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代信息技术 信息基础设施建设 互联网+ 大数据 人工智能 高端信息技术核心产业
|高端制造 机器人 智能制造 新材料
|生物产业 生物医药 生物农业 生物技术
|绿色低碳 清洁能源汽车 环保产业 高效节能产业 生态修复 资源循环利用
|数字创意 数创装备 内容创新 设计创新
|产业资讯
|地方亮点及地方发改委动态
|独家内容
|杂志订阅
✍️ 投稿
您的位置:首页 > 其它 > 独家内容
专访新里程健康集团CEO林杨林:大健康产业一定是慢工出细活
2022-11-11 15:11
  中国战略新兴产业融媒体记者 杜壮
  随着人们对健康的关注度和需求度的逐渐上升,大健康产业已经成为全球热点和新的经济增长点。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14-2021年,中国大健康产业整体营收保持稳定增长,2021年营收规模达8万亿元,增幅达8.1%,预计2024年将达9万亿元。
  近年来,随着国有企业医疗机构改革的深化,医疗健康产业集团的医疗资源丰富、科技力量雄厚、产业体系全面等优势越来越凸显,在推进人们健康发展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今年8月,新里程健康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新里程健康集团”)刚刚完成了更名。相比之前的新里程医院集团,如今更加突出“健康”二字。作为国内医疗健康领域的代表企业,新里程健康集团CEO林杨林接受本刊记者专访时表示,更名后的集团更加关注健康产业和产业链,聚焦医疗服务、养老服务和医药制造。
  当前,大健康产业发展势头“火热”,但林杨林显得非常冷静。他认为,大健康产业一定是慢工出细活,产业发展需要经过时间的沉淀。因此,企业必须要达到技术硬、服务硬、专业硬,扎扎实实做出好产品,做出好品牌,做出竞争力,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产业发展要经历大浪淘沙的过程
  “尊重行业,尊重常识,尊重规律,尊重人性”,进入林杨林的办公室,一块大的白板上显示着这句话。林杨林笑称他在办公室时每天都会看这句话提醒自己,如今这已经刻入到新里程健康集团的发展战略中。
  “在一个历史重大转型期,产业结构、社会治理、群体认知都在重新订立规则,曾经被奉为圣经的垄断、高确定性、小投入大产出、短周期的经营手册,再也难以轻松应验。遵循行业规律,尊重商业常识,构建行业的正外部效应,这是我们坚持行走在难而正确的医疗健康行业的自我认同感。”林杨林说。
  大健康为企业开创了新的健康产业蓝海。《2022易凯资本中国健康产业白皮书》报告估算,2021年中国健康产业规模初步达到10万亿元左右,其中医疗服务、数字医疗以及泛健康市场规模约为5.5-6.5万亿元。
  林杨林认为,由于国家政策推动、大量资本投入等因素,如今大健康产业正处在高速发展阶段。不过,大健康产业的概念和领域很大,包括医药、医疗服务、制造、康养等多个方面,因此产业发展还要经历一个大浪淘沙的过程。
  被同事称为“住在高铁上”的林杨林,总是行走在全国各地分支机构,他认为哪里有需求,哪里就有产业投资。自2016年以来,新里程健康集团以构建“区域医疗中心”为发展战略,以国企医院为主先后控股投资了数十家等级医院,覆盖山东、河南、山西、福建、江苏、江西、四川等19个省份,同时延伸整合了近200家基层医疗机构,每年提供医疗服务超千万人次,目前已跻身国内最大的医疗健康集团之一。
  “未来几年,产业细分领域会越来越清晰,而且每个领域都会产生3-5家龙头企业。此外,行业的并购整合将会加速。”谈起产业发展,林杨林有一个清晰的认知,就是按产业思路经营。“我们从第一天就是按照发展实体经济的思路去布局产业,我们不可能什么都干,所以放弃了很多市场时髦的风口,专注细分领域,力争在每个进入的领域形成头部地位和品牌。”
  对此,林杨林谈到了中药领域。“目前新里程健康集团拥有全国驰名商标‘独一味’,依托独一味制药,下一步要通过外部整合和内生发展的方式,实现‘两条腿’走路。具体来说,一方面,打通产业链上下游,实现从中药种植到中药饮片,再到中药制造的布局。另一方面,完成从中药制造到中药消费、从制药IP向消费IP的转变,更好地解决‘治未病’、养老等方面的健康需求。这就是我们在中药领域最重要的转型发展。”林杨林说。
  在中药产业发展上,新里程健康集团非常注重通过产业链布局,在助力乡村振兴和地方政府发展大健康产业能有创新作为。林杨林告诉记者:“中药的产业链布局并不复杂。中药的原材料产地,特别是中药上游的种植资源具有稀缺性,同时也是确保药品质量的保证,不是什么地方都可以产出好中药。因此,新里程健康集团要积极与地方政府、合作社、农户等共同探索打造基于中药全产业链的模式。”
  科技创新是临床提升的最大生产力
  过去几年,在政策、产业、人才以及资本的共振下,我国大健康行业快速发展,企业创新迎来全面加速度。在新的全球竞争格局下,国产替代升级加速,创新驱动已经成为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因素,同时也倒逼着区域和企业打造更强的自主创新能力。
  自主创新是企业的生命,是企业爬坡过坎、发展壮大的根本。对于新里程健康集团来说更是如此。林杨林认为,对于医疗健康行业来说,科技创新是临床提升的最大生产力,也是最可期的确定性和最可靠的正确性。因此,他们选择了通过医疗机构为平台加快大健康的科技成果转化之路。
  临床医疗机构作为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如何转化?林杨林以工厂为例做了一个形象的比喻。“大多数医院都在聚焦临床,临床业务就像企业在做生产活动,每天要看多少病人,解决多少病人问题。而搭建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就像工厂的研发,研发是为了更好地提升产品能力、提升创新能力和服务能力。因此我们可以看到,在临床业务做得好的医疗机构,都会加大在科技成果转化上的投入,同样地,科技创新也会进一步提升临床能力。”
  全国控股管理已达到3万张床位的新里程健康集团在服务和口碑中有了进一步探索科技创新的底气。在进行科技成果转化的过程中,一方面,集团通过加大医院的科技创新投入,推动新技术的突破。比如,成立于1956年的西安庆华医院,曾经是兵器工业集团的企业医院,加入新里程健康集团后于近期获得历史上的第一项专利。成立于1958年的晋城大医院,更是在新里程健康集团的战略支持下,通过一系列促进科研创新的改革套餐,实现了华丽蜕变。仅2021年,这家医院的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消化内科获批山西省第四批省市共建医学重点学科,跻身省级重点学科行列;获批国家实用新型专利8项,是医院前十年获批专利数量之和;发表SCI论文8篇,创医院年度历史新高;参与起草、制定了三项国家级团体标准……创新在这里蔚然成风。
  另一方面,新里程健康集团成为越来越多的医药公司和科研机构的临床实践基地。2021年5月,中科院创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分别与新里程健康集团签订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合作协议。几方与新里程健康集团的紧密携手,旨在加快推动科技创新成果在医疗健康领域的推广应用,打通应用基础研究和产业化连接的“最后一公里”。
  林杨林告诉记者,这样做不仅患者可以直接受益,真正实现从治疗到康复、再到养老预防的综合健康服务,还可以让医院的学科实现可持续发展,提升竞争力,更可以通过临床医疗机构的科技突破,带动当地的大健康产业发展。
  做服务国家老龄化进程的赶考人
  “医疗健康属于半公共用品,一定先尊重其公益属性和政策属性,这点必须去遵循,不能讨价还价。无论是医疗服务领域,还是医疗医药领域等,未来市场最大的需求就在老龄化上。”对于未来发展,林杨林认为,在老龄化浪潮中,找到具有竞争力的一席之地是企业经营者的应有之意;在区域发展中能打造出一种切中时代需求的医疗健康创新典范,更是服务国家老龄化进程的赶考人的应有之意。
  庞大的老年人口规模意味着巨大的市场。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底,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为2.67亿人,占总人口比例为18.9%,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国家卫健委统计显示,到2035年左右,全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将突破4亿。
  作为人口大省的河南和山东来说,老龄化问题是改革进展中不可忽视的重要部分。2016年和2017年,新里程健康集团分别控股位于洛阳的中信中心医院(现改名为“洛阳新里程医院”)和位于东营的东营鸿港医院,为这两家医院找到一个全新的赛道——基于“老年专科医院+老年照护中心”的医养结合新模式,打造出了全新的“防控治康养”的医养体系。
  2018年,东营鸿港医院率先探索转型为老年专科医院,挂牌“东营老年病医院”,同时在医院中设置了服务失能半失能老人的老年照护中心次年这一模式入选《中国老年健康蓝皮书》;2020年,洛阳新里程医院以同样模式转型为老年专科医院+老年照护中心。2021和2022年,因其专业的老年服务能力和“防控治康养”的医养体系,两家医院先后晋级为三级医院。所谓“防控治康养”,就是通过搭建“疾病预防、慢病控制、多学科治疗、院内康复、养老照护”的全生命周期服务体系,满足老年人生命历程中的多重需求,形成集“预防、控病、治疗、康复、养老”五位一体的医养体系,打造有温度的老年健康产业服务集群。
  在新里程健康集团内部,基于“老年专科医院+老年照护中心”模式的“防控治康养”体系,正在复制拓展。2021年6月28日,晋城大医院老年病专科医院在晋城大医院古书院分院正式挂牌。2022年8月,新里程健康集团在重庆的4家二级医院和3家一级医院悉数高分通过中国老年医学学会组织的“老年友善医疗机构”和“老年营养示范病房”的双重验收。集团旗下多家医院启动了老年专科的建设步伐。在集团外部,新里程健康集团服务老龄化领域的医养结合探索正成为行业典范,2022年10月,东营鸿港医院申报的“东营鸿港医院无陪护服务标准化试点”成功获批创建山东省标准化试点项目,这是老年专科医院在山东省首次获此殊荣。
  实现企业的差异化创新,在林杨林看来,首先战略要有差异化创新。他一直强调,企业行稳才能致远,要把企业放到宏观的市场环境中考虑战略。他认为,无论是医疗、养老还是中药的赛道布局,不能只关注短期内的市场增长性,在充满强大社会意义和巨大社会需求的医疗健康领域,更需要构建长期的行业标杆品牌和长期的社会正外部效应。
  近两个小时的采访结束后,林杨林又接到了医疗健康类企业寻求投资合作的电话。正如林杨林所说,对于具有高度公益属性的医疗健康行业,在增强企业管理属性的同时,要以尊重生命科学的行业规律和聚焦产业发展的竞争力为准则,推动每个板块和每家机构都在服务国家战略的基础上更深入地挖掘商业价值和创造社会价值,体现商业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这不仅是“新里程们”探索产业发展的内在逻辑,更是坚持高质量发展需要思考的重要命题。
关注微信公众号:

官方账号直达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招聘 | 广告刊例 | 版权声明

地址(Address):北京市西城区广内大街315号信息大厦B座8-13层(8-13 Floor, IT Center B Block, No.315 GuangNei Street, Xicheng District, Beijing, China)

邮编:100053 传真:010-63691514 Post Code:100053 Fax:010-63691514

Copyright 中国战略新兴产业网 京ICP备09051002号-3 技术支持:wice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