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首发于2019年6月18日期
《中国战略新兴产业》
《中国战略新兴产业》杂志
记者 顾彦
云格数据发布的《2018年度中国移动互联网回顾报告》显示,2018年生鲜电商市场规模达到2000亿元,而每日优鲜以680万的月活用户、185万的多渠道月均新增用户和45%的独立用户行业占比,领跑生鲜电商行业。
让每日优鲜稳居行业领军地位的,是其率先跑通的“城市分选中心+前置仓”物流模式。2019年以来,叮咚买菜、朴朴超市、U掌柜、美团买菜、小区快点等多家平台也全面布局前置仓。今日资本创始人徐新说:“以前置仓为特点的生鲜到家电商的春天已经来临。”
物流仓储是生鲜电商最大痛点
“生鲜食品在整个商业产业链中确实是最特别的存在,因为时间是其最重要的保障。”每日优鲜相关负责人告诉本刊记者,从日常线下购买蔬菜瓜果、鱼肉禽蛋去菜市场,到后来进入超市选购,再到如今在线上下单购买生鲜产品,都存在食品保鲜的重要问题。
因此,生鲜产品的运输物流和仓储模式非常重要。一般来说,瓜果蔬菜等保鲜程度一般在三到五天,对冷链物流的要求极高,但我国的冷链物流条件有待完善,除了标准化程度有限,网络密度也无法延伸覆盖到“最后几公里”,如果运输物流链出现了长时间断裂,将很难保障生鲜产品的安全与品质问题。量大的生鲜食品需要更好的仓储能力及快速配送能力,目前大部分企业很难做到“既近又远”生鲜仓储能力,在远离市区的郊外建仓,这样就无法做到快速配送。
“生鲜电商渗透率暂时还较低,线上迁徙较慢。消费者对生鲜电商产品质量的信任度,对价格和选择种类的满意度,以及生鲜品类从上游供应链、到物流中心、到最后一公里配送的复杂性,都是生鲜电商想要快速发展必须突破的关键所在。而其中最为关键的因素就是供应链的打通和物流效率的提升。”上述负责人介绍,“事实上,选品的质量高低、品类丰富度属于基础性要素,在不同企业间很难形成竞争差异,优势企业也难以借此占优。但高效率的供应链、冷链技术和即时到家等服务却是更影响消费者体验和选择偏好的重要加分因素。”
中商产业研究院相关报告也指出,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生鲜电商行业市场交易规模达到2103.2亿元,较2017年(1402.8亿元)增长49.93%,预计未来几年,其市场将持续被资本市场看好,2019年我国突破3000亿元。但生鲜产品保鲜期短,品类多且杂,损耗率高达30%,导致生鲜电商难盈利。仓储管理是改善损耗问题的关键,通过仓储管理系统化和数据化,以及创新仓储模式,能够将损耗控制在良性的范围,从而实现盈利。
前置仓助每日优鲜破局
为了解决物流和仓储难题,每日优鲜率先跑通了生鲜电商行业“前置仓”模式。
在每日优鲜创始人兼CEO徐正看来,消费者代际和消费习惯的变迁决定了零售业态的变迁,对80、90、00后消费者而言,他们更看重商品品质,同时对生鲜具有很强的即时购物需求,希望即买即到、高频购买,并尽量保持新鲜。因此,传统的中心化物流模式并不完全适用于生鲜电商,这个垂直领域需要颠覆式创新。
前置仓顾名思义,就是将仓库建在离消费者最近的地方。不同于以往电商平台-快递企业-消费者的中心化电商模式,每日优鲜以城市分选中心(中心仓)为依托,再根据订单密度在商圈和社区建立前置仓,覆盖周边半径3公里的区域。商品会先被送到城市分选中心,经过质检后分温区入库,再分选加工成小包装,当用户在线上下单后,则会由离他们最近的前置仓完成拣货、打包和配送。
上述负责人向本刊记者介绍,社区前置仓位置选择非常重要。在选定小区前,每日优鲜和腾讯合作得到小区内的潜在客户的人物画像,首先会通过销售的数据和当地潜在用户匹配来预估在这个区域内可能的销量,然后要了解区域内租房的供需情况,还分析小区内现有的中性的、复合性的和竞争性的商铺情况。小区选定后,再决定前置仓的具体位置,包括费用信息、消防安全、交通情况等都是考虑的选址因素。建仓完成后,还需要进行实时的数据监控,基于大数据技术的补货算法会准确地掌握每个前置仓、每款产品的补货时间和补货量,以确保货品的足量供应,最大限度地降低损耗。
因为足够贴近用户,前置仓模式能实现用户下单后2小时(会员1小时)送达,又因为配送耗时短,可以采用去冷媒化运输。因此与以往电商选择城市旁边的大仓快速运输相比,前置仓可以实现体验好、成本低、复制快的业态模式。
“到目前为止,在北京基本能做到客户下单后,半小时送达率70%,1小时送达率90%,2小时送达率99.5%以上。在一些会员1小时、非会员2小时极速达覆盖不到的地区,我们还在做次日达。从获取的数据来看,极速达客户的留存率比次日达的高出一倍,复购率也会高出非常多。”上述负责人说。
凭借这一模式,每日优鲜成为了生鲜电商赛道中1%的盈利者之一。2017年8月,每日优鲜曾宣布单月营收突破2.8亿元,已在一线城市整体盈利。2018年,财务数据显示每日优鲜北京地区不但实现了盈亏平衡,并且维持了近一年的正现金流。2018年9月,每日优鲜也得到了资本市场的有力认可,获得了由高盛、腾讯领投的4.5亿美元融资,其表示会将部分融资用于全国冷链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并宣布将全力推进“百城万仓亿户”计划,最终实现覆盖100个城市,拓展1万个前置仓。
2019年生鲜市场将迎“千仓大战”
2015年,每日优鲜还是前置仓模式的率先跑通者。但随着这种模式的可行性和可复制性在每日优鲜身上得到验证,近年来越来越多公司加入这一赛道。2019年,整个生鲜电商行业已然跨入了热火朝天的“前置仓年”,它已经成为了生鲜电商的标配。
叮咚买菜是目前最受关注的生鲜电商行业新秀。叮咚买菜公司于2017年4月创立,总部位于上海,App于同年5月上线,消费者线上下单买菜,最快29分钟就可送达,而且可以0元起送、免配送费。配送如此之快,是因为叮咚买菜在上海有200个前置仓,每个前置仓300平米左右,服务附近1公里范围,基本覆盖上海市区。根据天眼查相关数据,叮咚买菜于2018年5月、7月、9月、10月、12月,连续完成了5轮融资,其中包括高榕资本、今日资本、红杉资本等著名VC机构投资,目前估值已经超过百亿元。
朴朴超市成立于2016年6月,同年9月上线运营,采用线上下单+前置仓配送模式,服务品类包含水果蔬菜、肉禽蛋奶、海鲜水产、粮油调味、酒水饮料、休闲食品、日用品等。每个前置仓500-600平米,服务1.5公里范围,用户通过朴朴超市App和小程序下单,平均送达用时24分钟。朴朴超市目前市场范围主要在福州,于2018年开拓厦门市场,并计划于2019年全面启动长沙、武汉、合肥等全国城市扩张。
亿欧网分析文章指出,前置仓电商要做好并不容易,这个赛道上已经倒下很多企业。叮咚买菜和朴朴超市在这样的情况下脱颖而出,创造了小趋势,说明胜仗是打出来的,坚韧和落地能力很重要。这两家企业还在投入亏损阶段,客单价能否支持成本,单仓单量是否够多,其模式能否适应扩展复制,还要观察。
在行业集中下注前置仓时,每日优鲜则将前置仓模式发展出了2.0版本—仓店一体。相比于平均面积在100-150平米的1.0版仓,2.0版前置仓在仓储面积上有较大提升,可达到300-400平米。因为承载了更多品类和服务,2.0版前置仓订单量也有大幅增长,日订单峰值可达2000单。另外,2.0版前置仓还增加了餐食、小红杯咖啡、活鲜三个功能区,可以为用户提供早餐、午餐、现磨咖啡、“三去”活鲜等商品。每日优鲜合伙人兼CFO王珺表示,公司会持续发力前置仓单体业态的升级,拓展更多品类和服务,满足消费者更多样化的细分需求。
“经过资本和市场的较量,生鲜电商格局已初步形成。仅就目前的数据来看,每日优鲜、盒马鲜生、叮咚买菜为代表的头部平台已占据89%以上的生鲜电商市场份额。可以预见的是,2019年生鲜电商之争将会非常激烈。”电商天使投资人、电商行业分析师李成东告诉本刊记者。
他预测,每日优鲜已在北京实现盈利,下一步就是打下更多市场,拥有千亿规模市场的上海,是其必争之地;华东也是叮咚买菜大本营,叮咚买菜拿到融资后必然会进一步扩张市场,全年可能达到40亿元的体量(实销);华东同样也是盒马鲜生的大本营,盒马鲜生肯定也会加入到这场大战当中;且美团买菜、苏宁小店,京东到家也必定会加入这场竞争。
“千仓大战,入局不一定能活下来,不入局连汤都不会剩下。”李成东说,“2019年这场生死大战,面对复杂的市场环境,众多巨头加入竞争,烧钱是远远不够的,只有最先跑出最高效率的生鲜模型,才是真正的‘胜负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