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代信息技术 信息基础设施建设 互联网+ 大数据 人工智能 高端信息技术核心产业
|高端制造 机器人 智能制造 新材料
|生物产业 生物医药 生物农业 生物技术
|绿色低碳 清洁能源汽车 环保产业 高效节能产业 生态修复 资源循环利用
|数字创意 数创装备 内容创新 设计创新
|产业资讯
|地方亮点及地方发改委动态
|独家内容
|杂志订阅
✍️ 投稿
您的位置:首页 > 其它 > 独家内容
用韧性社区建设抵御“灰犀牛”事件的伤害
2020-07-20 16:07
中国战略新兴产业融媒体记者 艾丽
  新冠肺炎疫情是一次“灰犀牛”事件,它的全球蔓延引发了人们对现代生活中公共安全体系完备性的反思和探讨。从国家,到地区,乃至社区,每一个层面的社群在面对风险时都需要一定的“韧性”方可对抗并进一步复苏。建设韧性社区,就是抵御此类风险、增强社会整体风险抗击打能力的一种新途径。针对韧性社区相关概念和建设情况,本刊记者连线了筑福集团董事长董有。
  “灰犀牛”这一概念,出自2007年古根海姆学者奖获得者米歇尔·渥克所著的《灰犀牛:如何应对大概率危机》,它比喻那些大概率且影响巨大的潜在危机。作者提出,此次新冠肺炎疫情从各个方面来评判都可以看作是一次“灰犀牛”事件。疫情尚在蔓延肆虐,这只巨大的“犀牛”带给全人类的损失已几乎无法用数字估量。
  韧性社区如何定义
  纵观全球,疫情的全面控制还未见曙光,中国却以迅速准确的回应和有效的组织能力减少了大量潜在损失。筑福集团董事长董有认为,无论是在疫情期间的应对情况还是在后疫情时期的恢复情况,不同国家应对疫情的差异可能也来自于其社区韧性的差异。
  所谓的“韧性社区”,就是以社区共同行动为基础,能连接内外资源、有效抵御灾害与风险,并从有害影响中恢复,保持可持续发展的能动社区。简单来讲,就是在风险状态下具备抗打击能力的社区。
  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的“六稳”“六保”总方针当中,就业首当其冲,缓解疫情冲击,发展经济、保障民生,就业是重中之重。实际上,疫情后经济、民生恢复的情况也是韧性的重要体现。董有认为,韧性体现在个人、建筑以及社区在面对灰犀牛或黑天鹅的冲击时,有多大的抵抗力、有多大的恢复力、有多好的长期适应力。
  有时,灾害当下带来的损害不是很大,但是灾害以后的次生影响也许会非常大。而社区作为社会最小的一个组织层面,很容易缺乏自我管理的能力。中国红十字基金会救灾赈济项目中心主任殷涛举例说,红十字会成立的灾后心理疏导热线发现,灾后当地孩子的心理创伤经常是长期的,而且非常复杂和极端。建设韧性社区意味着,除了在硬件方面进行灾后重建,灾区民众的精神面貌和思想心理也要相应地尽快得到恢复。
  韧性社区评价标准亟待建立
  据了解,国外已经出现了完整的韧性体系,一些城市和社区也已开始韧性评价。韧性社区、韧性设施已经成为社区建设的潮流。
  在2002年,倡导地区可持续发展国际理事会在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全球峰会上将“韧性”概念引入城市建设与防灾减灾领域。2015年华盛顿大学提出了一个国际标准化的运营社区的模型、评价标准,即WISC体系,是目前相对成熟的韧性社区建设理论。2016年联合国召开第三次人类居住会议,构建有韧性人类居住区成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目标之一。
  2011年在成都,成都市市长会议进行了“让城市更有韧性十项标准的宣言”;同时,在国内的规划领域,上海2016到2040年的规划首次把韧性纳入到城市的规划审批内容里。董有认为,虽然这项规划刚刚启动,但在整个社会将成为一个新的未来社会发展的重要的方向。
  在标准方面,董有介绍,在建筑工程标准层面,筑福集团与清华大学、同济大学及相关部门共同致力于推进中国韧性建筑的国标标准建设,合作编写的《建筑抗震韧性评价标准》(GB/T 38591-2020)于6月正式发布。此外,筑福还参与建设了中国灾害防御协会城乡韧性与防灾减灾专业委员会,共同推进中国韧性社区的建设。
  可以说,目前筑福参与完成的韧性建筑评价标准,属于“硬件标准”;而我国社会当下正在推进韧性社区评价标准的探索,其内容则更加广泛,涵盖硬件(建筑、设施)、软件(应急、文化)乃至智慧管理(数据、模拟)等三个维度。
  新兴技术助建韧性社区
  董有向本刊记者介绍,筑福集团用7年时间建立了城市危险建筑房屋的监控控制、智慧管理体系,城市建筑风险防控平台简称“房联网”。他提到,“为了把城市的危旧房管理起来,我们就把城市的体系,非常迅速的按照智慧化城市、大数据、可监控、可反应把它展示出来,这是我们非常需要的。”
  中国职业安全协会理事、壹基金救援联盟执委侯昭敏也认为,在物联网即将大规模应用的时代,通过大数据的方式,或者说通过物联网的方式去认知风险,有的时候会比人更准确一些。
  可以预见,除了大数据、物联网,各种新兴技术在建设韧性社区的过程中都将发挥无法替代的作用。
  正如米歇尔·渥克所认为的,风险管理不仅仅涉及风险本身,良好的风险管理和减灾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决策者识别风险并果断作出响应的能力。侯昭敏提出,安全管理和应急管理中有两条很关键的线:风险性和资源性。风险性就是对资源的认知,不管是黑天鹅还是灰犀牛,首先得识别黑天鹅和灰犀牛。作出识别后如何加以应对,就是对资源进行匹配。韧性社区的建设可以有效加强管理者对社区风险的认知、辨识,以及各个环节的应对手段。经过重重考验的韧性社区建设,或许将成为人类社会对抗灰犀牛事件的最大的”安全垫“。
  END
  来源:2020年7月18日期《中国战略新兴产业》
关注微信公众号:

官方账号直达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招聘 | 广告刊例 | 版权声明

地址(Address):北京市西城区广内大街315号信息大厦B座8-13层(8-13 Floor, IT Center B Block, No.315 GuangNei Street, Xicheng District, Beijing, China)

邮编:100053 传真:010-63691514 Post Code:100053 Fax:010-63691514

Copyright 中国战略新兴产业网 京ICP备09051002号-3 技术支持:wice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