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代信息技术 信息基础设施建设 互联网+ 大数据 人工智能 高端信息技术核心产业
|高端制造 机器人 智能制造 新材料
|生物产业 生物医药 生物农业 生物技术
|绿色低碳 清洁能源汽车 环保产业 高效节能产业 生态修复 资源循环利用
|数字创意 数创装备 内容创新 设计创新
|产业资讯
|地方亮点及地方发改委动态
|独家内容
|杂志订阅
✍️ 投稿
您的位置:首页 > 其它 > 独家内容
虚拟人赛道火爆,产业协同仍需提升
2022-04-01 13:04
  中国战略新兴产业融媒体记者  卜文娟
  在冬奥会上,凭借最后的精彩一跳,谷爱凌成功夺得历史上首枚自由式滑雪大跳台金牌。
  但就在前一天,本该积极备战比赛的“谷爱凌”却还在咪咕的演播室里赶通告。
  其实在咪咕演播室里的是她的“数字分身”Meet GU。Meet GU是中国移动咪咕视频推出的首个体育数字达人。当然,Meet GU也并非咪咕打造的唯一一个运动员数字分身,除了谷爱凌之外,像徐梦桃、隋文静、韩聪、任子威等4名冰雪项目运动员的虚拟数字形象也在此前的相关活动中相继亮相。可以说,冬奥会已经成为国内虚拟人产业最近几年发展成果的一次集中展示。
 
 
  升温的“虚拟人”
 
  除了冬奥会有虚拟人的身影,今年江苏卫视元旦跨年音乐会虚拟邓丽君与周深同台歌唱;万科集团给虚拟人“崔筱盼”颁发优秀新人奖;央视AI手语主播正式上岗,为冰雪赛事提供24小时实时手语服务……
  中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联盟和中关村数智人工智能产业联盟发布的《2020年虚拟数字人发展白皮书》明确指出,虚拟数字人是指具有数字化外形的虚拟人物,应当具备人的外貌(相貌、性别、性格等人物特征)、人的行为(语言、面部表情和肢体动作的表达能力)、人的思想(识别外界环境并能与人交互)这三方面特征。
  “虚拟人并非新鲜事物。从二次元偶像初音未来到如今的清华虚拟学生华智冰,他们都是计算机图形学、图形渲染、动作捕捉、深度学习、语音合成等技术合成的具有多重人类特征的综合产物。”华东师范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王长海认为,虚拟数字人主要分两类,即偶像类的身份型虚拟数字人,以及服务型虚拟数字人。
  自2021年以来,各种虚拟人已经层出不穷。启信宝数据显示,2020年-2022年,虚拟人相关企业数量呈现快速增长趋势。其中,2020年虚拟人相关企业新增数量为36080家,到了2021年,这一数据变成了66293家。
  据了解,2022年的第一周,字节跳动就出手投资了虚拟女生“李未可”。在投资“李未可”之前,字节跳动在虚拟人赛道上已经动作频频。在2021年春节,字节跳动旗下的火山引擎打造的虚拟人物“卡诺橙”亮相北京台春晚。
  除了字节跳动外,2021年11月24日,央视新闻联合百度智能云打造的总台首个AI手语主播正式亮相。冬奥会结束后,这位虚拟手语主播将全年无休,为听力障碍群体做好报道。AI手语主播的背后,是百度智能云的“数字明星运营平台”提供技术支持和服务。
  除了大厂和科技公司的布局外,虚拟人赛道上的创业者和投资人也络绎不绝。
  启信宝数据显示,从投资领域看,目前大多数投资集中在虚拟主播、虚拟偶像等制作上。数据显示,2020年虚拟人相关企业融资共有1713起,融资金额为2301亿元;短短一年后,这一领域的投资事件增长至2843起,融资金额为2540亿元。2022年过了不到一个月,虚拟人领域融资数量近百起,融资金额达4.11亿元。
 
  成本居高不下
 
  回看虚拟人的发展过程,不难看出,技术的发展是虚拟人行业发展的核心驱动力。
  图像端,CPU、GPU等技术的进步更加真实地表现了虚拟形象及其特征,使虚拟人在外表上更加贴近人类;交互端,人工智能技术为虚拟人提供了“智能”并赋予其性格,同时提供多维度的交互方式,包括语音、文字以及动作等,使虚拟人更加接近人类特征;呈现端,混合现实、全息影像的发展则使人们能够享受与虚拟人更加沉浸的互动体验。
  除了技术进步带来的应用场景开拓和虚拟人的多维度优势,国家也给予了虚拟人产业发展高度的重视。2021年10月,广电总局发布的《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十四五”科技发展规划》指出:“要推动虚拟主播、动画手语广泛应用于新闻播报、天气预报、综艺科教等节目生产,创新节目形态,提高制播效率和智能化水平”,首次明确地鼓励和支持虚拟人的发展。
  在技术、资本和政策的协同支持下,虚拟人已经有不少技术突破,“现阶段的虚拟人依旧处于3.0发展的初期阶段,距离实现虚拟人可以生动、无障碍式的交流、学习和应用依旧很远,目前实现这个目标最有效的方式就是搭平台、建生态。”百度智能云AI人机交互实验室负责人李士岩认为。
  而来自中科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智能设计与机器视觉研究室的信息显示,制作、训练虚拟人的技术还不够成熟,尤其是3D成像设备、后期制作开发等成本居高不下,建模效率相对较低。同时,虚拟人的算法性能有待进一步提升,特别是实时面部表情捕捉与还原的精准度亟待提高。另外,当前人机交互相关技术也还未成熟,虚拟人更多承担辅助角色,无法独立参与实际意义上的工作。
  据了解,仅设计一个虚拟人形象就要花费10万-100万元,后续的内容制作和智能驱动研发还需持续投入。
 
  仍需提升产业协同
 
  《虚拟数字人深度产业报告》显示,到2030年,我国虚拟人整体市场规模将达到2700亿元。当前虚拟人产业处于前期培育阶段,但距离虚拟人普遍应用,还有不小的距离。
  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是:当前,所有生产环节都分布在不同公司,做一个虚拟人,需要整合很多公司的能力才能完成,这就导致了虚拟人制作成本高昂,产能不足等问题。
  李士岩认为,目前最大的问题,仍是产业不能协同,公司之间没有有效整合,没有形成完整产业链。
  根据广发证券研报显示,上游的技术方,包括渲染建模、动捕面捕、AI技术、XR设备厂商等,负责完成虚拟人的制作。
  技术上竞争壁垒的巩固离不开前期大量成本投入,互联网大厂相比单一布局、体量较小的中小型技术厂商,其在虚拟人技术的资金、资源投入上更具优势,同时更有能力打造聚合的技术平台,能极大实现虚拟人制作环节的降本增效,将一系列精密硬件、技术、算法和软件聚合。
  《虚拟数字人深度产业报告》也指出,我国当前虚拟数字人市场吸引着赛道上中下游的玩家纷纷入局。但是,产业链的高效协同仍有待挖掘和提升。
  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管学院副教授李海刚表示,虚拟人的出现,初衷是为了降低服务成本、替代机械劳动,秉承提高生活质量的美好愿望,但对企业来说,确实需要在真实和虚拟之间找到平衡点,“否则,‘崔筱盼’们的出现,可能造成真实员工的心理恐慌和挫败感,不利于企业和社会的长远发展”。他建议,当虚拟人在更大范围应用后,公司可能需要在组织架构乃至绩效设置上重新考量。“所有的技术进步都要为人类服务,要遵循以人为本。”
  李海刚直言:所谓“虚拟人”,虚拟只是手段,“人”才是本质和核心。
  中信证券研究所传媒首席分析师王冠然认为,虚拟人正处于爆发期的早期,目前应用市场处于百舸争流、蓄势待发的状态,虚拟人及其形象衍生品的未来增长空间巨大,对虚拟人产业的前景非常乐观,目前元宇宙是互联网领域里爆发性最强的赛道,虚拟人未来成长的确定性最强,虚拟人是长期赛道,但发展过程中也会有强波动性,更看好人格型虚拟人,其具有极强爆发力和持久性。
 
  END
  来源:本刊原创文章
关注微信公众号:

官方账号直达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招聘 | 广告刊例 | 版权声明

地址(Address):北京市西城区广内大街315号信息大厦B座8-13层(8-13 Floor, IT Center B Block, No.315 GuangNei Street, Xicheng District, Beijing, China)

邮编:100053 传真:010-63691514 Post Code:100053 Fax:010-63691514

Copyright 中国战略新兴产业网 京ICP备09051002号-3 技术支持:wice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