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代信息技术 信息基础设施建设 互联网+ 大数据 人工智能 高端信息技术核心产业
|高端制造 机器人 智能制造 新材料
|生物产业 生物医药 生物农业 生物技术
|绿色低碳 清洁能源汽车 环保产业 高效节能产业 生态修复 资源循环利用
|数字创意 数创装备 内容创新 设计创新
|产业资讯
|地方亮点及地方发改委动态
|独家内容
|杂志订阅
✍️ 投稿
您的位置:首页 > 其它 > 独家内容
“三新”经济持续增速的背后
2021-08-25 16:08

  中国战略新兴产业融媒体记者    杜壮


  新兴产业这半年


  7月15日,中国经济半年报出炉,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GDP)532167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12.7%,两年平均增长5.3%。工业、消费、投资、外贸、收入、就业……主要宏观指标处于合理区间,生产需求继续回升,就业物价总体稳定,新动能快速成长,质量效益稳步提高。

  “今年上半年经济持续稳定恢复,供需循环畅通,为下半年经济运行打下了比较好的基础。”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司长刘爱华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给出了明确的判断。

  战略性新兴产业各领域上半年表现各有千秋,而扎实推动高质量发展依然是下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核心任务。

 

  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三新”经济增加值为169254亿元,比上年增长4.5%(未扣除价格因素,下同),比同期国内生产总值(GDP)现价增速高1.5个百分点;相当于GDP的比重为17.08%,比上年提高0.7个百分点。

  “三新”经济是以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为核心内容的经济活动的集合。自2018年我国首次公布“三新”增加值以来,这一数据保持了连年增长,展现出旺盛活力。当前,我国经济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一方面,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新技术新应用快速发展,为新业态新模式的勃发进行赋能。另一方面,从购物到服务,从生产到销售,各行各业加速“上线”“上云”,传统生产组织模式和产业供应链、价值链不断重构。创新发展正为经济增长引擎提供越来越多新动能。

 

  新兴产业表现活跃

 

  “三新”经济增加值衡量的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从事“三新”经济生产活动创造的增加值。2020年,我国“三新”经济表现亮眼。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分三次产业看,“三新”经济中,第一产业增加值为7423亿元,比上年增长11.0%,占比为4.39%;第二产业增加值为73487亿元,比上年增长4.3%,占比为43.42%;第三产业增加值为88345亿元,比上年增长4.2%,占比为52.20%。

  “近年来,我国实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推进供给体系优化,特别是促进数字化应用,推动‘三新’经济快速发展,呈现出良好势头。”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经济研究部副部长刘向东表示,2020年,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冲击,我国积极培育发展新动能,采取更便利化措施推动产业企业数字化转型,既促进了复工复产复商复市,也有效促进了数字化产业发展和产业数字化发展,推动经济稳中加固、稳中向好。

  新动能发展势头良好,新兴产业表现活跃。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上半年,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和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22.6%和22.8%,分别高于全部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6.7和6.9个百分点。网络零售活力不断激发,上半年,全国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同比增长18.7%,两年平均增长16.5%,比1-5月的两年平均增速提高0.9个百分点。

  在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数字经济研究院执行院长盘和林看来,通过“三新”经济增加值数据,可以直观展示我国“三新”经济发展的总体状况和发展态势,更好反映科技创新成果和经济发展质量,有助于政府决策的实时跟进,有助于外界更好地了解中国经济。同时,也可以激励我国经济进一步向“三新”经济领域推进发展,以多元化的发展业态、产品和模式推动经济结构不断优化。

 

  科技产业化步伐不断加快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我国数字经济展现出了强大的活力和韧性,众多领域成为数字新技术的“试验场”、新模式的“练兵场”、新业态的“培育场”。其中,在线教育、在线医疗、远程办公等线上服务迅速发展,一方面维持了经济社会稳定运转,另一方面也在对冲了疫情对消费、就业等领域的冲击。

  统计显示,疫情期间有约1.2-1.4亿中小学生(占比约70%)应用了在线教育平台。国家信息中心总经济师张新红表示,新冠肺炎疫情让我国在线教育的拐点提前3-5年到来。据艾媒咨询预测,2020中国在线教育用户规模将接近3亿人,中国在线教育市场规模将达4538亿元。

  办公、就医等其他领域同样迎来“线上”爆发。去年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多部门发布《关于支持新业态新模式健康发展 激活消费市场带动扩大就业的意见》,提出支持15种新业态新模式发展,包括在线教育、互联网医疗、线上办公、数字化治理、产业平台化发展、传统企业数字化转型、“虚拟”产业园和产业集群、“无人经济”、培育新个体经济支持自主就业、发展微经济鼓励“副业创新”、探索多点执业、共享生活、共享生产、生产资料共享及数据要素流通,为进一步打开新消费的市场空间提供政策加持。

  “三新”经济持续加速、占比提高。数据增长的背后,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司长刘爱华认为可以归结于四个方面因素。

  具体来说,第一,科技投入大幅增加。2020年,我国R&D(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与GDP之比达到了2.4%,比2015年提高了0.34个百分点。第二,科技人才队伍持续壮大,我国研发人员总量连续8年稳居世界首位。第三,科技产业化步伐不断加快,工业化和信息化的融合不断深化,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加快,带动新产业快速发展。“十三五”期间,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0.3%,明显快于全部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第四,政策支持力度不断加大,新冠肺炎疫情对新产业的发展既是挑战也是机遇,我国积极应对挑战,努力化危为机,针对重点领域出台了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支持举措,比如加快完善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采取研发费用加计扣除减免税等创新支持政策,加大“双创”力度,创新引领作用显著增强,有力地促进了新产业、新业态的成长壮大。

 

  提供自由、包容、完善的市场环境

 

  加快培育新动能是推动我国经济转型升级、提质增效、行稳致远的重要途径。当前,以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为核心内容的“三新”经济,正逐渐渗透到人们生产生活中的每个角落。

  不过,从国内看,部分中下游行业和中小微企业生产经营仍然较为困难,旅游、住宿等生活性服务消费恢复相对滞后,一些领域风险隐患不同程度存在。“三新”经济的发展需要融合多方力量,这也意味着要提供更为自由、包容、完善的市场环境,促进“三新”经济发展。

  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为了激发企业创新的积极性和活力,我国出台了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支持举措。比如,今年延续执行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75%政策,将制造业企业加计扣除比例提高到100%,用税收优惠机制激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

  民营经济是我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更好地激发民营企业活力和创造力,国家发展改革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将拓宽民营企业投资空间。进一步完善支持社会资本参与政策,用好向民间资本推介项目长效机制。规范有序推广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发挥政府资金引导带动作用,吸引民间资本参与市政、交通、生态环境、社会事业等补短板领域建设。

  刘爱华表示,从今年上半年情况看,“三新”经济的快速成长发展态势得到了延续。从高技术产业增加值、新产品的增长情况,还有新商业模式的增长状况,可以看出,“三新”经济的快速增长对今年上半年国民经济的持续稳定恢复发挥了重要作用。从更长期的角度来看,对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也提供了强有力的战略支撑。

  END

  来源:本刊原创文章

  编辑:艾丽

  审核:赵涵

关注微信公众号:

官方账号直达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招聘 | 广告刊例 | 版权声明

地址(Address):北京市西城区广内大街315号信息大厦B座8-13层(8-13 Floor, IT Center B Block, No.315 GuangNei Street, Xicheng District, Beijing, China)

邮编:100053 传真:010-63691514 Post Code:100053 Fax:010-63691514

Copyright 中国战略新兴产业网 京ICP备09051002号-3 技术支持:wice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