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代信息技术 信息基础设施建设 互联网+ 大数据 人工智能 高端信息技术核心产业
|高端制造 机器人 智能制造 新材料
|生物产业 生物医药 生物农业 生物技术
|绿色低碳 清洁能源汽车 环保产业 高效节能产业 生态修复 资源循环利用
|数字创意 数创装备 内容创新 设计创新
|产业资讯
|地方亮点及地方发改委动态
|独家内容
|杂志订阅
✍️ 投稿
您的位置:首页 > 其它 > 原创精品
【两业融合】成都经开区:探索完善汽车制造和服务全链条体系
2022-11-02 15:11

  中国战略新兴产业融媒体记者 卜文娟


  挥舞的机械臂此起彼伏、生产流水线高速转动、一辆辆崭新的亚洲龙轿车和柯斯达中型客车源源不断驶出生产线……位于成都经开区的一汽丰田汽车(成都)有限公司总装车间内,工人们分工协作,有条不紊地对传送到面前的车辆进行装配。

  近年来,成都经济技术开发区(以下简称成都经开区)聚焦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航天装备、氢能等重点产业链,强化产业链延链补链强链,推动制造业产业链向两端延伸。

  成都经开区发展和改革局局长文长根对本刊记者表示:“成都经开区是国家首批、省内唯一的两业融合发展试点园区,试点获批以来,经开区坚持以‘双碳’目标为引领,以建圈强链为主线,以优化提升产业发展生态为重点,围绕探索完善汽车制造和服务全链条体系,推动生产制造和生产性服务业互动融合发展,积极打造两业融合示范区。”

  

  加快汽车产业“新三化”转型步伐

  

  一汽大众、一汽丰田、东风神龙、沃尔沃、吉利……一颗颗潜力“新星”在成都经开区星罗棋布。汽车产业作为经开区的主导产业,全年整车产量超100万辆、产值突破2000亿元。

  据了解,成都经开区围绕国家发展改革委等15部委出台的《关于推动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发展的实施意见》中明确的“完善汽车制造和服务全链条体系”实施路径,加快打造成渝制造业高地、两业融合示范区、产城融合活力区、城乡融合实践区,为以传统制造业为主的国家经开区、以汽车为主导产业的传统园区或其他制造业高度集中的园区产业转型升级提供经验借鉴。

  成都经开区作为全国重要的汽车制造基地,在发展中重点突出汽车主导产业的融合发展,聚焦加快汽车产业“新三化”转型步伐,推动汽车产业高端研发、生产制造、技术创新、产品服务全链条融合发展,全力推动汽车制造向新能源、智能网联方向升级,抓好中德智能网联汽车试验基地、西部氢能产业园等载体建设,积极创建国家车联网先导区。

  此外,加快发展“汽车+工业设计”“汽车+智慧出行”“汽车+金融服务”“汽车+文化旅游”等业态,构建汽车金融服务平台,打造“汽车智造”工业旅游新场景,发展汽车文创、汽车赛事等特色产业,推动汽车产业链、价值链、创新链、供应链、要素链深度融合。

  据文长根介绍,成都经开区推动9家整车企业布局形成新能源汽车生产能力,2021年新能源汽车整车产量约5.2万辆、同比增长108%。基本建成中德智能网联汽车(四川)试验基地,引入华为、腾讯、信通院等一批龙头企业,开放2批次智能网联汽车测试道路。西部氢能产业园一期即将建成,建成投用加氢站、天然气重整制氢厂,开通氢燃料公交示范线4条,推广应用氢燃料电池公交车70台。

  

  培育代表性的两业融合试点企业

  

  据悉,成都经开区培育有效高新技术企业261家,初步形成“龙头企业—高成长科技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多层次创新企业集群。

  文长根表示:“成都经开区在推动两业融合中,注重优势、特色市场主体的培育和发展,通过培育代表性的两业融合试点企业,发挥典型企业的两业融合发展示范引领作用,累计培育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0家,涌现出领吉汽车、秦川物联网等一批典型示范企业。”

  例如,四川领吉汽车制造有限公司创建汽车数字领航企业,公司整体生产智能、自动化程度达国际先进水平,发布上线际嘉(Geega)工业互联网平台,是全国首个源于汽车行业,覆盖汽车产业全场景、实现多链条融合发展的工业互联网平台,平台荣获国家级跨行业跨领域工业互联网平台荣誉称号。

  文长根认为,“点”上示范引领。具体来看,依托两业融合示范企业,促进制造业“链主”企业向数字化、智能化、服务化转型,加快建设两业融合重大项目,实施项目攻坚大会战,强化产业融合发展支撑。

  此外,“支持整车制造等企业依托汽车资讯平台、短视频平台等打造数字化营销新场景,探索‘线上流量+线下体验’模式,全区90%以上汽车4S店进入电商平台,鼓励重点企业发展‘互联网+物流’,建设共享仓储设施,构建服务汽车主导产业的供应链服务体系。”文长根分析。

  

  汽车制造业与服务业双向融合

  

  成都经开区生动绘就融合发展“路线图”,将两业融合作为重点工作纳入“十四五”规划体系。

  在文长根看来,“在发展中,我们发现目前经开区的专业生产性服务业规模较小,缺乏国家认证的汽车第三方检验检测机构和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企业研发设计总部等重要平台。其次,两业融合代表企业数量偏少,企业参与两业融合的主动性不强,缺乏信息服务、科技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龙头企业。第三,创新策源能力较弱,整车企业缺乏独立研发中心,规模以上企业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投入强度仅为全国国家级经开区平均值的33%。”

  面对堵点和痛点,成都经开区迎难而上。据介绍,成都经开区深入实施产业建圈强链行动,以示范企业、重大项目为支撑,加快培育集聚专业生产性服务业,持续提升创新能力,提升两业融合发展水平。例如,制定实施《制造业创新能力提升工作方案》,探索开展两业融合试点示范创建活动等。

  文长根表示,下一步,成都经开区将持续深化两业融合试点园区建设,积极推动汽车制造业与服务业双向促进、双向融合,着力提升产业发展能级、发展质量。

  具体来看,一是深入推动汽车产业全链条发展。实施产业建圈强链行动,持续推动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等七大重点产业链建链补链强链,推动价值链向“微笑曲线”两端延伸、产业链上中下游两业融合发展。

  二是持续推动制造业智能化升级。充分利用互联网、大数据等新一代通信技术赋能制造业,推动工业企业上云用云,持续推进企业数字化、智能化改造,建设智慧工厂、智能车间,提高精准制造、敏捷制造能力。

  三是抢抓服务业制造化发展风口。抢抓服务业制造化和新能源汽车陡峭增长期机遇,积极对接华为、腾讯、百度等企业,创新合作模式,全力追赶全国新能源汽车发展步伐。

  四是大力培育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引导现有整车企业设立区域研发、销售、结算中心,鼓励支持行业骨干企业建立在线电子商务平台,健全高新技术企业、技术创新示范企业和科技型服务企业培育制度,加快培育一批“瞪羚”“准独角兽”等高成长性企业及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研究制定两业融合试点企业和示范项目鼓励政策,进一步强化土地、资金、人才等要素保障。用好中法生态园、国家级外贸转型升级基地等对外开放平台,推动中德智能网联示范基地全场景化建成投运,争创国家车联网先导区,持续增强产业承载能力。



关注微信公众号:

官方账号直达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招聘 | 广告刊例 | 版权声明

地址(Address):北京市西城区广内大街315号信息大厦B座8-13层(8-13 Floor, IT Center B Block, No.315 GuangNei Street, Xicheng District, Beijing, China)

邮编:100053 传真:010-63691514 Post Code:100053 Fax:010-63691514

Copyright 中国战略新兴产业网 京ICP备09051002号-3 技术支持:wice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