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首发于2019年7月1日期
《中国战略新兴产业》
栏目主持 顾彦
当地时间6月7日,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发布声明称,从2020年起对公众开放国际空间站,允许普通民众访问参观,符合条件的企业也可以在那里进行商业活动。
这意味着太空旅游成为现实,不过“上天”的票价可不便宜。NASA首席财务官杰夫·德维特在当地时间6月7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介绍,旅行者须购买大约5800万美元(约4亿元人民币)的往返“客票”;在国际空间站需每天另行支付食宿费约3.5万美元,包括11250美元的再生生命支持和厕所费用,22500万美元的食品、空气和医疗补给费用等。“不过这可没有希尔顿或万豪酒店的积分。”杰夫·德威特面无表情地说。
光有钱还不够,想要去国际空间站还必须通过NASA严格的健康检查和培训程序。据悉,将由波音和SpaceX提供运输服务,将旅行者运送到国际空间站,同时这两家公司也负责招募旅行者,并对其进行训练以保证旅行者符合太空飞行的标准。
企业也可以史无前例地使用国际空间站的设备,甚至在上面拍广告和电影。不过也必须满足以下3个条件之一:开展的任何需要“独特的微重力环境”;发展的商业性应用必须与NASA相关联;支持近地轨道的可持续发展经济。
NASA表示,每年最多允许两次针对私人的国际空间站之旅,每次最长可达30天。据美媒Gizmodo报道,这样的行程每次有4个席位,NASA执行一次这样的任务大约可盈利420万美元,不过1年2次的频率并不能为NASA带来太多收入。
赚钱多少还在其次,重要的是这一计划标志着国际空间站正式向商业化迈进。美国航空航天情报公司Teal Group的分析师称:“空间站现在被准许用来赚钱,这不是一件小事。”
据BBC报道,国际空间站由美国与俄罗斯于1998年联合建造,NASA并没有完整的所有权。在过去近20年里,国际空间站一直主要服务于科研工作。2001年,俄罗斯航天局曾开展过类似业务,把一位来自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60岁百万富翁Dennis Tito送上国际空间站,这是世界上第一个太空旅游者。但NASA一直以来都拒绝将空间站商业化,认为这是国际空间站的不当使用,与俄罗斯航天局一度发生争执。
但据《洛杉矶时报》报道,NASA每年花费30亿-40亿美元用于运行国际空间站,美国再财大气粗也是有点“吃力”了。美国总统特朗普去年公布了一项预算,要求政府在2025年前停止向空间站提供资金,这促使NASA调整之前规定禁止空间站被用作商业用途的政策。
从目前的动向看来,NASA的计划是首先拓展商业合作,确保国际空间站在近地轨道的运行;然后,进一步将国际空间站转型为一个面向业界开放的商业平台;最后,将国际空间站私有化,卖给私营企业运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