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代信息技术 信息基础设施建设 互联网+ 大数据 人工智能 高端信息技术核心产业
|高端制造 机器人 智能制造 新材料
|生物产业 生物医药 生物农业 生物技术
|绿色低碳 清洁能源汽车 环保产业 高效节能产业 生态修复 资源循环利用
|数字创意 数创装备 内容创新 设计创新
|产业资讯
|地方亮点及地方发改委动态
|独家内容
|杂志订阅
✍️ 投稿
您的位置:首页 > 其它 > 独家内容
银行资管投资模式升级 从纯“固收”向“固收+”转变 | 特别关注
2018-12-19 17:12
来源:中国战略新兴产业

  本文首发于2018年12月18日期

  《中国战略新兴产业》

  银行资管投资模式升级 从纯“固收”向“固收+”转变

李木子

  资管新规发布后,作为资管业务的最重要参与者之一,商业银行进行业务转型和强化风险管理已经迫在眉睫。短短几个月内,《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监督管理办法》(以下简称“理财新规”)、《商业银行理财子公司管理办法》等资管新规的配套细则纷纷出台。不难看出,在资管新规的影响下,商业银行资管业务将面临新的挑战,同时也将迎来新的机遇。

  困境 :业务受阻,风险增大

  经过十多年的发展,我国商业银行理财业务已经成长为百姓信赖、发展稳健的资管业务,在丰富金融产品供给、推动利率市场化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在快速发展过程中,银行理财业务未完全实现“受人之托,代人理财”,存在资金池操作、底层资产不明、刚性兑付等问题,蕴藏着一定的风险。

  而资管新规的核心就是打破刚兑、破除多层嵌套与禁止资金池模式,清理理财乱象,降低分级杠杠,并对商业银行明确提出了要实现净值化管理、期限匹配、禁止通道等要求。因此,商业银行相关资管业务的发展必然会受到一定的约束,风险管理挑战也会明显增大。

  首先,资金回表力度加大,资本压力凸显。资管新规加大了非标融资的监管力度,使相关融资方式回归银行表内,银行体系提供资金支持的资本占用明显上升。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8年6月底,11家A股上市银行的表内外风险暴露规模合计为148.84万亿元,其中表外风险暴露为12.2万亿元,占比为8.2%,较2017年同期下降0.23个百分点,较2016年同期下降了0.49个百分点。

  分析人士认为,根据资管新规,商业银行会将大部分融资需求转为表内信贷,进而增加结构性存款、大额及同业存单等承接资金的产品。截至2018年6月,商业银行结构性存款余额和同业存单余额分别为9.2万亿元和8.9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47.6%和11.4%,同期金融机构各项存款增速仅为8.4%。高成本负债快速攀升,拉高了银行负债成本,影响资本充足率。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第二季度末,我国银行业资本充足率为13.57%,环比下降0.07个百分点,资本补充压力不断显现。而表外业务回归表内的过程中,不良资产也要一并回归,那么因此而引发的不良资产暴露、不良率的提高也同样不可忽视。

  其次,理财业务规模增长放缓。2017年下半年以来,银行理财产品规模高增长态势就已经发生变化,资管新规征求意见稿推出后冲击更加明显。2017年底银行理财产品余额增速已从2016年底的23.6%陡降至1.7%左右,截至2018年6月末,11家上市银行理财产品余额为13.92万亿元,同比增速为-0.8%,而2009-2016年,银行理财规模年化增长率高达48%。同时,随着部分银行存量产品(保本理财产品)逐渐退出,银行理财出现量价齐跌的局面。数据显示,今年二季度,506家银行共发行了2.8万款银行理财产品,产品发行量减少3906款。以6月份为例,银行理财产品共发行11319款,环比减少778款,降幅为6.43%,较2017年6月份减少3265款,同比减少22.39%。

  究其原因,主要包括:刚性被兑付打破,银行理财产品中具有“保本保收益”特点的理财产品对投资者吸引力降低,而这类理财产品占总产品规模的90%以上;合格投资者门槛提高,且不得使用贷款、发行债券等筹集资金,进而造成部分客户流失;回报率较高的非标资产投资受到限制,影响了理财产品的收益率,降低了其对投资者的吸引力。

  第三,盈利模式转变刻不容缓。资管新规将会倒逼银行理财重新定位,未来理财产品的盈利模式势必随之改变,可以预期,随着资管新规的逐步实施,理财业务规模将继续收缩。加之理财新规明确把保本理财产品划归为存款,所以过渡期内资本存量将继续下降,新产品增量减速,理财规模进一步萎缩,银行依靠表外业务极速扩张的路径已不复存在,传统理财优势将被大大削弱。实际上,银行前期已经通过开展结构性存款业务来为保本理财的退出做准备。截至2018年3月,中资银行的结构性存款规模共计8.8万亿元,同比增长了47%。但结构性存款的成本较高,将加大银行负债端成本压力。另外,根据资管新规关于公司治理和风险隔离的相关要求,规定商业银行应当通过具有独立法人地位的子公司开展理财业务,设立资管子公司将成为商业银行未来争夺理财业务的重要方式。

  第四,非标资产面临流动性风险。大多数银行理财产品的产品期限在1年之内,但银行为了获得更高的回报收益,会将短期理财产品融到的资金投入期限在3-5年的债务产品中。资管新规明确了限制非标资产期限错配,银行理财资金投向会发生转变,投资者结构和投资者标的结构也会随之变化。借短贷长的模式,受到了挑战。

  最后,资产主动管理能力将面临考验。资管新规要求理财产品打破资金池模式、实行净值化管理、打破刚兑,由此商业银行的盈利模式由“利差”转为“管理费”模式,对银行现有的业务流程、信息技术系统、客户服务、风险管理模式等都提出了新的挑战。

  出路 :回归本源,重塑能力

  为促进统一资管产品监管标准,推动银行理财业务规范健康发展,9月28日,银保监会发布实施理财新规。这既是落实资管新规的重要举措,也有利于细化银行理财监管要求,消除市场不确定性,稳定市场预期,加快新产品研发,引导理财资金以合法、规范形式进入实体经济和金融市场,更为银行推进理财业务规范转型、实现新旧规则有序衔接和重塑资管业务模式指明了方向。

  一是投资理念的转型。传统商业银行经过长期发展,规模逐渐庞大,体制相对僵化,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时期,商业银行理财业务转型迫在眉睫。银行需从传统同质化产品竞争中抽离,通过重塑定位寻求转变,明确资管业务重心,寻求自身差异化转型方向。

  当下,个性化、差异化的资产配置需求特征日益显著,这将成为银行大类资产配置的根本出发点和核心依据。为有效实施大类资产差异化投资策略,未来商业银行的资管业务或将成为客户资金与优质大类资产投资工具的桥梁:通过分散化、集约化、专业化主动管理,采用MOM/FOF等资管投资模式,整合理财业务和基金、保险产品等代销服务,拓展资管产品投资的风险收益边界,锁定投资组合整体风险。

  在银行投资端转型过程中,自主管理能力将逐步成为商业银行的核心竞争力。就委外情况看,商业银行在经历了长时间的委外规模占比提升后,于2017年末迎来拐点,委外占比从2017年四季度的49.65%回调至2018年二季度的43.68%,下降5.97个百分点。这预示着商业银行被动管理模式扩张时代的结束,随之而来的即是主动管理模式的转型升级,并逐步形成自身的差异化竞争实力。一方面,不同规模银行结合自身风控、投研、人力资源、系统等各因素,在自主投资与外部机构合作之间寻求平衡点,以有效发展资管业务;另一方面,银行委外模式逐步迎来变革,由被动委外向MOM/FOF管理模式转变。

  二是投资范围的转型。银行资管业务投资标的有望逐渐转向整个金融市场,从而改变目前主要集中于固定收益领域的现状。商业银行传统资管投资主要包含固定收益类债券、挂钩衍生品的结构性产品、“非标”、两融收益权、结构化信托的优先级、债权直投计划等,投资范围相对狭窄。理财新规对投资范围进行了较大程度的放松,未来银行资管部发行的理财产品可投资于国债、地方政府债券、中央银行票据、政府机构债券、金融债券、银行存款、大额存单、同业存单、公司信用类债券、在银行间市场和证券交易所市场发行的资产支持证券、公募证券投资基金、其他债权类资产、权益类资产以及国务院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认可的其他资产。且在银行理财完成子公司制转型后,投资范围还将进一步放松。从此次理财新规的投资范围来看,未来银行理财可通过投资各类公募基金间接进入股市,标志着监管层正着力银行理财投资范围的外延。

  总体来说,从纯“固收”向“固收+”模式转变将是银行资管投资模式升级的必然趋势。固收类产品市场是银行资管的传统优势投资领域,在银行资管投资范围从单一化走向多样化的进程中,其跨市场投研能力捉襟见肘,要想实现平稳转型与发展,银行需进一步加强投研能力建设,积极提升投资管理能力。

  三是组织架构的转型。在资管新规下,银行资管业务组织形式将呈现多元化发展态势。商业银行对于资管子公司的布局正在提速,标志着银行业资管业务上升到一个新的台阶:设立理财子公司开展资管业务,有利于强化银行理财业务的风险隔离,推动银行理财回归资管业务本源,逐步有序打破刚性兑付。同时还有助于优化组织管理体系,建立符合资管业务特点的风控制度和激励机制,促进理财业务规范转型。

  近日,中行、建行两家国有大行接连宣布设立理财子公司。至此,已有16家中资银行布局理财子公司,各家机构需尽快明确自身策略和投资风格,非标投资将成为理财子公司的最大优势之一。业内人士表示,国有大行入局将进一步推动资管市场的分化及生态链的重构,除了银行机构的定位分化,还包括与其他非银行机构、服务类机构的“竞合关系”等。相对来说,投研实力更强的非银资管机构并不会停止创新与转型的步伐,它们将一直致力于构建包括权益类投资的多层次产品体系。如何直面大资管行业的强劲竞争,也是银行资管行业需要深度思考的一个课题。

  值得注意的是,未来银行系理财子公司的设立虽然促使理财业务更加市场化,但从中短期来看,还存在投研能力不足、资源获得能力欠缺等问题。因此,其运行的定位或仍在总行体系内部,从产品销售到投资管理等各环节还需依托总行的实力。在中短期内依靠母行业务的背景下,新设立理财子公司如何发挥自身优势,处理好与其他子公司的利益关系,均需要进一步深入探讨。

  我国大资管行业经历数年分业监管、粗放发展,在外部监管统一化与投资模式重塑、内部竞争模式与发展路径调整后,银行资管正迎来大挑战,而大挑战预示着大机遇。在资管新规及其配套监管架构基本搭建完成后,商业银行正积极探索业务转型模式,并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效。其中,城市商业银行积极尝试产品转型,在产品丰富程度上有较好表现,净值化水平有明显提升,为客户提供多种投资选择;受资管新规打破刚兑、限制通道业务等方面的影响,部分农村金融机构退出银行理财行业,上半年开展理财业务的农村金融机构较2017年有所减少,但部分农村金融机构面临产品转型压力,在净值化转型、风险控制等方面依然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可见,随着资管新规和理财新规打破刚性兑付,破除行业竞争壁垒并限制银行资管非标业务过度扩张,商业银行正在加快理念转变和经营模式创新,为后续“财富管理+资管”的业务模式发展提供支撑,以此推动银行资管模式的全面转型。

关注微信公众号:

官方账号直达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招聘 | 广告刊例 | 版权声明

地址(Address):北京市西城区广内大街315号信息大厦B座8-13层(8-13 Floor, IT Center B Block, No.315 GuangNei Street, Xicheng District, Beijing, China)

邮编:100053 传真:010-63691514 Post Code:100053 Fax:010-63691514

Copyright 中国战略新兴产业网 京ICP备09051002号-3 技术支持:wice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