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代信息技术 信息基础设施建设 互联网+ 大数据 人工智能 高端信息技术核心产业
|高端制造 机器人 智能制造 新材料
|生物产业 生物医药 生物农业 生物技术
|绿色低碳 清洁能源汽车 环保产业 高效节能产业 生态修复 资源循环利用
|数字创意 数创装备 内容创新 设计创新
|产业资讯
|地方亮点及地方发改委动态
|独家内容
|杂志订阅
✍️ 投稿
您的位置:首页 > 其它 > 独家内容
“双创”活动周北京会场:新动能持续发力,新兴产业成主角 | 热点聚焦
2019-07-11 19:07
来源:中国战略新兴产业

 

  本文首发于2019年7月1日期

  《中国战略新兴产业》

  《中国战略新兴产业》杂志

  记者 杜壮

  会跟随人走的智能旅行箱,可以躲避障碍物、识别材质的机械手臂,用脑电信号和眼镜控制智能轮椅……在近日举行的2019年全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动周北京会场上,涵盖了一批人工智能、集成电路、智能制造装备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技术和产品。

  如今,创新创业创造更加突出科技导向,创业活动推动科技创新呈现百舸争流之势,培育壮大新动能的作用更加显现。应用新技术

  在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展示中心的大厅内,一台仓储协作机器人跟随着工作人员在背后缓缓行驶,不仅可以灵活转弯,途中遇到障碍物时,还会主动避让。这就是灵动科技(北京)有限公司生产的视觉导航仓储协作机器人。据该公司首席项目官张硕介绍,目前这辆车可以在满载350千克的情况下运行8小时。

  作为一家新技术公司,张硕对本刊记者表示,国内人工智能知名企业如商汤、旷视等相对更侧重算法,也就是视觉识别的“大脑”决策中枢突破。对于怎样在0.1秒内通过多神经网络并行执行等AI技术,结合视觉识别到大脑决策,再到轮式底盘控制、成为具备端到端自主行动控制能力的“半智机器人”,提供“眼+大脑+小脑+手/脚”的AI解决方案,还鲜有人关注。灵动科技开始研发相关技术,并将其应用在仓储和物流领域。

  >> 图1(左上)为视觉导航仓储协作机器人,可提高工作效率2倍以上。图2(左下)为机器人灵巧手,具有6个主动自由度和12个运动关节。图3(右上)为边缘存算一体AI芯片,使AI运算效率提高20-100倍。杜壮/摄

  据Tractica预测,到2021年全球仓储和物流机器人出货量将从2016年的4万台激增至62万台。同时,该行业的市场收入将从2016年的19亿美元增长至224亿美元。智慧物流成为制造业、物流公司、电商公司、投资人等领域的“香饽饽”。仓储物流市场对智能物流机器人的需求愈发迫切。

  然而,就智能物流机器人而言,当前很多物流搬运机器人是基于固定路线,沿着铺设好的磁条或者二维码走,但无法避障;也有一些通过激光雷达进行定位和避障,但多线激光雷达成本过高,单线激光雷达无法适应复杂的仓储环境。

  “在传统的电商仓库中,人是搬运拣货的主体。在拣货这个环节,人力80%以上的时间被消耗在往返持车运输上。在物流的高峰时段,一位拣货员微信计步器的记录能达到3万多步以上,累计步行数十公里。但机器人可替拣货员完成50%以上的行走距离。”张硕告诉本刊记者,其公司的视觉导航仓储协作机器人使用了视觉定位导航(VSLAM)与环境理解(CV)技术,以摄像头为主要传感器,完成三维空间的定位与环境理解。此外,无需对仓储空间实施改造或预部署,可实现单件拣货成本下降30%以上的运行效果。

  “其实有几百万人在做重复性的搬箱子、推小车的工作,如何来使他更多地减少人的这些重复性的枯燥工作,有不同的路径。”张硕告诉本刊记者,机器人的加入可以为仓库省一半的人员,可以更高效地完成体力工作,减轻工作压力。

  在张硕看来,通过新技术可以帮助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大大提高仓储智能化自动化水平,使产业生产力能有更大提升。

  实际上,创新创业创造在互联网、智能制造等新兴产业及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跨界融合的领域,已培育出铺天盖地的初创企业,催生出新的产业形态,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中国科学院院士、国家纳米科学中心主任赵宇亮表示:“我国在基础研究上持续发力,但成果转化环节相对薄弱。‘双创’活动正是健全创新链、跨越‘死亡谷’的重要桥梁,将基础研究的突破真正转化为产品,进而推动国家的创新能力。”开发新产品

  当前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处于从蓄势待发到群体迸发的关键时期,伴随着信息革命进程的快速演进,新制造技术与新型材料研发的持续突破,以人工智能、量子计算等为代表的新兴技术纷纷步入加速成长期,不断发展成熟。

  众所周知,人工智能的应用场景广泛。《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报告2019》指出,预计到2020 年全球人工智能市场规模将会超过千亿美元。然而人工智能的应用离不开芯片。据相关机构预测,2020年AI芯片市场预计达到千亿量级。

  在“双创”活动周北京会场,北京知存科技有限公司CEO王绍迪向本刊记者展示了边缘存算一体AI芯片。据他介绍,通过对存储器的再设计,是存储器同时拥有运算和存储功能,实现“存算一天”的全新架构,使人工智能运算效率提高20-100倍,生产成本降低50%-80%。

  实际上,研发到市场应用的过程并非一帆风顺,而是通过反复试错后才能百炼成钢。王绍迪对本刊记者说:“在芯片不断的流片设计当中,会发现很多新的问题需要去解决,包括一些新的技术优化方式去提高运算效率,在发现创新点之后,我们会去改变,优化设计,尝试提出新的架构,不断地优化芯片,推进芯片从工作到量产。”

  王绍迪认为,人工智能会出现细分市场,这就需要很多企业在不同场景进行创新。他对本刊记者说:“未来的芯片需要成本必须要足够低,且在边缘这个场景下功耗要低,另外还要满足人工智能运算所需求的算例。”

  “对于新兴产业发展来说,需要靠创新企业发展来推动。”在王绍迪的眼中,未来十年是人工智能的十年,工作生产等方面将出现更多应用。不仅如此,未来还有很多产业会变成人工智能领域的巨头。创造新需求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生活环境的变化、人们健康观念的转变,以及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与居民生活质量密切相关的生物产业近年来保持了持续高速增长的态势。对于医疗器械市场来说更是如此,产业规模快速增长。据统计,2017年,我国医疗器械市场规模达4176 亿元,同比增长13.0%,规模较“十二五”末增长35.6%。

  在“双创”活动周北京会场,与医疗产业相关的一批技术吸引了参观者的“眼球”。

  只需按下相对应的数字键,机器人灵巧手即可实现柔性抓取,具有6个主动自由度和12个运动关节,每根手指可以独立进行位置控制、速度控制和力度控制。

  这款技术来自北京因时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该公司CEO蔡颖鹏认为,目前服务机器人的销量虽然在增长,但相对于用户的认知还有一定的差距。毕竟服务机器人是一个技术驱动的产业,不仅是时下热门的语音、视觉等技术重要,机器人本身的结构、驱动和控制传感等技术也是非常重要的。

  “我们团队选择了一条非常艰难的路,但是一旦我们克服了种种困难,对今后的发展和对产业的促进都是有极大帮助的。所以我们有信心积累自己的技术,培育自己的小市场,同时也有耐心等到大市场成熟的那一天。”蔡颖鹏说。

  除了机器人灵巧手,外骨骼机器人也成为亮点之一。数据显示,慢性病、交通、工伤事故等原因导致的这类人群数量巨大,2亿多慢性病患者中存在康复需求的超过1000万;因交通、工伤事故致残的伤残者,每年增量也达到了100多万。但目前,医院的康复资源覆盖面小且价格昂贵,激增的康复需求远未得到完全满足,这为康复器械的发展带来了机会。

  大艾机器人市场经理冯亦文告诉本刊记者,外骨骼机器人针对的患者主要是截瘫、偏瘫、脑瘫、老年失能人群。相比于传统康复训练半小时走几步,而且需要两三人进行辅助,机器人可以帮助患者自然行走,只需一人在旁保障其安全,患者半小时就能走几百米。

  根据Grand View Research的预测,2013年全球医用机器人市场是77.7亿美金,预计2020年将达到179亿美金,复合增长率为12.7%。值得注意的是,外骨骼机器人从2012年到2022年,市场占比明显提升,年复合增长率为47%,远高于其他类别的医疗机器人的平均增速。

  “目前大艾已拿到注册证的外骨骼机器人。”冯亦文认为,未来外骨骼机器人最大的市场潜力及消费级市场,随着未来技术升级,尤其是成本的下降,市场空间巨大。带来新动力

  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重构全球创新版图、重塑全球经济结构的大背景下,我国创新创业创造更加活跃,强劲的投入正源源不断转化为创新成果。

  一座城市的创新速度,代表着城市的生命力。以北京为例,据北京市发展改革委相关负责人介绍,2018年北京研发经费总量超过1600亿元,较2015年增长22%,占GDP比重保持在6%左右,稳居全国之首。其中,基础研究经费五年增长近40%,超过260亿元,占研发经费比重达到15%,持续占全国2成以上。

  不仅在研发上加大投入力度,北京每日新设科技型企业从2015年的110家增加到2018年的223家,实现翻番;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累计达到2.5万家,实现了翻番;独角兽企业82家,企业数量和整体估值实现了翻番。这组数据的背后,是北京创业创新创造的活力。

  “不断长大的双创队伍为‘北京创造’奠定了坚实的发展基础。”上述负责人表示。

  值得注意的是,2018年,北京市新经济总量达到万亿元,对GDP的贡献达到三成。高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分别提高了34%和42%。规模以上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技术产业对规模以上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0%以上。十大高精尖产业实现营业收入3.25万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和服务业企业收入的22.5%。

关注微信公众号:

官方账号直达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招聘 | 广告刊例 | 版权声明

地址(Address):北京市西城区广内大街315号信息大厦B座8-13层(8-13 Floor, IT Center B Block, No.315 GuangNei Street, Xicheng District, Beijing, China)

邮编:100053 传真:010-63691514 Post Code:100053 Fax:010-63691514

Copyright 中国战略新兴产业网 京ICP备09051002号-3 技术支持:wice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