸检测服务并不断优化布局,方便满足群众愿检尽检需求和防疫工作需要。
  在宣布核酸检测查验新措施这个方面,北京已经算是“动作慢”的了。
  11月30日,广州多区陆续发布通告,即时解除临时管控区的管控措施,按低风险管理。
  同日,重庆宣布中心城区逐步实行分区分类差异化防控。
  12月4日晚,杭州宣布,自12月5日起,不再开展常态化核酸检测,实行“愿检尽检”,各地继续提供便民检测服务。除养老院、福利院、中小学、幼儿园等特殊场所外,乘坐地铁、公交车等公共交通、进入公共场所,不再查验核酸检测阴性证明、不再扫“场所码”。通过药店购买“四类”药品的人员,不再要求核酸检测和赋码促检。
  12月5日晚间,山东省宣布取消交通场站、港口码头、高速卡口等场所强制性核酸检测“落地检”要求,成为全国首个取消强制性“落地检”的省份。
  有人将优化后的措施视为“躺平”,但实际上,目前这种情况,一以贯之地保持了我国防疫措施的科学精准,按照“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要求,最大程度保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
  拿北京、上海两座曾在2022年上半年受到新冠肺炎疫情严重影响的城市来说,虽然放宽了对核酸检测查验的要求,但进入网吧、酒吧、KTV等密闭场所以及餐饮堂食、室内健身等场所,仍需扫码并查验48小时核酸检测阴性证明。优化完善防控措施,并不等同于放任新冠病毒肆意传播。
  11月30日和12月1日,国务院副总理孙春兰就优化完善防控措施召开两场座谈会,两次提出,要“走小步,不停步”地优化完善防控政策。
  以广州为例,仍然划定高风险区,但划定更加科学精准,一般以单元、楼栋为单位划定,不得随意扩大;仍然进行流行病学调查,但不得随意扩大密切接触者甄别范围,不以时空伴随作为判定密切接触者的标准;密切接触者原则上仍然落实集中隔离观察,但符合居家隔离条件的密切接触者实施居家隔离。截至12月6日21时,广州市高风险区有3985个,都具体到了单元、楼栋。
  疫情防控措施的优化,更多体现了“人民至上”而非“防疫至上”的原则和指导精神,尽量可以做到“感染者的隔离措施一切照旧,其余民众的正常生活不受影响”。
  此前防疫模式因为一些地方“层层加码”、长期封控,导致群众生活不便,引发了一些焦虑情绪。孙春兰两次座谈会上提出,希望基层工作者加强政策学习,完整、全面、准确地把握和执行防控措施,规范操作、不变形不走样,及时回应群众关切,帮助解决基本生活保障、就医用药等急难愁盼问题。
  02
  传播性强了,但致病性减弱了
  国家卫健委数据显示,截至12月6日24时,据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现有确诊病例42955例(其中重症病例128例),尚在医学观察的无症状感染者356627例,尚在医学观察的密切接触者1831208人。12月6日一天内,我国本土新增确诊病例4351例,新增无症状感染者20764例。
  从数据可以看出,2022年冬天这轮疫情的主要毒株奥密克戎BF.7变异株,其免疫逃逸能力更强、潜伏期更短、传播速度更快,是迄今为止传播性最强的毒株。但与此同时也可以看到,虽然感染人数居高不下,但大多为无症状感染者,确诊者中也以轻症为主。
  根据广州卫健委数据,本轮疫情累计报告16.27万例,本轮疫情无症状感染者约占9成,重症、危重症仅4例,无死亡病例。
  新冠病毒的致病力,无疑是减弱了。
  呼吸危重症专家、北京市呼吸疾病研究所所长童朝晖表示,奥密克戎变异株引起重症和死亡的比例明显低于之前原始株和关切变异株,这既是奥密克戎变异株的特点,也与人群接种疫苗免疫水平提高和国家采取的积极预防策略有关。与2009年全球流感流行时期相比,目前奥密克戎变异株导致肺炎或者重症、危重症的比例相对较低。
  2022年11月25日,WHO在其对奥密克戎毒株抗击一周年的总结当中指出,该变种造成的疾病严重程度平均低于德尔塔。文章写道,许多因素可能发挥了作用,例如,病毒主要在上呼吸道引起感染和复制;由于疫苗接种和感染,全世界人群的免疫力一直在稳步提高。
  武汉大学病毒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在病毒体外感染实验中发现,奥密克戎变异株感染人肺细胞的能力显著低于原始毒株,在细胞内的复制效率比原始株要低10倍以上。在小鼠模型上,奥密克戎的致病力比2020年初武汉疫情时原始毒株下降至少40倍。与此同时,小鼠在感染奥密克戎后的肺部病毒含量比感染原始毒株低至少100倍。
  03
  因时因势优化完善防控措施
  那么既然奥密克戎的致病力已经不高,“乙类甲管”,是不是还有必要呢?
  2020年1月20日,国家卫健委发布1号公告明确,根据《传染病防治法》的相关规定,基于当时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的病原、流行病学、临床特征等特点的认识,报国务院批准同意,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纳入法定传染病乙类管理,采取甲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
  在疫情刚刚暴发的时候,由于疾病本身及新冠病毒都属于新事物,而且当时的毒株病死率很高,为了将这种来源不明的传染病的负面影响尽可能降至最低,对新冠肺炎采取了“乙类甲管”的措施。而如今,奥密克戎毒株已经不符合“甲类传染病”的特征了,延续甲级管理模式并不适合当下环境,而近期不断调整、优化的防疫措施也明显不是按照传染病甲级管理思路进行的。
  从另一个方面来说,优化完善防疫措施可以进一步减少疫情对民众生活造成的不便,同时还能够减轻一线防疫人员的工作压力,从而可以调集更多的医疗资源投入到补齐防疫的短板,比如进一步提升老年人群的疫苗接种率,以及完善新冠分级分类救治体系等工作。
  孙春兰在相关座谈会上提出了要求,要不断完善诊断、检测、收治、隔离等措施,加强全人群特别是老年人免疫接种,加快治疗药物和医疗资源准备;充实基层专业防控力量,强化社区医疗卫生机构分级诊疗,加强居民健康管理和服务,推动各项优化措施落地见效。
  现阶段防疫原则已经很明显地从强调核酸检测、动态清零,转向更强调老年人疫苗接种、医疗资源准备。
  老年人等脆弱人群,感染新冠病毒以后容易发展成重症、危重症甚至死亡,但我国老年人的疫苗接种情况仍有提高余地。根据国家卫健委数据推算,截至11月28日,中国60岁以上老年人的第一针接种率为90.68%,全程接种率(两针灭活疫苗或一针腺病毒疫苗)为86.42%,加强针接种率为68.75%。80岁以上老年人的第一针接种率为76.6%,全程接种率为65.8%,加强针接种率约为40%。
  11月29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印发《加强老年人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工作方案》,提出采取多种措施,加快提升80岁以上人群接种率,继续提高60至79岁人群接种率。
  《方案》提出,优化预防接种服务,继续通过设立老年人绿色通道、临时接种点、流动接种车等措施,最大限度为老年人提供便利。对失能、半失能的老年人,可以选派诊疗和接种经验丰富的医务人员组建接种小分队,携带接种后观察期间所需的常用设备和药品,提供上门接种服务。
  面对未来有可能出现的新冠肺炎疫情的反复,人们最担心的事情就是“医疗挤兑”。在12月以前,我们对于感染者的诊疗方式,是不管轻症还是无症状和重症患者,都要收治进医院;而本轮疫情也告诉我们,采取这样的收治方式,医疗系统将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而且如果医院被封控、医护被感染、病床/呼吸机/ICU被新冠感染者占用,将会导致其他疾病的患者得不到及时的治疗,出现更多的连锁反应。
  预防新冠肺炎疫情引起的“医疗挤兑”,一方面要加强医疗资源的提质扩容,另一方面要加强对感染者的分级分类。
  2022年以来,我国一直在加强对医疗新基建工作的支持力度,《医疗机构设置规划指导原则(2021-2025年)》明确提出要“持续强化医院感染防控管理,提高重大疫情应对能力”,还强调了公立医院分院区要加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能力建设,“确保重大疫情发生时迅速转换功能”。《国家卫健委开展财政贴息贷款更新改造医疗设备的通知》的印发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更新医疗设备的资金压力。
  实际上,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需要ICU床位、普通住院床位及隔离床位的感染者占比分别为0.1%、10%和90%左右,也就是说,真正需要住院的患者在所有感染者中占10%左右,国内现有医疗资源分配下来完全可以承受这部分压力。而最大的压力,在于隔离床位。
  所以,分级诊疗的关键是如何保证重症患者能够及时得到最好的治疗,这就要求相关医疗机构有能力把这部分重症病人提前筛选出来,比如那些重症风险显而易见的感染者,包括生命垂危的患者,80岁以上的高龄老人,晚期癌症、肾病、心脏病、免疫缺陷的患者等。
  《关于进一步优化落实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施的通知》中提及要优化调整隔离方式,“感染者要科学分类收治,具备居家隔离条件的无症状感染者和轻型病例一般采取居家隔离,也可自愿选择集中隔离收治”,同时要“发挥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网底’和家庭医生健康‘守门人’的作用,摸清辖区内患有心脑血管疾病、慢阻肺、糖尿病、慢性肾病、肿瘤、免疫功能缺陷等疾病的老年人及其新冠病毒疫苗接种情况,推进实施分级分类管理”。这也说明今后对于新冠肺炎感染者的收治将从“防病毒”转向“防重症”。
  疫情防控近三年来,我国不断提高对病毒的认识,动态总结疫情防控经验,始终因时因势优化完善防控措施,先后印发九版防控方案、出台二十条优化措施,以防控战略的稳定性、防控措施的灵活性有效应对了疫情形势的不确定性,也使得中国成为世界主要大国中新冠肺炎发病率最低、死亡人数最少的国家。
  眼下,最困难的时期已经走过,但行百里者半九十,在逐渐科学精准优化疫情防控措施的同时,也要关注到目前老年人的疫苗接种率仍有不足,新冠分级分类救治体系亦不健全,相关药物的研发、储备也还在路上等问题。对于新冠病毒的警惕,仍然不能放松,每个人要做好自己的第一责任人。
  END
  来源:本刊原创文章
关注微信公众号:

官方账号直达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招聘 | 广告刊例 | 版权声明

地址(Address):北京市西城区广内大街315号信息大厦B座8-13层(8-13 Floor, IT Center B Block, No.315 GuangNei Street, Xicheng District, Beijing, China)

邮编:100053 传真:010-63691514 Post Code:100053 Fax:010-63691514

Copyright 中国战略新兴产业网 京ICP备09051002号-3 技术支持:wice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