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代信息技术 信息基础设施建设 互联网+ 大数据 人工智能 高端信息技术核心产业
|高端制造 机器人 智能制造 新材料
|生物产业 生物医药 生物农业 生物技术
|绿色低碳 清洁能源汽车 环保产业 高效节能产业 生态修复 资源循环利用
|数字创意 数创装备 内容创新 设计创新
|产业资讯
|地方亮点及地方发改委动态
|独家内容
|杂志订阅
✍️ 投稿
您的位置:首页 > 其它 > 独家内容
两网融合为农村废旧家电回收提供新思路
2021-10-12 14:10
  完善家电回收处理体系
  促进家电更新消费
  目前,我国废旧家电产品回收处理及综合利用行业在经历快速发展后,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阶段。中国每年淘汰废旧家电约1亿至1.2亿台,并以平均每年20%的涨幅增长。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多部门先后印发《关于完善废旧家电回收处理体系  推动家电更新消费的实施方案》、《关于鼓励家电生产企业开展回收目标责任制行动的通知》,从政策方面给出了发展方向。那么政策如何更好地落地?完善家电回收处理体系,促进家电更新消费还需打通哪些堵点、痛点?
  本期将从家电生产企业、供销社、互联网APP、家电销售平台等多方面,通过对业内专家学者和龙头企业的采访,探讨家电回收处理的有效路径。

  中国战略新兴产业融媒体记者 卜文娟
  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网络与农村环卫清运网络,既充分利用了网络资源,拓宽了回收渠道,又规范了回收流程,提高了回收效率,为做大农村废旧家电回收业务夯实了基础,发挥了示范带动作用。
  近几年农村市场,一直是各个家电企业争取的重要战场。一方面,相比一二级市场,农村市场新增需求较大。另一方面,在第一轮家电下乡,节能惠民等政策实施下购买的家电将迎来换新高潮。
  农村市场内的家电产品销量快速上升,意味着每年都将有大量的废旧家电等待新生。面对农村废旧家电市场大、退休难的问题,供销总社经济发展与改革部产业发展处处长王湛对本刊记者表示:“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网络与农村环卫清运网络‘两网融合’为系统内外推进农村废旧家电回收提供了一种更新、更成熟、更高效的模式,既充分利用了网络资源,拓宽了回收渠道,又规范了回收流程,提高了回收效率,为做大农村废旧家电回收业务夯实了基础,发挥了示范带动作用。”
 
  农村废旧家电退休难
  最近,家住在河南省滑县的谢先生遇到了苦恼,旧洗衣机如何处理,让他犯了难。“修洗衣机的钱还不如买个新的。又不知道将旧洗衣机卖给谁。一些小家电产品甚至‘收废品的’都‘看不上’。”
  面对“废旧家电如何处置”的问题,记者在采访过程中得到的答案更多的是:能修就行,修不了的家电就扔在院子里,或低价卖给收废品的商贩。而对于后续废旧家电的去向,大家一无所知。
  王湛认为,在健全农村废旧家电回收体系的长路上还存在诸多痛点。例如,废旧家电拆解具有一定公益性,国家专门设立了基金对废旧家电拆解企业按照处理量进行补贴,但是近几年基金补贴不到位,已造成许多企业难以正常运营,严重制约了拆解处理能力的提升。另外,在废旧家电回收过程中,回收企业主要从个人、散户手中收购,无法得到购进发票,不能列入成本,没有增值税抵扣,企业税负较重,企业可持续发展动力不足。
  目前这些情况正在改变。2020年5月14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等七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完善废旧家电回收处理体系推动家电更新消费的实施方案》,用3年左右的时间,进一步完善行业标准规范、政策体系,基本建成规范有序、运行顺畅、协同高效的废旧家电回收处理体系。
  今年1月,商务部等12部门联合发布的《关于提振大众消费重点消费促进释放农村消费潜若干措施的通知》,提出激活家电家具市场,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对淘汰旧家电家具并购买绿色智能家电、环保家具给予补贴。
  政策利好,多部门鼓励电视冰箱等生产企业开展废旧家电回收。而供销合作社长期扎根农村,服务农民,点多面广,一直是我国农村商品流通的一支骨干力量。在农村废旧家电回收过程中,担任了重要角色。
  王湛表示,近年来供销合作社流通网络覆盖面不断扩大,流通基础设施条件逐步完善,流通效率和运营水平大幅提升,在农村现代流通中的主导地位进一步显现。
  截至2020年底,供销全系统连锁企业6697家,拥有配送中心10802个,发展连锁、配送网点83.2万个。其中,直营连锁、配送网点15.5万个,加盟连锁、配送网点67.7万个。县及县以下连锁、配送网点78.1万个。
  各地供销合作社积极行动,不断拓宽业务领域和经营范围,不断加大废旧家电回收处理力度,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目前,全系统有超过20个省份开展废旧家电回收处理工作,拥有从业企业360余家,年回收处理废旧家电数量约2500万台(套)。”王湛对记者表示。
  其中,供销总社直属企业——中再资源环境股份有限公司,已在全国范围内建立起完善、稳定和优质的废电器回收网络,年回收拆解量超过2000万台(套)。
 
  完善农村逆向物流体系
  在王湛看来,农村废旧家电回收体系的关键在于完善农村逆向物流体系。“积极促进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网络与环卫清运网络有效对接,推进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网络与农村环卫清运网络‘两网融合’是供销合作社探索出的完善逆向物流,健全再生资源回收体系的有效途径。”
  《关于鼓励家电生产企业开展回收目标责任制行动的通知》指出,拓展回收渠道,创新回收方式。鼓励责任企业利用自身销售渠道、售后服务网络等开展废旧家电逆向回收,不断完善销售服务体系的回收功能;联合电商平台、家电卖场等开展家电以旧换新活动,促进废旧家电回收;加强与区域大型回收企业、有资质的拆解企业合作,建设基于家电更新信息的定向废旧家电回收服务网络。
  据介绍,目前各地供销合作社通过积极承接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依托现有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网络与农村环卫网络,发展符合城乡建设发展规划要求,布局合理、网络健全、设施适用、服务功能齐全、管理科学的“两网融合”示范网点,在机制、人员、物流、设施、平台等方面实现“一网多用”,有效提高了农村废旧家电回收效率。
  此外,据王湛介绍,自供销合作总社推进废旧家电回收处理体系建设工作以来,积极动员部署,形成工作合力,推动工作落实。
  一是制定印发《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关于加快推进供销合作社再生资源业务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着力打造废旧家电回收处理产业链作为加快推进供销合作社再生资源业务提质升级的重要举措,指导全系统从拓展业务、整合渠道、技术改造、深加工等方面做好补链强链。二是召开全国供销合作社农村环境服务现场会,提高认识,打造废旧家电回收处理产业链作为一项重要政治任务来抓,助力家电更新消费。三是开展系统再生资源业务专项调查,摸清全系统开展废旧家电回收处理的工作现状,为后续工作提供数据支撑。四是积极争取中央财政资金支持,现已有多个项目纳入中央财政资金支持范畴。
 
  2022年系统处理废旧家电能力
  占社会总量的1/3
  如何进一步挖掘农村消费潜力?
  王湛表示:“供销合作社将充分发挥系统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和日用消费商贸连锁网络,探索构建具有供销合作社特点的家电销售和废旧家电回收处理新模式,力争到2022年系统处理废旧家电能力占社会总量的1/3。”
  农村人口数量广、基数大,是消费市场的巨大潜力股。随着农民群体生活水平逐渐提高,农业农村现代化步伐持续加快,农村地区将会释放巨量的消费需求。为此,供销合作社拟从五个方面予以推进。
  王湛介绍,首先,发挥日用消费品流通优势,促进家电更新消费。“鼓励系统内商场、超市、电商平台等经营企业加强家电消费升级引导,激发居民消费潜力。发挥系统龙头带动作用,开展多种形式的家电促销活动,引导城乡广大消费者按安全使用年限更新家电。积极开发农村家电消费市场,推动农村家电消费产品换代。”
  其次,发挥经营服务网络优势,健全优化废旧家电回收渠道。王湛分析:“利用系统遍布城乡的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网络积极拓展废旧家电回收业务,规范回收流程。发挥系统商贸连锁经营服务网络优势,在销售新家电的同时开展废旧家电回收。推动家电回收企业构建线上线下相融合的回收模式,并积极与家电生产企业开展合作,建设多元化回收渠道。鼓励系统龙头企业与个体回收者联合合作,构建长期稳定的合作机制。”
  第三,发挥再生资源加工利用优势,提升废旧家电处理利用能力。鼓励系统内再生资源利用企业加大技术改造,提升废旧家电拆解利用能力,提高废旧家电处理的机械化、自动化和智能化水平。加强无害化、高值化利用技术研发与应用,提高处理产物附加值。发挥系统龙头企业技术和资质优势,加强与系统外再生资源利用企业合作,提升废旧家电拆解处理能力。
  第四,加强技术标准规范和物流体系建设,推动产业提档升级。在废旧家电回收处理环节,强化行业技术标准规范建设。健全家电销售、回收和处理各环节物流体系建设,利用销售环节配送、装机、维修等渠道,发展逆向物流。进一步降低废旧家电收运和存储成本,提高废旧家电回收处理效率。
  此外,王湛还认为,应该充分发挥系统各级再生资源行业协会的桥梁纽带作用,积极履行行业自律、技术交流和反映诉求职能。加快制定行业标准,组织专业技能培训,引导企业规范经营,总结推广行业典型经验做法,促进废旧家电回收处理行业管理水平提升。做好行业诚信建设,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推动行业健康规范发展。
  END
  来源:本刊原创文章
关注微信公众号:

官方账号直达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招聘 | 广告刊例 | 版权声明

地址(Address):北京市西城区广内大街315号信息大厦B座8-13层(8-13 Floor, IT Center B Block, No.315 GuangNei Street, Xicheng District, Beijing, China)

邮编:100053 传真:010-63691514 Post Code:100053 Fax:010-63691514

Copyright 中国战略新兴产业网 京ICP备09051002号-3 技术支持:wice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