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代信息技术 信息基础设施建设 互联网+ 大数据 人工智能 高端信息技术核心产业
|高端制造 机器人 智能制造 新材料
|生物产业 生物医药 生物农业 生物技术
|绿色低碳 清洁能源汽车 环保产业 高效节能产业 生态修复 资源循环利用
|数字创意 数创装备 内容创新 设计创新
|产业资讯
|地方亮点及地方发改委动态
|独家内容
|杂志订阅
✍️ 投稿
您的位置:首页 > 其它 > 独家内容
烟囱少了,空气质量高了 | 热点聚焦
2018-12-10 16:12
来源:中国战略新兴产业

  本文首发于2018年12月1日期

  《中国战略新兴产业》

  烟囱少了,空气质量高了

  节能环保产业带动新的经济增长点

  《中国战略新兴产业》杂志

  记者 贠天一

  “小燕子,穿花衣,年年春天来这里......”

  一首广为流传的儿歌伴随了几代人的成长,成为了很多人随口便可哼唱的旋律。这首诞生于上世纪60年代的儿歌有这样一段词,深刻地反映了那个时代我们对工业现代化的渴求。“小燕子,告诉你,今年这里更美丽。我们盖起了大工厂,装上了新机器。欢迎你,长期住在这里”。

  改革开放初期,烟囱的高度和数量一度成为一座城市工业化和现代化的象征,大工厂、高烟囱是那个时代经济发展的动力。然而,随着烟囱数量的不断增加,空气质量随之变差,春天不再像儿歌里唱的那样美丽,沙尘、雾霾等极端天气的出现,给环境质量敲响警钟。

  改革开放40年,工业的转型升级以及人们环境意识的增强,让“烟囱时代”一去不复返。随着淘汰燃煤锅炉,安装大气污染防治设施,控制工业粉尘等相关措施不断出台,近年来,一座座“烟囱”不见了,空气质量开始获得改善。在这一过程中,环保相关产业也从无到有,从边缘产业走向支柱产业。

  大气环境治理带动环保产业发展

  从最早的“奥运蓝”、“APEC蓝”,到“G20蓝”、“北京蓝”,每当出现蓝天,人们总愿意多看几眼,似乎因这湛蓝的天空,心情也变好了。改革开放40年,大气环境质量由好变差,又从差中开始慢慢变好。近年来,蓝天保卫战、柴油车污染治理攻坚战等大气治理相关战役接连打响,并取得了不菲成绩。

  生态环境部发布《2017中国生态环境状况公报》,全国338个地级及以上城市可吸入颗粒物(PM10)平均浓度比2013年下降22.7%,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区域细颗粒物(PM2.5)平均浓度比2013年分别下降39.6%、34.3%、27.7%,《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空气质量改善目标和重点工作任务全面完成。基本完成地级及以上城市建成区燃煤小锅炉淘汰,累计淘汰城市建成区10蒸吨以下燃煤小锅炉20余万台,累计完成燃煤电厂超低排放改造7亿千瓦。

  实际上,从改革开放初期到现在,我国的烟气排放标准不断提高,以燃煤电厂为例,燃煤电厂烟气排放标准经历了1997年、2003年、2011年连续3次提标,并于2016年启动了超低排放改造。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秘书长易斌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表示,完成超低排放改造的燃煤发电机组烟尘、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浓度分别仅为1997年之前的5%、2.9%、4.5%,极大地改变了我国大气污染防治的战略格局。我国大气环保装备制造、工艺设计和工程建设水平不断提升,为打赢蓝天保卫战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数据显示,2013-2017年,我国大气污染防治专项资金持续增加,年平均增长率达到38.17%。在中央环保投资的带动下,大气治理产业得到迅猛发展。据统计,2017年,大气治理年收入2511.2亿元,较2016年增加17.5%。据测算,打赢蓝天保卫战、打好柴油车污染治理攻坚战两场战役投资需求约为1万亿元,其中直接用于购买环保设备和服务约2500亿元,间接带动环保产业市场规模600亿元以上。

  环保产业技术创新能力进入国际第一方阵

  改革开放40年,人们的环境保护意识从无到有逐渐增强。除了大气环境治理外,水、土壤、固废、环境监测等各领域也均受到重视,相关产业发展迅速。根据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调查分析,2017年环保产品(设备和材料)、环境服务业和废弃资源综合利用等核心业务的营收达到2万亿元左右。其中,环保产品约5950亿元,环境服务约7550亿元,废弃资源综合利用业4100亿元以上,全行业增长率在17%左右,利润率约12.5%。

  “受大气、水和土十条实施及政策因素拉动,我国环保产业继续保持了快速发展的良好势头。环保产业增速明显高于国民经济增速,也高于一般工业行业增速。”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公共财政与投资研究部主任逯元堂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表示。

  目前,我国环保产业技术创新能力已经进入国际第一方阵,进入以自主创新和集成创新为主的新阶段。易斌介绍,我国环保产业主要领域的技术装备水平,技术性能和经济指标以及可靠性水平与国际上基本处于同等水平,在“领跑、并跑、跟跑”中总体处于并跑,超低排放技术、膜技术的规模化应用、高盐有机废水近零排放技术等从工程应用的角度已经处于领跑。由于环境修复等个别领域起步较晚,产业技术还处于跟跑阶段。

  应该讲,环保产业已经具有了自主创新的基础。根据2017年重点企业调查结果,环保企业研发人员占从业人员总数的21%。在研发人员中,具有硕士及以上学历的人员占22%,研发经费占营收比重为3.2%,均高于同期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012年以后我国环保相关SCI论文数量与美国持平,后发优势比较明显,2008年以来处于法律有效状态的发明专利超过日本、美国等国家,目前已排名第一。“在这些数据后面,反映的是我国环保产业的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易斌说。

  此外,当前环保产业减少了对政策和投资的过渡依赖。“2000年以前,我们在分析环保产业市场的时候,污染防治市场的收入一般只占到污染治理投资的50%-60%,现在达到1.25倍以上,就是说有一部分收入的实现不是靠污染治理投资直接拉动的。另一很重要的变化就是像环卫、监测、污染调查评估等这些过去非市场化的市场开始开放,还有农村环保、环境修复等新兴市场的形成,都得益于环境服务模式的创新。”易斌说。

  广义环保产业完全可以发展成为支柱产业

  近年来,很多地方提出了努力将节能环保产业发展成为支柱产业的发展方向。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推进绿色发展。构建市场导向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发展绿色金融,壮大节能环保产业等。

  “作为重点培育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环保产业具有潜在市场需求大、规模增长快、辐射带动能力强、综合效益好的特征,是带动新的经济增长点的重要支柱,是真正实现经济、社会、环境三效合一的产业。”逯元堂告诉本刊记者,“2017年,我国环保产业营业收入与国内生产总值的比值约为1.5%,对国民经济直接贡献率约为2.4%,与支柱产业国民经济占比5%以上的量化指标仍有一定差距。”

  易斌认为,对环保产业而言,一方面,在当前生态文明建设、绿色发展、经济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的大背景下,生态环境保护力度空前,有利于环保产业发展的政策频出,可释放的环保产业市场空间巨大。另一方面,这一问题涉及环保产业的口径和范畴。目前我们所说的环保产业主要是指环境的终端治理,是环保产业的核心部分,也即狭义的环保产业范畴,这一部分的规模体量达到支柱产业的标准恐怕很难。但从广义的环保产业来看,成为支柱产业是没有问题的。

  “国外很少有国家将污染治理行业作为支柱行业。国际上大部分采用广义的环保产业内涵,产业往上游可以延伸到资源、能源的高效利用、节能降耗,往下游延伸到绿色产品、绿色消费领域。依此口径,环保产业不仅包括环境终端的治理,还包括源头的控污以及整个生产和经济发展中的绿色化、清洁化改造,与工业领域的产业升级、高质量发展紧密融合。从这个层面上看,环保产业完全可以发展成为支柱性产业。”易斌说。

  易斌表示,环保产业发展成为支柱产业需要供需两方共同努力。需求端,需要政府在营造利于环保产业发展的良好的政策环境、公平的竞争体系、加大资金投入、鼓励环保企业技术创新等方面发挥应有的作用。供给端,环保产业要从四个方面实现自身的转型升级。一是延伸产业链条。环保产业要打通与上下游的价值连接点,从末端往前端走,往绿色产业走,往绿色产品、消费型产品和提升产业的价值方面走。二是技术创新驱动。真正好的技术能催生需求和创造价值,在国民经济的绿色化和生态化改造、实现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方面空间巨大。三是深化模式创新。环保企业要积极探索符合市场规律、满足市场需要的服务模式、管理模式、投融资模式等。四是做强环保企业。形成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环保企业,包括综合能力强的大型环保企业集团,和专而精的小型专业化企业。

关注微信公众号:

官方账号直达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招聘 | 广告刊例 | 版权声明

地址(Address):北京市西城区广内大街315号信息大厦B座8-13层(8-13 Floor, IT Center B Block, No.315 GuangNei Street, Xicheng District, Beijing, China)

邮编:100053 传真:010-63691514 Post Code:100053 Fax:010-63691514

Copyright 中国战略新兴产业网 京ICP备09051002号-3 技术支持:wice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