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代信息技术 信息基础设施建设 互联网+ 大数据 人工智能 高端信息技术核心产业
|高端制造 机器人 智能制造 新材料
|生物产业 生物医药 生物农业 生物技术
|绿色低碳 清洁能源汽车 环保产业 高效节能产业 生态修复 资源循环利用
|数字创意 数创装备 内容创新 设计创新
|产业资讯
|地方亮点及地方发改委动态
|独家内容
|杂志订阅
✍️ 投稿
您的位置:首页 > 其它 > 原创精品
【创业带动就业】浙江大学:对接企业示范基地,打通企业家和高校创新人才的壁垒
2022-09-09 14:09
  中国战略新兴产业融媒体记者 陈雯
  凤凰花开,毕业季来,首批“00后”也刚刚本科毕业。每一位毕业生的出路都牵连人心,作为国家双创示范基地和教育部直属的综合性全国重点大学,浙江大学如何发挥区域创业就业资源优势,构建一流高校建设“全链条式”创业就业教育生态?据了解,浙江大学打造了不止一个师生联合创业的“梦工场”。浙江大学创新创业学院常务副院长阮俊华接受本刊记者采访,向我们介绍创业就业教育的“浙大模式”。
 
 
  校企合作,面向新兴领域培养行业人才
  2021年10月,浙江大学创新创业研究院联合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三总体设计部,与湖州莫干山高新区合作共建浙江长三角飞航智能技术中心项目。飞航项目在人才引育的过程中,除了与学校既有科研团队的深度合作,也在大力向全社会吸引人才加入。项目启动不到半年时间里,已全职招引了80余位专业技术人才,其中大比例都是高校应届毕业生。毕业生加入公司后,还能继续受到浙大和航天科工专家的指导培训。
  响应“校企行”专项行动,浙江大学除与航天科工合作培养产业人才外,还与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等34家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切实开展对接企业示范基地工作。
  “构建协同体系、整合内外资源是关键,”阮俊华表示,“加速高校人才融入企业,要依托专业学科力量,与行业、专业领域内有较大影响力的企业示范基地建立实习见习基地,串联起人才培养和输送的关键环节,提升学生在核心领域的创新力、竞争力和影响力。”
  据了解,浙江大学做深做实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委开展的“校企行”专项行动过程中,开展了近200次专项对接活动,活动辐射近数十万人次大学生;“揭榜”业务吸纳潜在就业人数逾千人,带动数千万元投资和意向投资。
 
  产学共赢,“链”式孵化
  国家电网与浙江大学的深化合作也源于“校企行”工作的深度推进。2020年6月11日,国家电网与浙江大学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签订,双方将共同面向科技前沿和产业趋势,服务国家能源安全新战略。2021年,浙大与国网共建“国家绿色技术交易中心”,2022年,基于“校企行”工作基础及“元空间”打造的经验,浙大与国网又共同建立了“国网(浙江)-浙江大学·绿色技术元空间”。
  也就是说,企业出“产业场景+产业实验平台”,高校出“人才+技术”,共同孵化适应于新电力场景的新技术创新创业项目。
  “绿色低碳”是创业热点,作为新基建的重要组成之一,占地大、重资产且高耗能的数据中心,是否也在创新创业的大潮中获得突破传统的新动力?目前看来,PUE在1.1以下的液冷技术有希望接过风冷接力棒,来自浙江大学的科技创业公司云酷智能也是液冷探索浪潮中的一员。2020年起,得益于“校企行”,云酷智能连续两年获得国家电网的数百万专项研发经费。日前,云酷智能与国家电网浙江双创中心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共同在国网体系内推广“液冷数据中心”技术。
  “云酷智能”等一系列高科技创新项目的落地,也受益于校企共建“国家绿色技术交易中心”等平台、受益于“校企行”催生出面向产业场景的创新孵化模式。近年来,浙江大学贯通科研实践与产业转化,建设有超60万平方米创新孵化空间,面向各级各类创新创业主体提供各类孵化服务。百万级的就业生力军,就从这一间间实验室、一个个创新空间里走出来。
 
  整合浙江民营资源优势,复制“校企行”模式
  创客从何起,创梦如何终?大学生高质量创业就业路上需要更多、也更有针对性的指引,浙江大学在深入落实“校企行”的过程中,一直在思考如何更加充分地发挥区域创业就业资源优势,探索行动的“浙江版”,将“校企行”工作在浙江省进行有效复制。
  据介绍,浙江大学“求是强鹰实践成长计划”是高校与企业链接的“早期形式”。浙江大学创新创业学院联系对接浙江省工商联、浙江省侨联和浙商总会,邀请了150余位风云浙商和知名企业家担任浙江大学创新创业导师,开创了“导师带徒”“导师团帮带”的大学生创业就业教育新模式。
  “强鹰计划”参与的学员有更多机会进企业走访交流,得到企业家导师亲自一对一辅导,获取创立公司、确定就业岗位的切实帮助;而导师企业会提供创业资金、平台、供应链,也可能直接录取学员,并提供管培、核心岗位等成果。
  导师代表、华策影视创始人赵依芳认为,成为师徒是一种承诺和责任,导师和企业也在努力探索如何为学生赋能,在成功路上对学生有所帮助。导师代表、绿盛集团董事长林东表示,平台需要强强联合,成果共赢共享,通过引才、聚才、育才,助力创新创业。青年们也要在导师和求是强鹰平台的帮助下在创新创业大道上走得好、走得稳、走向成功。
  据统计,2022年1-6月,求是强鹰平台推动了100余名青年创业落地,200余名学生实习就业,通过创业成功的项目为社会创造了超过2000个就业岗位。“2022年度,浙江大学将继续把‘校企行’模式拓展到浙江及周边地区的企业,取得更多校企互动的工作成果。”阮俊华告诉本刊记者。
  END
  来源:本刊原创文章
关注微信公众号:

官方账号直达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招聘 | 广告刊例 | 版权声明

地址(Address):北京市西城区广内大街315号信息大厦B座8-13层(8-13 Floor, IT Center B Block, No.315 GuangNei Street, Xicheng District, Beijing, China)

邮编:100053 传真:010-63691514 Post Code:100053 Fax:010-63691514

Copyright 中国战略新兴产业网 京ICP备09051002号-3 技术支持:wicep